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锐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8
|本章字节:11606字
这年4月间,湘东战事仍很紧张,长沙城内风声鹤唳,居民都不敢睡觉。毛泽东仍领导学生自愿军所组成的警备队,保卫学校,学校得以照常上课。正如前述《一师校志》上记载的:“学生捍卫学校异常得力,因摄影以留念。”这张照片上写着如下的话:“戊午上期,本校教职员学生弦歌不辍,几不知有兵祸云。”
学友会和工人夜学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一直受到许多老师和同学的敬爱。这是由于他的好学不倦,善于钻研;由于他的克己极严,言行一致,作风谦逊和有伟大抱负;同时也由于他富有反抗封建专制的精神,和非凡的胆识与机智;尤其是1917年以后,他接连几届主持学友会的会务,更显出特殊的领导和创造才能,有着一种令人心悦诚服的吸引力量。因此他在全校师生中有很高的威信。老师们认为他是“异才”,是“伟器”;同学们认为他是“智囊”,是“怪杰”,是“毛奇”。据《一师校志》载,头两次会议即由毛泽东提议,通过本届学友会工作的六项决议:第一,征集会金;第二,确定各部“开演”(为当时术语,即指各部的活动,包括开会、讲演、研究之意)和学生参加各部的办法,聘定各部教员以及每周“开演”的次数等;第三,编制预算;第四,发表成绩,设立学生成绩展览处;第五,学友会和各部都详做工作记录,建立“纪事录”制度;第六,设立图书馆。
各部专聘教员担任辅导,如教育研究部的辅导便是杨昌济。各部每周开演次数多是一次,各种体育活动则三次、二次、一次不等,活动的时间是在下课之后或晚上。全校四五百学生,每人至少都参加一部,多的有参加三四部的。学校当局开行政或教务会,也吸收学友会代表参加。这样高度自治的学生会,在当时的湖南还是空前创举。毛泽东通过学友会领导全校同学,做各种有意义的课余活动,相当实现了他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主张。
学友会各部的活动,不仅包括成绩展览会、自由演讲辩论会、各种专门问题的学术研究会,以及请名人讲演之类,而且还举办全校运动会,集体去湘江游泳等。南北军战争紧急时,如前所述,学友会领导学生组织警备队,夜晚梭巡学校内外各处。
毛泽东很留心各人的长处,他极善于用众人之长,使之各得其所。如长于文字语言的人,便被分配在文学部工作;对于教育有兴趣的人,便参加教育研究部。他按照这样的原则组织学友会的工作人员和一般同学参加各种活动。有一件至今被人道及的事情,可说明他的这个特点:当时有一个国文教员,书教得不好,很受学生的轻视,但这个教员办过报纸。毛泽东就常去找他谈时事问题,并且向同学们解释,应看重他的办报才能。下面的话是毛泽东当时常对周围的人说的:看人首先就应当看他的长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大家应该鼓励和运用他的长处,而不管那长处是多么小、多么有限。
关于学友会的各种活动,从以下几个例子,更可见这个担任总务的人当时的组织才能和踏实而细致的作风。
为使大家认识作“纪事录”的重要,学友会特于1917年10月14日出了这样一个布告:“前经职员会议决定作学友会纪事录,所以志现在之情形,留后日之稽考。积之既久,由简臻繁,本会历史之所存,亦即本会成绩之所存也。本会成立已阅五年,回首前事,杳不可识,决隙堪惧,而区区人事,又复以无记载而淹沦,事之可痛,孰甚于斯!故此次纪事录,前五年事迹亦当择其可忆者略为追述,藉识有关根源。第本会范围廓大,分析至十四部之外,或关精神,或属于体育。演习之时,状况不同,场所互列,欲求记载详尽,非多人分任不能。本会文牍仅有一人,自难顾及全局,加以身在局外,难悉各部内容。兹经议决,增设录事一职,每部于首次开演,由部员推定一人,担任本部一切情事之记述,庶事务缘分任而益明,记载因当局而益尽也。”据老同学们的回忆,学友会的各种重要布告,无不由毛泽东亲自撰写。
这种“纪事录”的制度,由于总务的督促,学友会职员都能认真遵守。他不仅自己记,并且对别人记的还加以校正。这从现在幸存的当时的《学友会纪事录》和《夜学日志》三本记录中,可以得悉此种情况。
学友会的经费很有限,精打细算,仍设法挤出钱购买当时各种新杂志,如《新青年》、《东方杂志》、《太平洋》、《科学》、《教育研究》等,并向教职员、同学和校外募捐各种书籍。图书室内设成绩展览外,学生最好的作品,也当做图书,永久保存。当时校内订有各种日报,但没有长沙出版的很受人欢迎的小型报《通俗教育报》,学友会就特别订了两份,并且做一贴报板置于校侧大椿桥,校内看完后第二天就贴在上面,以便夜学学生和附近工厂的工人。
1917年5月,学校开运动会时,毛泽东担任会场记录,编印“陕报”;自己贩卖食品,以所得帮助学友会的经费。当时室外的运动很多,但缺室内运动,雨天和夜间就很闷人;可是没有适当房屋,又缺经费,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他便提出打乒乓球的办法,由学友会做了12个木架和竹布网,每班领一套,在学友会的事务室及学校礼堂、会客室、楼上各处设好球桌,形成一时的“乒乓狂”。
