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兆言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28
|本章字节:10116字
送货上楼是快件公司应该提供的服务,该享受的,不妨心安理得。于是一听门铃,一听说快件公司,我会很内行地关照,“谢谢了,请送上来”。当然,老江湖也会遇到对手,有一次如法炮制,半天没见任何动静,只好下楼去取。只见一酷哥很悠闲地在抽烟,我说你可以让我下楼,干吗要一声不吭。他仍然是不作声,白了我一眼,一看就知道心地高傲,大约明白回了嘴,顾客有可能投诉,因此坚决不说话。
还有一次,小伙子打电话过来,说马上要送快件来,是一本书,让我先下楼去等。我笑了,说每天都有好几个快件,有想着法子不送上楼的,还真没遇过货未到,先让人下楼恭候。
用来发泄的歌声
一哥们国庆长假全家出游,度假村住了两天,回来大骂卡拉ok。有山有水的风景区,白天玩得很高兴,到晚上被彻底雷到,苦不堪言。
窗外不远处是露天歌厅,天刚黑便有人试音响效果,大喇叭震天动地。吃过晚饭正式开唱,据说有钱的主已将场地包了,今晚要唱个痛快。这一折腾就深更半夜,哥们忍受不了震耳欲聋的走腔走调,便对服务员抱怨,说他们来度假,不是来听免费音乐会。服务员说没办法,人家已花钱,花了钱,就得让他们唱。
唱到半夜,未见任何收敛,唱来唱去几首歌,都是使劲拚命吼的那种。哥们忍无可忍,又打电话给服务台,说能不能让几位别唱了,要唱,唱点温柔的,声音小一点。服务台小姐依然抱歉,说没办法,打扰你们了,可是真的没办法,她只是当班,管不了。
哥们有些上火,问谁管得了。小姐支支吾吾,哥们便要了她上司的电话,打过去。领导刚睡着,困意蒙眬一个劲地问你谁,你是谁。哥们说我谁,我是顾客,是你们的客人,要向你们反映情况。领导不耐烦,说你有情况,跟服务台打招呼,说了,把电话挂了。哥们怒不可遏,又一个电话追过去,说服务台管不了,我才找你,你又往服务台推,到底什么意思。
见哥们火了,领导态度端正许多,问有什么事。哥们就反映,领导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办,毕竟人家花了钱的。哥们火了,说只认钱是不是,好吧,我能不能花钱让他们别唱,你开个价,一万还是两万,我付得起。扯了半天,哥们说这样吧,你真管不了,我就报110。这威胁起了作用,领导也不愿意把事搞大,向他保证,立刻让服务员去干涉。很快起了作用,夜晚终于恢复了寂静。
其实哥们自己也喜欢唱歌,偶尔去歌厅,基本上麦霸,恨不能从头唱到尾。经历这次事件,明白一浅显道理,爱唱歌可以,但是绝不应该影响他人。自己快活,又不影响别人,这才是真正快活。这哥们不仅喜欢唱,还是一名资深歌迷,国内几个著名音乐节,玉龙雪山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差不多每年都要举办的迷笛音乐节,只要是机会,不管刮风下雨,他一定会风尘仆仆赶去凑热闹。
去年在镇江,正赶上大雨后,哥们新买了一双高帮胶鞋,站在泥泞中,与听众一起唱,一起吼,快活得无法形容。他喜欢那种空旷放声歌唱的感觉。人生难得几回疯狂,音乐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是感情流出的渠道,是一扇透气的窗户。因此他有点后悔,后悔那天晚上没让人家尽兴。
竹壳热水瓶
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热水瓶,这神奇玩意又是谁发明,很少有人去琢磨这些无聊问题。我小时候,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有一种说法,读什么样的书,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读多了,遇事便喜欢顶真,喜欢钻牛角尖,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上网查了查,最早的热水瓶产生于1900,是英国佬发明的。
