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兆言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38
|本章字节:9912字
四十三名甲级战犯中的四位黄埔一期,已说过三个“天子门生”,干脆再顺带说一下胡宗南。桂永清江西人,杜聿明陕西人,王叔铭山东人,只有这位胡宗南,与蒋委员长同乡,浙江湖州人。
胡宗南的个子很矮,据说不到一米六,与拿破仑有一拼。是黄埔一期同学中的超龄生,入学时都过了二十八岁,比他的同期生王叔铭大了足足九岁,而出身于黄埔四期的林彪,在二十三岁时都当上了军团长。不过他起步虽晚,升迁最快,吃香喝辣啥也没耽误,一九二四年入学黄埔,半年以后毕业,在机枪连当排长,过了两年多,升为少将副师长,又过了大约三年,竟然荣升中将。
胡宗南还是唯一一位在大陆时就被晋升为上将的黄埔学生,国军最高军衔也就是上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授军衔大有学问,给谁不给谁极其讲究。尽管上将有一大批,都数不过来,委员长笼络杂牌军将领,玩统战的把戏,动辄喜欢奖赏一个军衔,然而对于黄埔学生却货真价实,轻易不会给予。也就是说,同样上将中将,有虚实之差别,含金量并不一样。
黄埔军校是个传奇,就说这非常牛b的第一期,一共五百多人,活下来的都是人精。在校时间之短,骇人听闻,也就半年光景,还不如野鸡大学,甚至不如普通的职业中专。列名一期的黄埔同学,鼎鼎大名者不少,平庸者更多,人们提起黄埔军校肃然起敬,更多的还是一种名人效应,仔细想想,短短半年时间,又能学到什么。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各人,黄埔的传奇在于它是个整体,每个人做出的努力,获得的些许成就,都可以为黄埔这栋大楼添砖加瓦。个人荣誉同时也是集体的荣誉,所谓一荣俱荣,黄埔把团伙效应发挥到了最大值。时势造英雄,在黄埔的光辉照耀下,作为个体想碌碌而为,想平庸,想没出息都困难。跻身在这样的团队中,可以把个人的潜力给逼出来。
一九二三年底,黄埔军校开始招生,胡宗南在上海参加初试。有一种说法,说毛泽东当时也是主考官之一。查年谱,此时毛确实在上海,正准备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不过年谱上并没有记载此事,毛和胡也好像从未提过,因此只能随手八卦一句。
当年的考试与今天相似,要考作文、政治、数学和英文。同样讲究学历,要求“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之学校”。胡宗南隐瞒了三岁,在众考生中,他文化水平比较高,英文交了白卷,还是顺利地通过初试。
说起胡宗南报考黄埔,有很多版本。有人说做生意亏本,有人说欠赌债,有人说为竞争小学校长一职失败,有人说为逃避包办婚姻。不管什么原因,投考黄埔服务军界,都与渴望改变现实处境有关。
当时的胡宗南只是一名小学教员,身居偏僻小县城,深感前途无望。眼见着要三十岁,功名二字毫无着落。辛亥革命,他年龄太小,挨不上。五四运动,岁数正合适,那是大城市大学生们玩的事,他同样是挨不上。但是新的风气却无处不在,有时候越是处在闭塞的小县城,对外部世界的追求会越强烈。
就在五四运动爆发那个月,胡宗南第一次离开家乡,随小学教育考察团到上海参观。第二年又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进修,“壮岁游学金陵,仰高山而怀先烈,过城垣而思故国”,这次进修不仅大开眼界,而且结交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显然,外面的世界太精彩,青年胡宗南志存高远,已不可能在小县城再待下去,出去闯荡是迟早的事。
作为一名小学教员,胡宗南的考试分数并不低,不过因为英文交了白卷,去广州参加复试,还是有些犹豫。好在路费对方提供,大不了白跑一趟,结果他的成绩倒没什么问题,只是身高不符合要求,最终有惊无险,带点戏剧性地进了黄埔。他当过体育教师,喜欢历史和地理,在黄埔学生中,各方面表现不算最突出,也很说得过去,毕竟他年长几岁,见识多。
胡宗南个子虽矮,冲锋陷阵是条汉子,在机枪连当小排长,一路打杀,以最惊人的速度升迁。好运来了也拦不住,他成为蒋的绝对亲信,最宠爱的将领之一,雄霸西北。最得意时,“养兵四十五万,部队不为不多;新式武器当为全国三分之一,配备不为不精”,可惜遇到了更厉害的共产党,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
