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十月革命的赤风一惊秋的桐叶1

作者:张珊珍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9

|

本章字节:2558字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经济上十分落后,垄断资本与封建农奴制残余狼狈为奸共同欺压劳动人民,导致无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非常尖锐,处于一触即发的危险时刻。另外,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战争更使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年的战争,大量壮丁被迫征去当兵,大片田地荒芜,粮食减产或绝产,粮价飞涨,资本家趁机囤积粮食,导致广大的工人群众没有饭吃,携妻女背井离乡,生活苦不堪言。这种混乱、落后的状况,最终导致了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举行大规模的起义,运动得到了各地士兵和工人的纷纷响应。在广大工人和士兵的齐心协力下,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动二月革命,终于推翻了统治了300多年的诺曼诺夫王朝,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在二月革命中,先进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它既是武装起义的机关,又是工农专政的机关;另一个则是以大地主李沃夫侯爵为总理,有社会党人克伦斯基参加,由清一色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组成的临时政府。


对于俄国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曾经描绘说:“所谓两个政权并存,就是说有两个政府同时存在:一个是主要的、真正的、实际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政府,即李沃夫之流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补充的、附加的、监督性的政府,即彼得格勒工兵代表的苏维埃,它没有掌握国家政权机关,但是它直接依靠绝大多数的人民,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1。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只能是一个暂时现象。在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情况下,就必然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和两种命运的斗争。一种是选择资产阶级专政,但革命会前功尽弃,工农群众会继续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中,永无出头之日;另一种选择是将革命进行到底,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但资产阶级政府岂肯放弃他们的天堂,必然会进行殊死反抗,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以武力镇压工农革命。列宁也曾经设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革命的发展,所以他没有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发动武装起义,而是力求通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力量的办法来争取苏维埃的多数,以增强苏维埃的地位和发言的权利,最后实现和平过渡。但是,这种和平发展道路的构想很快被“七月流血事件”淹没了。


随着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反动派十分恐惧,当时的临时政府处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掌控之下,他们企图发动进攻的方式来对革命力量实施镇压。6月18日,临时政府命令俄国军队在西南战线发动进攻,以惨败告终,损失了近6万名将士,大片土地失守。消息传至彼得格勒,广大人民一片愤怒,从而对临时政府标榜的和平政策丧失了信心。7月3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和带领下,首都的工人、士兵和水兵组织起来,自觉地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并发展成为有组织的示威活动。参加示威的人们要求把全部政权立即转归苏维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