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LV的蛇皮袋和爱国(3)

作者:叶兆言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28

|

本章字节:7412字

两次到大连,都是十多年前,都是参加文学方面的会议,好像都是私人老板赞助,花了不少银子。窥一斑而知全豹,很显然,大连不但喜欢足球,还顺带偏爱文学。那天开完会,主办的大老板踌躇满志,说第一流球迷都自己玩,有没有兴趣去踢场球。


于是,一帮作家不知深浅地站到了球场上,崭新的运动服和鞋子换好了,人模狗样还真像回事。在我们面前是一支企业的足球队,说是业余,都是专业队退下来,不由地心有些慌,毕竟老胳膊老腿,禁不起碰。大老板安慰我们,说关照过了,不玩真的,就陪你们玩玩,另外再给你们配两个我的主力队员。


充其量也就出一身大汗,我来回奔跑几趟,摔一两次跤,碰三四下球,已是公认的体力好。晚上睡得香,第二天很晚才醒,高楼窗户懒洋洋往下看,大街上车来车往,有轨无轨,都是公交车。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路上竟然看不到一辆自行车。


和本地人聊天,说大连山坡多,骑车太累。我将信将疑,见过老照片,与其他城市一样,当年这里骑车的并不少。向年龄略大的老同志取证,答案是当然,说过去年代你要上班,坐车不方便,就只能骑车。坡多怕累从来不是理由,我们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不是为了环保,而是没办法。


大连的公共交通全国位列前茅,人们只是因为坐车方便,才放弃了自行车。第二次到大连,有机会与市长对话,议论那个具有城市标志意义的足球建筑,一位诗人很认真,说它起源于市长的灵感,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决策如果是错的,万一错了,会怎么样。市长如何回答,我记不清了,显然,市长没觉得那个建筑有什么不好,所有在场的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和一栋醒目建筑相比,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重要得多,因为它牵涉到了市民的切身利益。差不多是十年前,我所在的城市曾跟大连竞办全运会,最后南京胜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却更欣赏大连当年的竞办口号,“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种自信,这种孤芳自赏,才是一个理想城市应有的特质。在我印象中,大连人是真的喜欢运动,他们货真价实,更接近体育的本质。大连更人性化,譬如在公共交通方面,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连要比别的城市更现代化。


小龙虾十三香


自从和十三香挂上钩,小龙虾很快流行起来。没人说得清楚本地有多少家馆子卖龙虾,一位南京籍女明星对朋友说,到我家乡请你们吃小龙虾。南京的小龙虾确实好吃,不过她知道了价格,怕是也会心疼,一家有名气的馆子,龙虾卖到了二十块钱一只。


小时候,南京街头也有龙虾买,放油锅里炸,一分钱一个。上海苏州一带的亲戚,不管贫穷,说起来便不屑,说那边的人竟然吃小龙虾。其实过去的年代,南京人很少消费小龙虾,清水大螃蟹才几毛钱一斤,谁还会去吃那玩意。然而在街头公开卖,众目睽睽之下骗小孩子,难免被人诟病。


在分类学上,小龙虾的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蜊蛄科,螯虾亚科。流行的说法,日本人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为了对付太多的尸体,于是引进了小龙虾。


这个传说很恐怖,却不可能是真,小龙虾原产美国,借道日本来南京,应该是在抗战前。国产的小龙虾都源于南京,这一点毫无疑问。不过最初的几十年,小龙虾既没激增泛滥,也没被饕餮吃光。最后是十三香成全了小龙虾,过去不爱吃,一是不好吃,二是没品味。现在变了,丑小鸭成了白天鹅,好吃又有品味,请客往往都是大款。


上海有家报纸上的文章说,意大利人也觉得小龙虾味道不错,开始从美国引进。没想到十年后成灾,小龙虾不仅吃尽水生植物和小鱼小虾,而且迅速爬上食物链的顶端,彻底改变了马萨丘科利湖的生态系统。到处都是它们顽强的身影,爬行在街道中央,埋伏在居民的花园,当地政府不得不大量引进它的天敌梭鱼,效果并不理想。


为什么不考虑引进十三香呢,意大利人真是笨。事实上,小龙虾的最大天敌是伟大的人类。意大利人嘴馋,与中国人相比,与南京人相比,小巫见大巫。有了十三香,小龙虾越多越好,价格会越来越高。再多也不用担心成灾,在南京,每年吃下肚的小龙虾是个天文数字,会吃的主会告诉你哪家馆子小龙虾最好,什么才是正宗的盱眙十三香。否则你只配当个菜鸟,夹起的第一只小龙虾,很可能来自安徽,第二只来自江西,第三只也许来自湖南或湖北。