军人最大的本钱是军事实力,胡宗南并不善于大兵团作战,说白了就是一个成功的浙商,敢闯会经营,生意做得很大,最后仍然是砸。后人提起他,常有两件事不肯放过,一是孤身逃到台湾,千军万马流落在了大陆,让共产党慢慢收拾,下场很惨。二是最后三万两黄金不翼而飞,这是很大的数目,有人曾怀疑胡宗南私吞,老同学王叔铭便爆料,飞行报表上曾见过这些黄金的记录。
三万多两黄金是写惊险的好引子,据说当时的军需官,在混乱中买了十八头骡子,专门用来驮黄金,千辛万苦一路逃亡,不料被共军冲散,黄金从此下落不明。
附记1黄埔的底色
张学良晚年站出来澄清,说“九一八”当时,蒋介石并没下过“不抵抗”的手谕。好汉做事好汉当,张是东北男人,没有就是没有,东北大好河山是在自己手上丢的,说他是不抵抗将军,这个没错,硬赖到蒋委员长身上,不地道更不厚道。
不过蒋确实背了很多年的黑锅,起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老人家过世前,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不只是敌对的共产党这么说,教科书上这么写,许多国民党元老也持同样观点。事实上,面对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不抵抗”差不多就是政府的基本国策,或者说是外交策略。国民政府知道真打起来,我们恐怕不是对手,因此骨子里不能不软,嘴上不能不让步。
当然,还有那个“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话虽然不太错,却是蒋为人诟病的重要把柄。平心而论,自从在北伐的途中,国民革命军在济南叫日本人拦截了一下,中国的主权遭受极大侵害,蒋介石的内心深处,就惦记着日后要跟日本人真枪实刀地干一场。有一个细节不知真假,说西安事变时,张扣了蒋,要逼蒋抗日,蒋给张看了自己的日记,张于是相信蒋是要真心抗日的,相信自己是误解了蒋。
蒋介石还有一个让人诟病的软肋,只重用黄埔出身的军人。都说他是同乡会会长,喜欢用浙江老乡,而且是浙江籍的黄埔学生。因此就有了任人唯亲的骂名,说他只知道保存嫡系,一心想消灭地方杂牌。蒋一生中的最大狼狈,不仅仅是被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还有一个就是关键时刻的众叛亲离。
这很值得琢磨,共产党最高层有太多湖南人,研究近现代史,不妨这么说,先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湖南人,灭了以两广为代表的太平天国,然后是毛泽东率领湖南人,打败了以蒋为首领的浙江人,可是从来没有人说毛玩同乡会。剽悍的人生毋须解释,人们都习惯以成败论英雄,蒋输了,怎么说他都行。
说蒋是个赌徒,并没有太大不妥。记得黄仁宇先生说他性格,兼有日本浪人的流氓气与越人的侠义。蒋好结拜兄弟,搁在今天,他就是个成功的浙商,敢闯,敢拼,不服输。事实上,无论一九三二年的“一·二八”,还是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蒋都没袖手旁观保存嫡系。前一次是派了王牌第五军上阵,仗打了人死了,可是军功都记在十九路军上面。
南京灵谷寺有抗日烈士陵墓,埋葬了挑选出来的一百二十八位阵亡将士,以纪念淞沪“一·二八”抗战,其中就有五十八名第五军的代表。
为什么蒋要掩盖自己嫡系部队参加抗日的真相呢,因为有个策略问题,是政治的需要。国民政府必须要向文明世界表明,中国官方已控制不住反日情绪,十九路军奋起抗战,只是地方武装的自发行为。结果这个故意被掩盖的真相,日本人当然知道,国军高层也都知道,就老百姓被蒙在鼓里。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强势人物,曾国藩是个大例外,他玩军事,靠军功成了大名,却不太相信枪杆子。功成以后,忙不迭地玩退隐。在他以后,谁也不愿意学这书呆子,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从袁世凯开始,都是靠军事实力说话,是骡子是马,战场上见分晓。
蒋介石的一生都相信军事,迷信军事,辛亥革命时光复杭州,他举着双枪冲锋陷阵。当了黄埔校长以后,更是以善于治军和用兵为荣,据说他最喜欢的称呼,不是蒋主席,不是蒋委员长,也不是蒋总统,而是学生身穿戎装,脚后跟用力一碰,立正,然后高喊校长。