上世纪前半页,今天看似不起眼的热水瓶,基本上可以算作昂贵商品。报纸上做广告,用的词汇十分夸张。记得有一则醒目广告,先吊读者胃口,问东北前线的抗日义勇军为何作战英勇,答案要拖到第二天才肯公布。次日终于揭晓,因为战士们在战壕里能够喝上一口保温瓶里的热水。都说酒能壮胆,这广告的意思,是热水也可以暖人心。
抗战爆发,逃难的人群纷纷涌往内地,常常有人为打碎一个热水瓶而痛心疾首。在湿冷的冬季,夜晚悄悄降临,寒灯苦读,到了半夜时分能喝上一口热茶,那种美滋滋的感受,远不是今天的读书人所能体会。复旦大学的著名教授朱东润先生回忆当年,提到最向往的一件商品,就是买个热水瓶,可惜他囊中羞涩,一直舍不得买。那年头重庆街头上买个热水瓶要五千块钱,当时教授的月薪也就三百到四百,一年工资都还不够。
不忆苦,不能思甜,想来想去,还是今天的和谐社会好,教授一年挣的银子,买不了房,将就着也能买辆小车,进口不行,国产绝对没问题。此一时彼一时,社会果然进步厉害。直到上世纪八十中期,结婚送对花花绿绿的热水瓶,依然还是拿得出手。现如今,热水瓶变得可有可无,时尚人士早就不待见,都改用可以加热的饮水机。
女儿不止一次质问,为什么不与时俱进。看着闲置在那的各式保温瓶,她觉得我们家是真的落伍。我也一直在为这事烦恼,这些年,热水瓶买过好几种,手压,电动,最普通常见的不锈钢,最时髦的造型,反正不管什么,开始都不错,用不了多久就不保温。
到临了,只好把淘汰的旧热水瓶拿出来用,还是女儿大学宿舍的,上面有水彩笔写的名字和学号。女儿看不下去,网上订购了两个竹壳热水瓶,说你们既然这么保守,这么怀旧,干脆搞搞味道,弄一对最老派的算了。
有客人来,看到这两个竹壳热水瓶很吃惊,居然还在用这样的古董,真酷。我也觉得奇怪,看着别扭,觉得不真实,好像拍电影的道具。一点都不觉得它们有多酷,不过还有可取之处,是传统瓶胆,所以保温。
我的书房
印象中,真没写过什么书房。有哥们搬进新居,一年以后,大谈书房,如何如何。我听了就笑,说这有什么稀罕,说来说去,不就是多了间房子,打一圈铺天盖地的书柜,专门用来放书,唬别人蒙自己,结果呢,真要用时,却找不到想要的书。
哥们大笑,接着我的话,说自从有了书房,不但苦恼找不到书,干脆没了读书的兴致。又说自己读书最多,最穷凶极恶的年月,正是没钱买书,那年头,看书生吞活剥,什么书都读,什么书都想读。没书读的时候,光棍想老婆,叫化子惦记肉包子,现如今家中美女如云,天天山珍海味,也就只剩下一个藏书的爱好了。
不由地聊到我们共同认识一个朋友,这位仁兄是做生意的大老板,喜欢收藏各种签名本。书房十分豪华,却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恐惧,他的藏书是按照签名者地位和名气排列,稍稍有些身份的人,不仅会配上他亲自收集的黑白小照片,还要附一份打印的小传,有生卒年月。这书房更像是纪念馆,黑色的红木书橱,感觉阴森森的。当年他也曾向我讨要过签名书,因为早有所耳闻,狠了狠心,硬是没送书给他。
我一直觉得,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家里,根本不需要一个专门的书房。有一两个书橱,放自己想读的书就已经足够,自从懂事以来,我面临的问题总是书太多,多得没地方放。小时候,经常听见母亲抱怨,现在,又轮到听太太唠叨。家里到处都是书,要那么多书干什么。
从前的时候,我们家的住房面积缩小一半,结果我只能和书睡在一起。那是一间真正的书房,堆满了书,到处都是。父亲害怕刚上中学的儿子中了封资修毒素,不让我看,可是实际环境根本就控制不了。我只要一伸手,总能捞到一本书。
我的房间里一直都有书,自小到大,书已成了家的一部分,到处侵占空间。因此也无所谓专门的书房,反正能搁书的位置,不该搁书的地方,都是书。我的家就是书房,新家装修,客厅两面墙皆是书架,还有一间房间也都是书橱,有人便问我,你们家怎么到处是书,卧房里也有,甚至女儿的闺房还有很多。
