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豪局资本大鳄的狂欢(1)

作者:陈楫宝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8:22

|

本章字节:9022字

金紫稀土董事会顺利改组,老梁一行浩浩荡荡地入主。


深秋了。北京街道两边的杨柳叶子开始发黄。西山黄栌树枝繁叶茂,圆形的叶子颜色逐渐变深,还未到红的时候。说来奇怪,这类边缘光滑的黄栌树叶,平时不惹人注意,可是在落叶前的20多天里,却一变而呈现鲜艳的红色,漫山遍野,十分美丽。


傍晚,霞光满天,陈晓成端着红酒,站在西山别墅的阳台上,望着夕阳的余晖洒在远方的高楼大厦上,像是给它们披上了金色的袈裟,佛光四射。


乔乔又出国演出了,偌大的房子,显得空荡荡的。即使在北京,乔乔也只是偶尔过来,更多的时候,陈晓成都是一个人住。走进自己的别墅,望着满眼的凡·高的画,心情立即从外面的喧嚣中沉静下来。待他走上楼,路过那个挂满莫奈油画的房间,他的心情立即低落,好像缺了些什么。


李欢欢曾经拉一帮人跑过来搞了一次小型派对。十来个人,都是圈子里的朋友,有男有女,最大的刚到不惑之年,最小的只有二十五六。这些农民子弟、下岗工人的儿子、小摊贩的孩子,依附特定阶层并借助自己的大智慧或小聪明暴富,他们平日里衣冠楚楚,过来后都脱下西装,卸下领带,赤脚盘坐在缅甸产的红木地板上,喝着二锅头,吃着花生米、拍黄瓜、白糖西红柿等土得掉渣的食品,放浪形骸,粗口喧嚣。


李欢欢说:“你们这些白手套,弄得空气的每个分子都弥漫着暴发户的气息。”陈晓成慢悠悠地接话说:“毛主席也是农民,我们国家就是工农联盟的穷人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狂欢酣睡过后,李欢欢醒来跌跌撞撞地上下逛了一圈,说:“大豪宅好是好,就是缺少女人味。”


李欢欢当然是希望乔乔入主这户人家。乔乔爸妈已经知道女儿谈男朋友了,只是从未见过这位未来的女婿。


“也许是吧,需要一个女人。”


陈晓成嘴里蹦出这句话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乔乔,而是那个人。那个她,她的一颦一笑,都能瞬间让他的心灵融化。


是的,十年未见了,他还是当年那个他吗?他没有自信。她还是曾经那个她吗?他也不知道。


陈晓成站在阳台上,眼睁睁看着夜色一点点吞噬夕阳的余晖,一张巨大的黑幕徐徐笼罩大地,他顿感无力。突然,他的手机响了。


是李欢欢的电话,邀请他赶到城里去参加一个饭局,地点就是陈晓成常去的伊甸公馆,“还有两位神秘嘉宾,必须让你认识”。


最近,李欢欢操盘收购名湖能源成功,成为圈子里一大新闻。据说盘子很大,远非陈晓成他们折腾的金紫稀土所能比。


赶到会所的时候,李欢欢三人已经到了。在一个封闭性较好的房间里,圆形桌子上已经摆满了有机蔬菜,西芹、百合、宝塔花、芥蓝、杏鲍菇、圣女果、山药、小黄瓜、芦笋、球茎茴香、日本金瓜、紫背天葵、茭白等,要么炒肉,要么清炒,要么蒜茸,要么豆汤,基本是满席全素。


陈晓成比预定时间晚了半个多小时,他二话不说,上来就自罚一杯。“北京这交通,我已经按照日常惯例提前了20分钟出发,状况还是不断,防不胜防,毁我声誉啊!今晚我做东,李哥做主,招待好各位。”


李欢欢举杯说:“你得喝三杯。今晚介绍两位实力派朋友给你认识,相信你不虚此行。”


李欢欢指着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说:“这位是何俊,何必的何,英俊的俊,是我们这次入主名湖能源的操盘手之一,我的得力干将。”然后他附在陈晓成耳边悄声说:“他是某领导的公子。”