说他只看中黄埔学生,也真不完全对,首先黄埔是个大团伙,与蒋平辈的或者略小一点的,有很多都是黄埔的教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所谓黄埔基本上就是今天的党校,打着军队现代化的幌子,国军高级将领中稍稍年轻一些的军官,要在第一线带兵打仗的,差不多都与黄埔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说白了,黄埔就是军队系统的文凭和资历。
对于黄埔学生,蒋介石曾发过牢骚,说黄埔出来的人都太牛,二期三期嫌营长连长太小,四期不愿意当排长。他说这话时,还是指刚毕业的黄埔学生,当时五期毕业的甚至找不到差事。好在战事不断,乱世英雄起四方,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黄埔军校搬到了南京,黄埔的学生越来越多,机会越来越大,前途也越来越广阔。
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是对黄埔学生的一次大检阅。最初参与作战的部队,都是蒋的嫡系,清一色黄埔军官,德式装备训练有素。这次战役的最初目标,只是想消灭盘踞在上海租界的三千日本海军陆战队,结果却是越打越大,中日正式全面开战。双方不断增兵,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蒋的嫡系部队拼得最凶,据统计,当时光阵亡的团长有二十八人,营长四十四人,这些青年将领大都是黄埔学生。
“八一三”抗战证明了蒋的抗战决心,也验证了中央军的成色,虽有保家卫国之肝胆,可惜实际作战能力不怎么样。不过这场豪赌还是值得,接下来很长时间,没人再说蒋假抗日,他成为无可争议的抗日领袖。
附记2黄埔学生的年龄问题
一九二三年底,黄埔军校酝酿招生,全国各地发布广告。由于还是北洋政府时代,所谓公开招生仍然不是很公开。根据招生要求,考生年龄应该从十八岁到二十五岁。当时的胡宗南已超龄,不得不有所隐瞒,因此我想当然地认为他是岁数最大的黄埔学生。
有人告诉我,胡宗南二十八岁进黄埔军校,算不上年龄最大,有一位叫李仙洲的,比胡还大两岁。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只好重查资料。不核对不要紧,一认真,发现隐瞒岁数的人,竟然不止一个两个。比胡宗南年长者大有人在,光是同年就有好几位,有的早年阵亡了,有的做了共产党俘虏,也有的去了台湾。名声都没法与胡宗南相比,至少是个少将,以黄埔一期的资历,只混到这个级别,显然玩得不太好。
李仙洲生于一八九四年,比胡宗南大两岁,三十岁才步入军校。黄埔军人中,也算有头有脸,官至中将,是集团军司令。抗战胜利国共大战,他归黄埔三期的王耀武管辖,很不服气。当兵的永远讲究资历,论资排辈,讲岁数,他比陈诚还大四岁,可人家是黄埔的老师,不服也得服,小自己十岁的王耀武竟然是顶头上司,是可忍,孰不可忍。
比李仙洲大一岁的是韩浚,也是中将,也是黄埔一期,在苏联留过学,曾经的共产党,后来跟着蒋委员长干,莱芜战役中被解放军活捉。比韩浚又大一岁的是邓瑞安,进入黄埔前,既当过小学教员、警察分所长、烟酒公卖局印花税委员,也当过兵,当过中尉排长,后来不知所踪。
还有一位赵子俊,年龄更大,一八八九年出生。一九二一年共产党刚诞生,第一次代表大会还没召开,他已经是党员。进黄埔军校,三十五岁,超过上限十年,天知道当时怎么审查。赵在北伐途中阵亡,如果活下去,无论站共产党这边,还是在国民党那边,肯定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当然,最过分的应该是三十八岁的丁琥,江苏东台人,生于一八八六年,比蒋介石这校长还大一岁。和他相比,胡宗南是不折不扣的小弟弟,小十九岁的王叔铭绝对做儿子。丁琥病故于一九二八年,军衔上校团长,以今天的眼光看,走出校门三年,有这职务也说得过去。
不仅黄埔一期有高龄学生,二期三期也有。二期的林廷华,生于一八九二年,三期的胡醴泉和黄文澜,都二十八,与胡宗南同岁。除了封建时代的科举,只有不拘一格的特殊年代,才会这样八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也曾出现同学年龄相差很大的现象,也曾有过父子同榜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