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听大师讲佛(27)

作者:胡卫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

本章字节:3132字


有一次,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崛多禅师问他: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净。


崛多禅师又问:你是什么人?清净又为何物呢?


憎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净?否则,让谁来给你清净呢?


僧人听后,顿时大悟。


按佛祖的说法,人的自性本来清净,不染一尘。如果已经蒙尘,向外求清净,哪求得到?只能悟出自性清净,才能得到清净。


自性为何蒙尘呢?是因为受贪、瞋、痴诸毒的侵扰。贪、瞋、痴不是外来的,而是自生的。有人认为内心不宁静,是因为受到红尘俗事的干扰、引诱,只要避开红尘,内心自然清净。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一天,禅宗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渡过滚滚长江,到庐山云游。随后,他们乘坐轻舟,顺江而下,来到白下(今南京辖区内)。他们弃舟登岸,来到了五色祥云笼罩的牛头山。这里有一座幽栖寺,比较有名。他们问寺里的僧人们:这里可有道人?


早期佛教往往将佛法真谛、禅的心要称之为道。所以,僧人也称为道人。后来为了避免跟道教的道人混淆,才改称僧人。但道信所问的道人显然不是一般僧人,而是上了境界的得道之人。


一个僧人不高兴地说:出家人,哪个不是道人?


四祖道信一笑说:请问哪个是道人?


道信的话里充满了禅机,是啊,剃个光头不等于心清净了,心不清净,何称道人?那位僧人心里发虚,不敢答腔了。


一位老僧悟性较高,想了想,说:从这里向深山更深处走十里,有一个名叫法融的僧人独自住在那里。他每天只是坐禅,见了人从不理睬,所以大家都叫他"懒融"。据说他打坐时,有白猿献果、百鸟衔花的神异,他莫非是道人?


道信师徒翻山越岭,来到法融修道的地方。法融对他俩视而不见,端坐如故。四祖不动声色地说:观是何人,心为何物?


过去禅师之间常互参话头,也就是考较对方领悟佛法的境界。道信提出话头,法融无法应对,知道遇到高人了,便乖乖地站起来。


道信又问:除了这里,还有更清净的地方吗?


法融一楞,这里空山无人,没有任何俗事缠身,已经十分清净了,哪里还有更清净的地方呢?其实道信的意思是,你固执地守在清净了,为了所谓清净忙得不亦乐乎,内心已经很不清净。可惜法融听不懂,错过了一次开悟的机会。法融将道信师徒引到他他认为更清静的地方他安歇的草庵。由于他平日与虎狼为伴,所以他的草庵前猛兽乱窜,很是吓人。道信故作惊恐,举起了双手。法融疑惑地问:你还有这个在?意思是说,你是一代宗师,还有恐惧之心吗?


道信反问:你看到了什么?意思是你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法融仍没听懂,他拿起一只瓦钵,去给道信师徒盛泉水来喝。道融趁机在法融经常打坐的石凳上写了一个佛字。法融端水回来,刚想落座,忽然发现自己差点坐在佛上,悚然一惊,跳起身来。


道信笑问:你还有这个在吗?


法融不禁打了个寒战,终于感受到了禅的机锋,跪倒在道信跟前,请示禅的真要。道信说:千百万法门,同归于方寸之间;无数美妙的德行,也都源于心灵。佛法所说的戒、定、慧,以及神通妙用,你都自然具备,这一切都不离你的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无二无别。


法融还是有些疑惑:如果此心作观想修行的功夫,因外境干扰而生起烦恼时,如何对治它呢?


四祖说:外境本来就没有好恶、美丑、静闹等等分别,所有的差异都是因自心而生。我们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外境才会出现差别。比如,我们认为污泥很脏,美丽的莲花只有在污泥中才能生长;你若好心好意将泥鳅放在清水里,它只会死亡。我心若不起波澜,烦恼又从何而生呢,心灵平静如镜,便能平等观照外界一切,你就遍知无遗了。尽管天上风云变幻,你只要随心自在,无须对治,自会风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