何俊很会来事,场面功夫了得。李欢欢一介绍完,他就端着装了半杯波尔多红酒的高脚杯,站起来跟陈晓成碰杯:“陈哥,早就知道你了。你们江源市的样板项目,颐养天年养老产业项目四处开花,在全国都有三个了。盛华基金,动辄数十倍回报。还有竞购金紫稀土,大手笔,技艺精湛,我一直想拜访你,李哥也跟我多次提到你。我上次还想同你密切合作,同台唱戏来着,只是时机不对,遗憾啊。”


陈晓成被何俊说得一愣一愣的,他怎么什么都知道?不应该啊。要么是李欢欢信口开河,酒后多言,要么就是这位何俊确实是他的铁杆,否则,李欢欢不至于将他的底细全部告诉他们。尤其是竞购金紫稀土的事情,他一直隐藏在幕后操盘,媒体上一个字都不会涉及他。


陈晓成仰脖干了一杯,放下酒杯,谦逊地说:“惭愧惭愧,我是跟李哥学的。”


这时候,李欢欢站起来,拉着陈晓成离开座位,来到另外一位客人身边。李欢欢揶揄他说:“在他面前你才该惭愧,他才是大佬。”


陈晓成闻言,认真地看了看,此人气质不凡,一身运动休闲装,宽额头,浓眉大眼,戴着近视眼镜,文质彬彬,正在谦逊地看着陈晓成。他主动伸出手,跟陈晓成握手,口中说:“幸会,幸会。”


虽然个头比陈晓成矮半个头左右,也已年届不惑,但颇有气场,陈晓成越看越觉得熟悉、亲切。


李欢欢介绍说:“他叫陈凯华,我们的陈哥,二位是本家。”


陈晓成瞬间石化。未来系的老板?眼前的陈凯华才是资本大鳄,江湖传闻已久,在圈子里声誉甚隆,但本人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行踪神秘。


陈晓成拱起双手,作揖。陈凯华语速较慢:“惭愧惭愧。我们是本家。没有外面传的那么邪乎,他们把好多不好的事全往我头上扣,我都出国五年多了,这次短暂回国,居然把我传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然后他补充一句:“不好意思,我在北京最大的收获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患上了慢性咽炎。这病一旦患上基本上好不了,我到了国外四五年了,蓝天白云,空气干净,也不见好。”


陈晓成走回座位,又专门端着一杯酒过来:“您就是我的榜样,向您致敬!”


如此隆重,陈凯华有些不好意思。李欢欢赶紧也端着杯子凑过来:“我作陪。没想到向来桀骜不驯的陈老弟对大陈总如此恭敬,看来我身边的大陈总是很多人的偶像,我作陪一杯。”


陈晓成并非装模作样,未来系当家人陈凯华,这位本家在市场上传闻已久,什么神秘巨鳄、股市枭雄、资本大亨,资本市场对其爱恨交加。更关键的是,陈凯华也同他一样,出身农家,当年以8000元起家,现在拥有数百亿元资产,他的经历堪称一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草莽英雄创富史,并充满励志的味道。


当然,陈晓成认为他们二人也有不同,且不说财富多寡,单说他们的兴趣点,就很不一样,并且很诡异。圈子里人说,陈凯华身处海外资本主义市场,却喜欢研究毛泽东战略和二十四史;而陈晓成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喜欢看的却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


细微的差异决定本质的不同,但这并没有减弱陈晓成对他的崇拜和浓厚的兴趣。这次,他当着李欢欢和何俊二人的面,对陈凯华说:“陈总,我对您的历史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然后,陈晓成如数家珍般说了一大通:当农村孩子还在中学苦读时,他已经是少年大学生;当大家还在校园谈情说爱,他已经是大学生创业明星;当大家毕业四处奔波求职时,他的创业公司被外资并购,获得丰厚的人生第一桶金;33岁时,他掌控三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上“未来系”初显端倪。


