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听大师说儒(14)

作者:胡卫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

本章字节:3186字


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有资格瞧不起人。富贵的人怎么敢瞧不起人呢?国君瞧不起人,就要亡国;大夫瞧不起人,就要败家。至于贫贱的人,如果不得意,穿上鞋子就走,到哪儿得不到贫贱呢?


太子击见到魏文侯后,将田子方的话告诉他。魏文侯感慨地说:没有我儿子的过失,我怎能听到贤人的金玉良言?


还有一次,田子方陪魏文侯会见宾客,太子击走进来了,别的宾客和大臣们都站起身,只有田子方端坐不动。魏文侯脸上有不悦之意,太子击也很不高兴。


田子方看出父子俩的心思,不禁一笑,说:我为你站起来吗?不知是否合乎礼;我不为你站起来吗?不知是否犯了罪。请让我背诵一段书吧:楚恭王做太子时,想到云梦去,路上遇到大夫工尹,工尹急忙躲进一户人家,避而不见。太子下车,来到这户人家门口说:"老先生,何必这样呢?我听说:尊敬他的父亲,不等于还要尊敬他的儿子。如果还要尊敬他的儿子,这是非常不吉利的。老先生何必这样呢?"工尹说:"以前我只认识你的外表,从现在起,我了解你的内心了。果真这样,你准备到哪儿去?"


田子方背完书,魏文侯点头夸道:好!


太子击上前背诵楚恭王的话,一连背了三遍,并表示一定要向楚恭王学习。


俗话说:打狗要看主人面。田子方当着魏文侯的面,不给太子击面子,确实有点傲慢。但他的话也确实是金玉良言。魏文侯不愧是一个善于齐家的人,他对田子方的礼让和赞赏,不仅使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才,也培养太子谦逊的美德。


从齐家开始修炼影响力


大师语录


南怀瑾说:我也常告诉一般学佛修道、或信任何宗教的朋友们说,请你先干实一点,不要老是说,我要学佛度众生、救世人。自己的家人,不是众生之一吗?也是世人吧!既不能影响家人,便说要度众生、救世人,可能吗?也许你能,我实在自惭不能。所以一辈子也不敢以师道自居,既不认为有学生,更不敢自认为是你们的老师了!


经典回放


选自《大学》


【原文】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译文】为什么说想治好国家要先管好家庭呢?如果不能教导好自己的家人,却能教导好外人,这种事是从来不会有的。所以君子不离开家,也能够收到教化全国的成效。因为在家孝顺父母,就是侍奉国君的美德;在家尊敬兄长,就是服侍长官的美德;在家疼爱子女,就是爱惜百姓的美德。《尚书·康诰》说:保护百姓要像保护初生的婴儿一样。以这样的诚意去努力,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但也不会相差太远。(凡事要有先后顺序),没有先学生养孩子再去嫁人的事。


大师释疑


成教:实行教化,收到成效。教即教化,包括知识教育和精神感化。


弟:同悌,是儒家的礼仪规范之一,即弟弟敬爱和服从兄长。


慈:慈爱,指尊长对晚辈或下属的爱。


如保赤子:赤子即初生的婴儿。《尚书·周书·康诰》篇作若保赤子。是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为保护百姓如同母亲养育婴儿一样。


虽不中:中(音种),符合之意。


学儒一得:追求圆满的成功


办事讲先后顺序,办起来才顺当。治国要先齐家,就像学习生养孩子要先嫁人一样,这是顺序。现代人不信邪,所以也有先学生养孩子再去嫁人的,自然也有先治国再齐家,结果好不好,就很难说。生活中有的教师教出了优秀学生,自己的孩子却成了小流氓。到底算他为国家培育了人才还是培养的祸害呢?电影里有的官员想做清官,儿女却打着老子的招牌瞎胡闹。那么这个官员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就全因不会齐家而抵消了。实际上,当了官,就该履行职责,分内的贡献还不应该拿去抵分外的损失。不管怎么说,事业成功、家庭失败,人生就留下了难以弥被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