前几日,有报道说南京人吃小龙虾引起了肾衰竭,祸因是“洗虾粉”。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发誓再也不吃小龙虾。这倒是有些可怕,问题很严重,释放出了非常危险的信号。我们不吃小龙虾,等于少了它的最大天敌,真要是这样,到哪去找那么多的梭鱼。


英雄怎么诞生的


今后多少年,每到夏天,我们怕是都会唠叨,颠来倒去议论没空调怎么办。86版五笔字库中,空调这词打不出来,很显然,上世纪八十年代,空调不是个常用词组。


过去年代热不热呢,查一下资料会发现,也热,最高气温与今天相比,丝毫不含糊。印象中,却没现在这么热,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年轻,年轻人不仅火气旺,抗热能力也强。我在南京长大,这地方有名的大火炉,夏天再热也能看书,别人都去纳凉了,我还在用功,邻居都说这孩子热爱学习,其实是不怕热。


第二个原因,因为有空调,这玩意抵御了酷暑,让我们失去了抗热的能力。现如今年轻人也怕热,有时候是更怕热,稍微冒汗,一个劲地喊热死了。过去同样有秋老虎,真到了秋天,中午热一会,不像现在这样,已深更半夜,大虫还在出没。


中国老百姓开始普遍享受空调,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妨记住1990年的12月26日,这一天是老人家生日,南京一条并不热闹的大街上,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小伙子,冒冒失失开了家小空调店。


对南京人来说,绝对是标志性的日子,是分水岭。此前因为供电紧张,老百姓即使有钱,热疯了,也不允许装空调。根据成文的规定,要局级以上干部,必须有关部门批准。没人知道规定怎么就取消了,仿佛经历一场无声革命,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突然都去买空调了。


谁都不会想到小小的空调蕴含着巨大商机,当时有很多家国营大商场,相形之下,这小空调店可怜兮兮,一开始并没人看好。大商场跺跺脚,小伙子立马破产,小舢板跟航母玩,是找不自在。在人屋檐下,不敢不低头,小伙子服软,像拜码头一样请八大国营吃饭,宴会刚刚开始,八大代表齐刷刷站起来,扬长而去。


都说创业不容易,结果没人想到,二十年后,中文系的小伙子成为苏宁大老板,身价多少个亿,俨然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再说英雄怎么诞生


苏宁老板张近东,俨然成为2010年大陆排名前十的富豪,这里面一定有很多故事。我对成功人物的励志故事,并没有太大兴趣。天机不可泄密,英雄成为英雄,无非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要提到这个人,只是因为他的中文系出身。在我印象中,中文系毕业,通常不会有太大出息,官场如此,商场也如此。


很显然,张近东足以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看起来,是事就有例外,中文系的书呆子一样会有机会。其实做电器发大财,犹如做房地产,完全是赶上一个赚钱的好日子。不过,让人想不太明白,为什么好运气单单落在张近东身上。现如今的家用电器大佬,为什么不再是广东人创办的国美,不是上海人创办的永乐,不是北京人创办的大中,独独成就了苏宁。要说名头,苏宁在一开始并不起眼,偏偏后来居上,为什么。


事实上,我对这个为什么,仍然没有太大兴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商场上只看结果,没那么多为什么。有兴趣的只是一个地道的南京大萝卜最终胜出了。不妨很不负责任的假设,几位大佬华山论剑,斗得太厉害了,狠招迭出,于是乎,不擅于争斗的南京人张近东坐享其成,静待在动物园看老虎打架,浑水摸鱼占了大便宜。


这当然是外行话,血淋淋的场面戏剧化了,苏宁能有今天,说白了,不知用了多少手段,费了多少心思。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下哪有便宜,人间不相信眼泪,商场犹如战场,不是你来灭我,就是我去灭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我认识的一位李老板,说起张近东心服口服。当年相隔不远的大街上,李老板拥有一家不小的餐馆,生意一度十分红火。那时候,买了几台苏宁的空调,张便亲自送上门,亲自指挥小工帮着安装。在李老板眼里,张近东不过是一个生意场上的新人一点也看不出有多大前途。将心比心,那年头的空调生意并不好做,按照李老板的意思,如果愿意交换,张近东肯定会用空调店换他的餐馆,因为自己的生意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眼皮底下能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出水才看两腿泥。李老板笑着说,你根本想象不出那时候我挣钱有多容易。老板又说,当年我是真为那小子着急,一台空调又赚不了几个钱,好不容易卖了二三台,还得屁颠颠去安装。可是现如今人家是上市公司,是大陆首富。


在资本的世界,张近东杀开了一条血路,李老板坦承,那空调店要是让他来做,早就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