毛泽东任学友会总务时,充分表现了他的领导才能。除了办事认真、思想细致和善于组织群众等特点之外,最值得记述的是他的计划性和创造性。关于各种会务,某事须办,某事须急办,某事须全心全力办,不论大小总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各部负责人商量进行,“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大家无不乐意接受他的意见,因为这些意见总是符合实际情况和迫切需要的。
每当学友会开全体大会或全体职员会议时,毛照例担任主席。同学们有时各持自己的主张,相互争辩,不肯相下。他对各种意见都用心倾听,记其要点,在大家争辩激烈时,从不轻易表态,等到大家意见发挥已尽,他才从容作出总结。他的总结总是取长舍短,斟酌尽善;对于一个问题,一种争论,总是分析深入,抓住要害。所以大家都心悦诚服。好些争论即因他精切简当的剖析而得到解决。
1918年上学期,是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习的最后一学期,他仍被同学们选举为学友会总务。4月间,南军退守衡阳、永州,北军占驻学校,学生大部离校;留校的只100多人,学友会一切活动也随之停顿。因各班提前毕业,他便将会务移交留校同学和会长。他在“纪事录”的最后一页亲书学友会的结束经过,并特别对两件事提出建议。一是扩充学友会的经费:入会金由五角加到一元,常年捐由二角加到一元;以印行学友会刊物,添购图书,让夜学经费独立。二是加设交际部以联络毕业校友,进而组织校友会,“寻旧思故,勉学励业”,还拟出细则七条。这最后一篇学友会的交代,是1918年5月29日的事情,在篇末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毛负责学友会工作时,以满腔热忱主办夜学。这可以说是他接触产业工人的开始。1917年上期,师范和附小两部的教职员曾经办过一次夜学,后来有些教职员没有能坚持下去,下期就由学友会单独来办,归教育研究部负责。
关于办夜学的情形,许多当时的一师学生都记不详细了,大家只记得毛泽东出力最多。莫大的幸运是,现在我们可以从《夜学日志》的记录本和1918年《一师校志》上找到这件事的最可靠的记载。《夜学日志》同学友会的《纪事录》一样,是毛倡导力行的一种制度。凡有关夜学的教学和管理的情况,对教员的批评,遇到的种种困难,以至办事细则、招生广告等,《夜学日志》上都有记录。从1917年11月初夜学开办到14日的《夜学日志》,是他亲笔记载的,特别详细。
据《一师校志》所载,毛在学友会开会时举出四点理由,说明夜学非办不可:第一,依据国家现状,社会中坚力量实是大多数失学的国民即工人和农民;第二,欧美的社会普及教育很有成效,国人虽境遇不同,但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机会;第三,可作师范三四年级学生实习的场所;第四,可借以打破社会和学校鸿沟分明、相隔相疑的局面。他特别说明第四点的意义。因为当时湖南境内,南北战争频繁,学校经费毫无保证,且时被军队占驻甚至捣毁,学生出校则职业无着。因此学生仇视黑暗的现社会;而社会上一般人也不大了解学校内部情况,不明白为什么常闹学潮。他当时就有这样一个宏伟的理想:“社会之人皆学校毕业之人,学校之局部为一时之小学校,社会之全体实为全体之大学校。此则千百年后改良进步之成绩。”
毛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一直是很不满意的,如前所述:思想意志受束缚,课程太机械,学非所用,只是培养书呆子;教师混饭吃,学生谋出路,一方照本宣科,一方死板记诵;除开上课之外,师生之间很少其他联系。因此,身在第一师范那样办得较好的学校,他仍然是经常苦闷的。关于他主持夜学的一些做法,一方面表现出他的创造才能和实事求是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旧教育制度的不满。
夜学的学生对象主要是校外校内的工人。当时长沙南门外第一师范的附近,是造币厂、黑铅炼厂、电灯公司等工厂和铁路工人聚居的地方。夜学招生时,特别发出一个白话广告(这在当时还是新鲜事物),向工人们亲切地说道:
