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墙壁上的污点省高检大院

作者:肖阳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8:23

|

本章字节:5374字

“这老爷子最后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余申眼看着赵田野的背影自语,很快找到了第二句话的答案——检察长。他的理由是这次改任谈话本来应该出面的领导是检察长,可是检察长一直没露面,显然是他对于这种平调不满意而把“球”踢给祝书记的。


关于赵田野所说的第一句话,余申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了一件事:


随着省委主要领导的夫人被捕,一些犯罪嫌疑人逐渐浮出了水面,专案组开始研究对这些人的处理。在一次会上,祝书记提出了一个逮捕对象。他对此人并无好感,觉得他是因热衷权利而靠近领导夫人的,但是犯罪证据不足,不能逮捕。因此,他和祝书记发生了激烈争论,最后因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是发出了逮捕证。后来证明他是正确的,法院在审判哪个人时无法量刑而稀里糊涂地把他释放了。


余申想到这里,心情更加恶劣了:“自己一个小小的处长,短短的一年多里,4次得罪了睚眦必报的副省级上司,今后的工作还怎么做?不犯错误还好,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检察长虽然正直,可是并非政法委书记的对手啊。这次立功受奖只是沾了中纪委领导的光,今后还能……”


“还发啥子呆?”余申的思路被人打断了,回头一看只见在院医务室工作的妻子赵薇不知何时来到了身边,一时不知如何给她解释。


“还看啥子?”赵薇笑着瞋他一眼说,“怕人不晓得你的窝心事?看看有多少人看热闹吧。”


余申举目四望。省高检大院建于50年代,大门两侧和正面各有一座4层办公楼,花池就建于3座楼中间。余申看到3座楼的窗口里有多人探头观望自己,有些难为情,推上自行车就往右侧的楼门口走。


“错啦!”赵薇拉住他的单车后座说,“你们批捕处在那边呢。”


“我到法纪处报到!”


“报啥子到?谁都晓得领导让你休假一个月,快回家吧。”赵薇推着他的脊背说,“回去!回去!地球离了你照样转动,你不上班高检的楼房塌不了。回家自己弄口饭,等我下午回去弄晚饭。”


余申觉得赵薇没错,骑车回到了家里,午饭也懒得做,苦思冥想了一下午,下午做出了来铁县散心的决定。


赵薇下班回来,晓得他心情不好,非但没有阻拦他,反而劝说他:“去吧!这一年多,你忙着你们的‘8、6’大案,没得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得吃过一顿热乎饭,身心都疲乏到极点了,应该出去放松放松。铁县是深山区,有个大水库,没得一点工业污染,是个疗养的好地方,到了哪里就轻松地玩上几天。”


得到妻子的支持,余申便在次日一早,赶到了长途汽车站,挤上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中午时分到达了铁县县城,走出汽车站,去寻找饭馆。他沿着站前大街,接连进了7个饭馆,发现这些饭馆的生意很差,几乎都是就餐者寥寥无几,开始还以为饭馆价高饭菜差,后来想到这可能是由于贫困造成的,就决定在第8个饭馆里尝试一下。他进入饭馆后,习惯性地观察了一遍四周,发现这个饭馆与其它饭馆大同小异,都是摆放着几张斑驳脱落的木制方桌,桌边摆放几条没有上漆的长凳,就餐的没有几个人。饭馆的小伙计很机灵,看到他站在门口,急忙跑到他面前,陪笑说:“老板,进来吃饭吧,饭菜很便宜,品种和价格都在墙上呢。”“噢?”余申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墙壁上张贴着一张写有20来个菜名和价格的红纸,菜价低廉的不到省城的一半,就点了1个酸辣鱼和1个烧油菜、1碗大米饭,往一张坐有3个年轻人的桌边走。“老板,请往这边坐。”小伙计轻轻拽了一下余申的衣袖悄声说,“他们喝多了,吵得让人心烦。”“不要紧,我坐在他们旁边的桌子旁,省得你来回跑。”余申径直走到哪3个人旁边的桌子旁,把肩上挎着的马桶包放到桌面一边,脱下了罩在身上的有着几处油污的军大衣,坐到了长凳上,伸手拿过马桶包,去里边取不久前买下的长篇《幕》,手刚摸到书,就被旁边3人对话吸引住了:


“你们刚才说得对,王婷的事,咱们得管一管。平日里,看到一只老鼠都害怕,现在借给她一个胆,她也不敢诬告警察。”


“怎么管?公安局长和看守所长是把兄弟。”


“发动全厂工人,到省委上访。”


“把全县工人叫上也不行。人家要的是证据,咱们没得?”“大哥!”主张上访的年轻人推着一直喝闷酒的人,“你为啥子不说话?给王婷说说,让她拿出证据来啊!”


“废话!她是让那畜牲糟蹋的,现在还关在里边,让大哥……”


“不要说了。”一直没说话的人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从腰里拔一把匕首扔在餐桌上。“这就是证据,今晚,我给他们送去。”


“大哥……”


“不许喊!”那个被称为大哥的人收起匕首,“自古就是官官相护,没得人管我们死活。遇到这种事,我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当缩头乌龟,一是以血还血,活就象个汉子,死就死出个样子。”


“你的路子有点窄了吧?”眼看着血案即将发生,余申不得不站起来,走过去劝说他们了。“自古还有一句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呢。”


“你是啥子人?”大哥脸色一沉,身子靠近了余申。“你都听到了啥子?”


余申感到一支铁器顶在了腰部,心里一紧,随即暴发出一阵大笑,面对着目瞪口呆的3个人,说:“我笑你们不懂法!你们不要问我是谁,我也不问你们是谁。你们说的话,我听出了个大概,现在想听你们仔细谈谈。”


“你能管得了?”


“大哥,他要是能管,就不在这里吃饭了。”一个年轻人以嘲笑着余申。“看他这身打扮,像山沟里的教员,八成想写文章在报上出名的,对不对?”


“舆论监督也是一条路嘛!”余申“嘿嘿”笑着。他已经多次被人这样看待了,对此毫不介意。他知道,自己的打扮就像一位山区教师。这里地处祖国南疆,不享受国家给予的取暖待遇,但是冬天的早晚并不比北方暖和,百姓以长棉袍御寒,教师们则喜欢军大衣,白天穿着教书,晚上穿着备课、批改作业,睡觉时压在棉被上又顶一床被子,出门时披上再挎一个马桶包,既实用又显得与众不同。余申在批捕处时,经常出门办案,“蹲坑”和住简易旅店是非常需要这些东西的。他今天依旧动用了这套“行头”,难怪人家误会。


“我们可丢不起这个人。”哪个以嘲笑、冷笑口吻说话的年轻人说,“我大哥和……”


“我知道尊重你们的隐私权。”余申打断他的话说,“只想告诉你们,我近期不离开这里。假如3天内你们看不到有人管这事,就可以按照你们的想法行动,也可以处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