陈凯华始终谦逊地听着陈晓成滔滔不绝的讲述。


酒局中,趁着何俊给陈凯华敬酒之际,李欢欢凑到陈晓成耳边小声说:“这次入主名湖能源,他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陈晓成明白了,能够拿下这块优质资产,仅仅依靠李欢欢背后的关系是不够的;但是如果没有大公子的关系,再大的资本也不敢碰,也不能碰,就是碰了也是头破血流。


四个大老爷们的酒局,陈晓成频频主动举杯,很快就有点多了。陈凯华兴趣盎然,酒量不见底,脸色如旧,情绪较高。


借此机会,陈晓成向陈凯华请教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李欢欢、何俊二位自命不凡的家伙也算是享受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陈晓成问得直接:“很感谢李总引见。我一直关注您,有些问题,想趁今天这次机会,向陈总请教。当然,如果觉得敏感,不方便的话,就不用回答了。”


何俊接话说:“这是答记者问吗?瞧这架势,两位陈总是要来一场记者答辩会啊,呵呵。”


陈凯华看着陈晓成,笑了笑,轻言淡语,但干净利落:“知无不言。”


陈晓成问:“并购是陈总的强项,我也知道,在股市熊市的时候,是非常好的进入机会。我比较推崇保守主义的投资哲学,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进入,当别人狂欢的时候我们退出。但是,资金讲究成本,比如国内并购,我们从哪儿容易弄到比较廉价的资金?”


陈凯华笑笑说:“相信你也知道一句话,这个市场缺的不是钱。我个人认为,稀缺的资源反而是我们的投资能力。现在募集资金的方法更加市场化,我们有好的项目,主要和大的保险公司谈,现在大的保险公司很担心资金的出路。如果现在有回报超过10%的项目,募集几百亿根本就不难。无非就是透明操作,利润分成,共同监管。很简单的方法。”


“怎么判断金融业?您所投资和控制的企业,更多的是在金融业。这个圈子的口头禅是一定要与有钱人打交道,一定要做金字塔的顶部。也许是因为我们只在国内混,没有很好地接触到国外的资源和经验,所谓当局者迷吧。”


何俊插进来,端着酒杯跟二位碰了一下:“这个我也很感兴趣,这杯酒,算是我向二位大哥致敬。”


陈凯华淡淡地笑着,他点了支雪茄。这个举动让陈晓成心里一动,他竟然也抽雪茄?这是巧合还是天意?曾经一位做导演的哥们儿说,冥冥有天意,处处有巧合。这位哥们儿研究《易经》八年,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如果有一天你在大街上,蓦然碰见你情人的女儿,你不要意外,一切都是天意,人生有轮回。”


陈凯华说:“外面传我是摩根,其实我什么都不是,哪有那么伟大?从我内心而言,我只想做一个投资者,很真实的投资者。我不想做什么摩根和洛克菲勒,因为他们的生活都很艰辛,尤其是摩根,被美国国会频繁邀请去做证,被活活气死了,我可是想健康长寿的。相比那两位,我更喜欢沃伦·巴菲特,聪明的投资者,目的是赚钱,而非求控制。”


李欢欢开玩笑说:“当年陈总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就已经世界金融史了。那会儿大多数人忙着泡妞、社交,而稍微有出息点儿的,都在忧国忧民地高谈阔论吧。”


“你是怎么知道的?”陈凯华也玩笑说,“那时候就是突然对经济产生了兴趣。我们从农村出来的,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可知识究竟怎样改变命运?知识需要变换为经济,而经济的顶端就是金融。我们小时候听到某某人的亲戚在银行上班,羡慕不得了,即使是在农村信用社工作的,也心向往之,那是管钱的,手里有大把的钱。那时根本没有后来的宏伟蓝图。”


陈凯华转头看向陈晓成,接着聊刚才的话题。“沃伦·巴菲特过得很简单,在奥马哈市,十几个人的团队,而且他很相信这些管理层,这是我最理想的方式。但是在国内的环境中,要实现这个还需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