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什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列位做工的人,又要劳动,又无人教授,如何达到这样,真是不易得的事。现今有个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学。今年上半年学生很多,列位中想有听过来的。这个夜学专为列位工人设的,从礼拜一起至礼拜五止,每夜上课两点钟。教的是写信、算账,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夜间上课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若是要来求学的,就赶快于一礼拜内到师范的号房报名……有说时势不好,恐怕犯了戒严的命令,此事我们可以担保,上学以后,每人发听讲牌一块,遇到军警查问,说是师范夜学学生就无妨了。
可是广告在街上张贴,并托警察分发后,没有人来报名。后来又用大张纸书写,贴在街头显要处,报名的仍只有九个人。毛泽东就来研究这个原因,觉得办夜学,在长沙当时还是稀罕之事,群众不容易相信;而且由警察发广告也不妥当,警察代表官厅,人民望而生畏,反增加疑惧。于是他就组织同学分头下去挨家动员。据《夜学日志》记录,大家又带着600多份广告,到学校附近的造币厂、铁道两旁一带去散发,并做口头的宣传。果然见效,三天后就有120多人来报名了,陆续要求补报的还很多。以后由于名额所限,只好截止报名。毛泽东在《夜学日志》上记载当时工人这种迫切要求学习的情形:“如嗷嗷之待哺也。”
夜学课程定有国文、算术、常识三种。《夜学日志》上说,“国文与算术近于技能,常识则近于精神”。国文内容分认字、短文、便条、写信等;算术以珠算为主,稍加笔算。常识一项最初规定的内容很多:包括历史、地理、理科、修身、卫生、实业、政法、经济、教育等九个科目。所有各课,都由夜校教员自编讲义;编讲义的原则是少而精,必须同学生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毛泽东自己担任历史课,他是非常注重历史知识的。《夜学日志》上记有他的教授方法:“教以历代之大势,及近年关系最巨之事迹;所以粗养其历史的观念及爱国心。”
因鉴于以前教职员办夜学多未能坚持下去,这回就特别定了些规则。如教员和管理员要一起按时上课;管理采取严格主义,以坚定学生的信心。管理员的责任,是负责当日教课以外的事情,如学生的秩序、教学检查、看钟、摇铃以及记“日志”等事。毛泽东极善于以自己的热忱来鼓励周围的人们,以自己的积极行动来推动大家工作。
11月9日晚上,夜学正式开学,学监主任、代理学友会会长方维夏讲了话。毛泽东将“上课说明书”逐条向学生详细解释。“上课说明书”很周到,非常体贴工人的具体困难,内中还有这样两条:“每次上课,衣服听便,不必求好”;“本校已函请警察保护,来往只可放心”(当时南北军在湘北正发生战事)。在他的领导下,夜学的大小事情都照料得非常细致而妥帖。比如《夜学日志》11月12日上记载着:“课毕由毛泽东报告:不可喧扰;宜每次上课,三次不到者,开缺另补;解手赴外边厕所;雨时雨具,自置椅下看管;今次有未带笔墨者,下次宜都带来……”“教室洋油灯四盏,有二盏不明,灯在四角,中间颇暗,应添一盏。”
关于教学的改进,毛是特别注意研究的。11月14日《夜学日志》记载着:“实验三日矣,觉国文似太多、太深。太多,宜减其分量,太深,宜改用通俗语(介乎白话与文言之间)。常识分量亦嫌太多(指文字),宜少用文字,其讲义宜用白话,简单几句标明,初,不发给,单用精神演讲;将终,取讲义略读一遍足矣。本日历史,即改用此法,觉活泼得多。”
教物理的时候,因教员讲得太多,年纪大的都听不懂,打不起精神来。因此课后,“毛泽东报告,谓物理一科极有趣味,方才所讲不过发端,将来如电灯之所以能明,轮船火车之所以能速,其理必皆告汝等知之。此亦足以引起其追求的兴味,其法大可采也”。(11月16日《夜学日志》)
这一年,傅良佐和谭浩明的军队出入长沙,时局很不安定,晚上经常戒严,对工人上夜学很有影响。后来上学人数虽比开学时逐渐减少,但教员们在毛泽东热忱感召下,都坚持工作。放假时,学生分三等给了奖品。
1918年上期,夜学继续开办,教员和管理员比上一期减少一半,以求工作的专一。毛泽东继续担任“管理”职务。《夜学日志》上仍有他的手迹。从《夜学日志》上还得知:为了扩大夜学的社会影响,推动其他学校也来开办,他特向《通俗教育报》投寄了介绍一师夜学的新闻和文章。这年3月19日、20日该报刊登了一篇《告夜学生》,内中详细介绍了一师夜学的教学、管理的情况与经验。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毕业时,学校附近工厂的许多工人都认识夜学的“毛先生”,都认为“毛先生”是他们的好老师、好朋友。很显然,毛在第一师范读书时,主办夜学最有意义的收获,便是取得联系工人的初步经验,同工人阶级建立了最初的感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在湖南领导工人运动时,扩大地运用了办工人夜学的经验,并推动了当时湖南的“平民教育”运动。
1920年,毛泽东担任一师附小主事的同时,就由一师校友会主持,在学校近旁办了一个“平民学校”,后来发展为一个正规的学校。
《伦理学原理》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