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听大师讲佛(13)

作者:胡卫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

本章字节:3060字


戒律是否合理,有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遵守它们。比如和尚不吃荤腥,是不是合理?难道吃了猪头肉就不能成佛吗?不一定。反正规定了不让吃,就坚决不吃。不过,既然定了戒律,肯定有其合理因素。凡人都吃肉,都喜欢美色,僧人不吃肉,远离美色,自己就会觉得不是凡人,并由此产生某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进而刺激其上进之心。如果没有这些戒律,僧人也到处找肉吃,到处追求美人,跟凡人就一样了,哪有心情修行?没办法,只好跟佛祖他老人家说拜拜。


守不守戒律的影响,很多是心理上的,在破戒之前很难想到有何影响,破戒之后才切身体会。比如过去女人在未出嫁前要保持处女身份,这是戒律。现在这条戒律从法律上被废除了,但还在人们心里留着痕迹。有的女人守戒,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处女膜;有的女人不守戒,感觉好就上床。前者对爱情会谨慎得多,因为只打算买这一件,自然会精挑细选,也不会遭遇始乱终弃的危险。后者就随便多了,反正用过了就可以扔,何必操那么多心?谁知被扔的可能还是自己。结婚之后,两者的感受也会不同。前者感觉自己把最珍贵的东西交给了对方,是一笔巨大投资,自然会好好经营,那么婚姻破产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后者觉得只是做一个普通投资,经营热情不一定有那么高。何况对守戒者和不守戒者,男人那边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这也是影响感情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守戒的含义是只做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一概不做,这样心里就没有那么多想法。想法越单纯,心越能定下来,或者说越能拿定主意。拿定主意后,心专注于决定要做的这件事中,不被其他的事情干扰,就能进入静的状态,波澜不惊。心静下来后,神智就清明,看问题比较冷静,不会有那么偏见和错觉,自然比较容易得到正确的东西,或者说得到智慧。


佛家或儒家所讲的修戒、定、慧,或儒家所讲的修止、定、静、安、虑、得,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只是不经常而已。比如在学校读书,有心思散乱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进去;也有心神宁静的时候,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记就得。所以,戒、定、慧的好处大家都知道,用不着多讲,所谓修行,就是要使不经常变成经常,也就是随时能够静下来。


佛祖所讲的安处徒众,对我们尘世之人特别重要。南大师认为是指带领徒众修行打坐,那么这是针对高僧而言了。但笔者认为佛祖这句话是对大众说的,意为安然地在徒众中修行。我们凡世之人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只能像僧人学佛一样,从低处起步。哪怕你的志向是当元帅,也只能从士兵干起。即使是老板的儿子,一生下来就有希望当老板,地位高得很,但管理水平很低,还是得乖乖地在老师手下念小学。


当你是一个普通员工时,不能因为自己志向高,就瞧不起同事,看不起老板,更不能藐视公司的管理制度,只能安然地在徒众中修行。一方面,要执定自己的志向,不断修炼自己;另一方面,又要做与目前身份相称的事,也就是守本分。我们不妨看一个例子:


安妮特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成年后,她在纽约第五大街的一家女服裁缝店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打杂女工。她经常看到女士们乘着豪华轿车来到店里,在镀着金边的大试衣镜前试穿她们的漂亮衣服。店里的女老板也和她们一样,穿着讲究,举止得体,端庄大方,高贵典雅。她心里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欲望:我也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


此后,她每天开始工作之前,都要对着那面试衣镜,很开心、很温柔、很自信地微笑。当时的她虽然经济拮据,只能穿粗布衣服,但她想象自己已经是一个身穿漂亮衣服的夫人,待人接物也和那些贵夫人一样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她对工作也积极投入,仿佛那间裁缝店就是她开的一样。经过几年修炼,她的气质发生了质的改变,她的工作态度以及优雅举止都赢得了老板、顾客的尊重和喜爱,尽管她只是一名打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