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卫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本章字节:2992字
当领导的人为什么必须谦逊呢?因为领导的地位全靠下属抬起来。如果在下属面前骄气逼人,下属一走开,你就从上面掉下来了,地位也没有了。
以上威仪、威德两个部分虽然是分开探讨,但两者是密不可分,它们构成了领导的整个形象。某个方面差一点,形象分就要降低一点,那么下属的认同度也会随之降低。
南怀瑾大师讲过一件关于领导形象的趣事:
东晋宰相率兵入川时,看见了诸葛亮当年摆下的八阵图。桓温觉得诸葛亮不过如此,就问身边一位在年轻时曾经跟随过诸葛亮的老兵:你是跟过诸葛丞相的,你看看我和诸葛公比较起来怎样?
老兵连声说:差不多!差不多!威风差不多,可是……顿了一下,他又叹了一口气说:我跟过诸葛丞相多年,可是诸葛丞相死后,这几十年来,又看了许多人,就没有一个比得上诸葛丞相的。
桓温听了,气得脸都白了。
桓温平日很欣赏自己的雄姿、风度、气质,认为和晋宣帝司马懿和刘琨的气质不相上下。司马懿倒是没当过皇帝,他这个帝位是他当上皇帝的孝顺儿子封的。刘琨就是那个跟祖逖闻鸡起兵舞的人,年轻时就有隽朗之誉,以雄豪著名,曾任刺史、司马等职。桓温征伐秦国回来时,买了一个年纪大的女仆人,查问之下,这个老仆妇以前就是刘琨的女仆,她一见到桓温,就禁不住流下眼泪,说道:您很像刘司马。
桓温一听,高兴得不得了,急忙正正帽子,拉拉衣领,然后问:你再仔细看我,到底像刘司马像到什么程度?
老仆妇一面仔细看他,一面说:您的面貌很像,就是面皮薄了一点,不像他那么富泰;眼睛也很像,可惜小了一点,再大一点就好;嗯,胡须的样子也很像,可惜您是红胡子,不像他的那么乌亮;整个身材也差不多,可惜您不及他高;声音也像,但您的声音有点娘娘腔,不像那么雄健。
老仆妇品头论足,说什么都像,又什么都差一点,把个桓温气得摘下帽子,脱了袍子,干脆蒙头大睡,好几天都不快活。
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固然要在修炼才能方面下功夫,在形象训练方面,也马虎不得。形象不好,成功的难度固然会增大。即使获得成功了,在别人眼里,却望之不似人君,对你毫无敬意,岂不是很无聊吗?
什么是妇人之仁
大师语录
南怀瑾说: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齐宣王看见一头牛发抖不忍宰杀,扩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爱。只可惜没有扩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妇人之仁,如果扩而充之,就是仁之爱,那就非常伟大了。
经典回放
选自《孟子》
【原文】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译文】齐宣王笑道:怎么会这样想呢?我不是因为惜财才把牛换成羊,不过也难怪百姓认为我小器。孟子说:没有关系!这也是仁术,是因为看见了牛难受却没有看见羊难受啊!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活着的样子就不忍心看见他死,听到它临死时的惨叫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远离厨房,就是这个道理。
大师释疑
是诚何心哉:这是怎么想的呢。
宜乎:这也是必然的。
庖厨:厨房。
学儒一得:小善难掩大恶
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出自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有一次,齐宣王坐在堂上,看见一个人牵着一条牛经过,准备去杀了用于祭祀。齐宣王见那条牛战战兢兢的样子,觉得不忍心,就让那人用一条羊代替这条牛。孟子向齐宣王推销自己的学说时,故意举出这个例子,说明齐宣王本有仁心,具备行仁道的素质,把齐宣王夸得心里热乎乎的。这是说服的一种技巧,先从赞美开始,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然后转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