第33章 王伯沆/活在民国的六朝人物

作者:叶兆言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38

|

本章字节:3964字

现如今恐怕已没多少人知道王伯沆先生,如果不相信,胡乱抓个中文系毕业生测试,回答肯定会让人失望。就算你很有知识地告诉别人,他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首任系主任,那也是很久以前,远得几乎不靠谱。


稍稍能够吸引人眼球的,是王伯沆曾教过大名鼎鼎的陈寅恪。一百多年前,陈寅恪还是个毛孩子,他的父亲陈三立老人移居南京,准备在这里安度晚年。爱住金陵为六朝,在青溪边构屋十楹,号“散原精舍”,因为王的学问好,遂邀请他为自己孩子讲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我有幸进入大学,为了没看完《约翰·克利斯朵夫》和《红楼梦》感到羞愧。一位热爱文学的漂亮女青年非常愤怒,她觉得没看完这两本名著的人,根本不配进中文系。于是我只能临时抱佛脚,重新认真,前一本书仍然读不进去,后一本一看就入迷,真喜欢上了。


在我还是个毛孩子的时候,《红楼梦》怎么读都不喜欢,法国文学却是最好的精神食粮。随着年龄增长,一个人的文学趣味会发生很大变化。反正我开始琢磨《红楼梦》,不只是读,而且沉浸在很多研究文章中,甚至比较不同版本。离家不远就有个旧书店,有一天,我在那里买了一套《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厚厚两大本,看得津津有味。


王伯沆批《红楼梦》,前后共批了二十次,历时二十四年,共批了一万两千多条,见解独到,完全可以与金圣叹批《水浒》相媲美。因为这本书,我终于明白,当年不喜欢《红楼梦》,既和年龄有关,也跟学识有关,当然更与自己读得不认真不无关系。一本书随便翻一下,与静下心来仔细品读,完全两回事。


王伯沆出生在一八七一年,与湖南的杨昌济和北京的爱新觉罗载湉同岁,杨后来成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老丈人,载湉就是光绪皇帝。王是一个标准的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物,很有幸进了大学,成为大学老师。有记载说他上课十分精彩,讲解古代经典,头头是道,既生动又细致,既能旁征博引,又能妙语如珠,不仅文科学生喜欢,连理科的学生也去蹭课,经常是“室外窗前,皆听讲者也”。


王伯沆的女儿描绘其父风采,说他到大学去教书,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条件,不写黑板字,不发讲义。说白了就是倚老卖老,他是一个六朝似的人物,也不要学校的任何聘书,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只在乎学校如何对待,一旦有任何不敬,他随时准备拂袖而去。


从进入大学那天算起,王伯沆先生就没有年龄优势,与后来如日中天的著名教授相比,他是不折不扣的老前辈,比谁都大出一截。老不跟少斗,因为年龄大,很自然地跳到了是非之外。后人写文章回忆民国盛事,说起当年风风火火的中央大学,常喜欢说老先生们如何风雅,如何游山玩水,如何作诗吟诵,殊不知自有中文系以来,文人相轻的阶级斗争就没断过。


黄侃和吴梅动过手,陈中凡与胡小石翻过脸,有学问的人产生龃龉,你看不上我,我又不服你,本是人之常情。王伯沆生性耿直,一生刚正不阿,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却从没听说这方面有过出格的事。


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民国刚开始盛世,立刻又跌入了深渊。这时候,王伯沆六十六足岁,中过风,身体状况已不适合跟随中央大学师生一起西迁。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做不了义民,只能当难民。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别人想抬他去防空洞躲避,他坚决拒绝,说万物都有一死,死就死吧,用不着太害怕。


眼见着南京沦陷,国府仓皇离去,他不得不与遗民一起泪尽胡尘。汉奸很快找上门来,拉拢,授予挂名领薪的虚职,照例都被骂走。强迫办良民证,王伯沆不愿意在街上看到日本人,照相师只好上门拍摄。


中国文化人自晚清开始,对日一直有仇恨情绪。甲午海战,大清输得毫无脸面,又割地又赔款。一九○○年,写《老残游记》的刘鹗逝世,日本古董商人知其典藏甲骨丰富,多次与生活困难的刘家后人接触。王伯沆闻讯后,亲自赶往刘家劝说,同时召集故旧门生,商议收购,终于没让这批珍贵的甲骨流向海外。刘鹗性嗜金石,写过一本叫《铁云藏龟》,是最早研究甲骨文的人,曾收藏了甲骨五千多片。


一九四四年秋天,抗战胜利前一年,王伯沆含恨而去。遗言是生不愿见到倭寇,死了也不愿和敌人照面,身后秘不发丧,棺材不出门,就埋在自家院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的《追月楼》曾借用了这个细节。一九四六年冬,王伯沆的门人和好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厅屋正中挂着国民政府旌表的匾额,木质金字,上书“爱国耆儒”,落款是蒋中正。


王伯沆是地道的南京人,出生在门东祖宅,离乌衣巷不远。他老人家的先世,可以上溯到东晋南迁时的名臣王导。不过也是太久远了,说不清道不明。王谢堂前双飞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的祖宅如今还在,成了纪念馆,好奇者不妨前往拜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