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听大师讲佛(26)

作者:胡卫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

本章字节:3032字


以上禅宗南北宗正统地位之争,也可以说是顿悟、渐悟两种修行方法之争。不过这种争论主要关乎名利、权势,跟修行本身似乎没有必然关系。而且争执不休的并非慧能和神秀这两位大师,而是他们不成器的弟子们。据《坛经·顿渐品》载: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这说明神秀是推崇慧能的,对慧能主张的顿悟法门也不存在理障,还产生了学习的念头。这不能说顿悟法一定比渐修法高,只能说明神秀的境界高,并无门户之见。


对于我们来说,当然不必理会人家的门户之争,什么法子比较适合自己,就用什么方法。最好顿悟、渐修不分家,随时而用。


至于最后修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各人的因缘了。学佛和做人其实是一个道理,有的人现在很穷,做什么事都不顺利,可是到了某一天,渐修之功出来了,由量变到质变,突然成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有的人现在什么都不懂,亦无进取心,可是某天遇到一个意外变故,顿悟了,从此行为习惯完全改变,也成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从某个人的过去,很难说明他的现在,从某个人的现在,很难说明他们的将来。如俗话所云:看人要看后半截。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轻视不得。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大师语录


南大师说: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译文】假如遇到善知识,引导你开悟清圆觉的自性,发现、明白了心念起起灭灭都是虚幻,你就知道这一生都是在自寻烦恼。假如有人,把思虑全部切断,得到法界净,却让那些关于清净的见解,成为了自己的障碍,故意显示清净境界却不自然,这还是没有脱出一般凡夫的寻常见解。


大师释疑


劳虑永断:据南大师说,就是把感情、感觉、思想这些尘劳思虑全部切断,呈现一片空灵。


法界净:据南大师说,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清净境界。法界是佛教的重要名词,包括理法界、事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等四法界,四法界又合称一真法界


随顺觉性:追随、顺从他人认为好的见解。


学佛一得:学佛不是学懒


一位高僧曾说:随流性转,只是凡夫。这句话跟佛祖的凡夫随顺觉性含意相近。凡夫不了解本心,不清楚自性,也不肯诚实地对待自己,总是在追求别人认为好的东西。权威人士说学佛好,就去学佛,却对佛教教义、戒律一无所知,也没有了解的渴求。权威人士说加入某个组织好,就去加入某个组织,却对这个组织的宗旨、行为要求所知有限,也没有全身心融入组织的意愿。


如果学了佛,听说一心清净好,境界高,就去努力追求清净,对俗事不闻不问,对俗人不理不睬。由于接触的闲事少,心理活动自然少,喜怒哀乐等情感也少有发作,显得很清净。但这是真的清净吗?执着于这种清净,反而是达到一心清净的障碍。


唐代龟山智真禅师有诗曰: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镜高悬未照时。如果本心清净,就不用去求清净,就像没有病的人不用去求医一样。如果刻意求清净,一定是因为心里不清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