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1)

作者:叶永烈

|

类型:科幻·灵异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36

|

本章字节:2680字


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


七十一岁的董边坦率、热忱,毕竟曾经沧桑,显得深沉。直梳短发,方脸,一副深咖啡色边框的眼镜,延安老大姐的气质。


一个很好记的双十二之日1942年12月12日,在延安的一个普通的窑洞里,入夜,一盆炭火旁围着三个人。炭火上架着个铁锅,正在冒着热气,喷溢着红枣的清香。


滚烫的红枣盛入三只搪瓷杯,三个人喜笑颜开,边吃边聊着,婚礼就这样进行着。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朴的婚礼:除了新郎、新娘之外,唯一的来宾便是证婚人党支部组织委员彭达章。枣子汤是婚宴上唯一的一道菜。


新郎、新娘都是中共党员、延安中央政治研究室政治组干部。新娘二十四岁,叫董边;新郎二十岁,叫曾正昌,常用笔名田家英,后来以笔名闻世。他们的结婚手续极其简单。结婚的当天,董边给党支部书记周太和写了个纸条:我和家英今天结婚,请组织上批准。周太和看罢,微笑地朝她点点头,就算是表示批准了。


新房还没着落,怎么办?党支部书记主动让房。周太和原本和党小组长一起住一个窑洞,两人分别搬到别的地方去,腾出那窑洞,成了田家英和董边的洞房。田家英和董边把自己的铺盖卷搬过来,那洞房的布置就算停当了。


到了傍晚,消息传进同事王惠德的耳朵里。他走进窑洞,见到田家英和董边正在看书,似乎毫无结婚的迹象,将信将疑问道:听说你们要结婚?


田家英没吭声。董边答道:哪有这回事,我们在工作呢!说罢,照旧看书。王惠德信以为真,走了。待王惠德走远,田家英和董边这才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是田家英夫人董边向我讲述的故事。


我去北京采访田家英夫人董边,头一回是在1988年隆冬,我在北京给她家挂电话,不巧,她去南方休养了。


1989年9月我去北京,一打电话,耳机里传出来的正是她的声音:欢迎你来!


9月16日下午,我应约去她家。她住在一幢高层公寓里。客厅内一大排玻璃书橱,整整齐齐竖放着一本本书。


已经离休在家的她,患哮喘,但谈锋甚健,一口气谈四个来小时,常常朗朗大笑。


她向我详尽地回忆田家英。那天没有谈完,17日我又去作录音采访,她再度回忆往事……


我在采访董边时,顺口问了一句:在家里,你喊他"家英"吗?


不料,这句话引出她与田家英奇特婚恋的话题。


不,不,在家里我从来没有喊他家英。只有现在,跟别人谈起他,才说"家英"、"家英同志"。董边说道。


你在家里喊他什么呢?我追问。


喊他"田鸡"!她答。


"田鸡"?!


她哈哈大笑,笑了好久好久,把话题拉向那远逝的岁月……


田家英并不姓田,本名曾正昌。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翌年1922年1月4日,他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曾国融开一家中药店。母亲姓周,生了三子一女,田家英是最小的一个。


田家英三岁丧父,十二岁丧母。随着父母的早逝,小康之家跌入了贫困的泥沼。才念了初中一年级的他,在母亲病逝之后,不得不离开课堂,在药铺里当学徒。


贫困是砥砺意志的磨刀石。失学的他,在帐子上挂起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愿:


走遍天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