书多了确实让人很烦恼,想扔,舍不得。父亲曾经是南京的藏书状元,他的书如今都在我手上,加上这些年不断添加的新书,究竟有多少书,也说不明白,谁又会真犯傻去计算。中国面临的具体难题是人口太多,我面临的是书太多。人满为患,书满为患,都不是好事,怎么办呢,没办法。
苏州的文化气息
北方友人让谈谈苏州的文化气息,我觉得很不靠谱。首先,文化这玩意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难免信口开河。其次,苏州实在太有文化,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
友人不肯放过,非要让说,逼急了,只好豁出去,问想听什么文化,文还是武,柔还是刚。友人笑了,说自然是文是柔,吴浓软语,苏州难道还能有武和刚。于是开导他,说太远的吴王夫差不说了,不太远的《古文观止》总该读过,回去好好学习最后一篇。
《古文观止》压卷之作是张溥的《五人碑墓记》,是最见苏州人血性的一篇好文章。友人搞教育出身,说这我知道,中学课本上有。
顾颉刚先生年轻时,对苏州的新文学不满意,曾经很生气。后人借助这个观点,批评苏州的。这其实也是捕风捉影,误会了先贤,他老人家说的只是某时间段,而且单指。顾先生苏州人,自己人说自己,自然高标准严要求,恨铁不成钢。大家都知道,说到,苏州向来不差,譬如当代一种流行说法,全国有一半,江苏人写的,江苏有一半,苏州人写的。
文化大概念中,文学只占一小部分,又是更小一部分。很显然,苏州不止是善于,还精通文化各个领域,擅长文学各个门类。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什么样文章都能写,都能写好。很多年前,丰子恺先生有一张漫画《苏州人》,严严实实的帽子,大围巾,架着眼镜,叼着烟卷,手提鸟笼,活脱一个白相人。这幅画带来不小的负面印象,大家觉得苏州人就这德性,不知道人家即使当白相人,也比别的地方出色。
苏州的文化气息,与经济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唐宋以后,此地文化一直处在繁荣之中,想不出文人都不行。地灵人杰,穷山恶水出刁民,都是标准套话,有时候,也不能说没道理。说白了,经济就是一种文化,就是一种文明。有了经济基础,行行能出状元,哪个角落都是文化。
扛着棺材上战场
二十多年前,还在读研究生,结婚不久,女儿刚出生,住一间很小的房子,没洗衣机,没电冰箱,也没电视机。那时候读书人囊中很羞涩,每月工资到手,赶快先将食堂饭菜票买好。与同龄人相比,当时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为贴补家用,我揽了份为文学青年看稿的活,看一篇回一封信,二毛五分钱。
这是很苦恼的差事,不由地想到李敖,也是为了生活,也是帮中学生改作文,一篇挣一块钱,痛苦不堪。记得他大骂狗屁不通,说这些作文让他感到了人生乏味。说老实话,为文学青年看稿,也有类似痛苦,回信时真想让他们远离文学,别再赶这趟浑水。但是从没这么说过,我说不上是厚道之人,却心有不忍,不能像李敖那样肆无忌惮。
自从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多年在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当评委,有些问题一直想不明白。首先,为什么作文不能越写越好?记得刚开始,参赛稿件让人大吃一惊,我甚至不敢相信那些文字出于孩子之手,很快就麻木了,时过境迁,现如今无论什么样的作文大赛,好文章都不多,有时候,连篇像样的稿子都找不到。其次,也是最让人百思不解,当场作文的能力差得离谱。写文章倚马可待比较难,然而也不该如此不像话,以我的经验看,文不对题占一大半,一看就知道在家里准备好。
当年为文学青年改稿,我知道这些人的底牌,无非想通过文学,改变自己处境。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篇往往改变人的一生。现在的参赛作文,也很容易看到底牌,就是想拿奖,为高考加分。小刀子哄孩子,不是玩的事。为拿奖和加分,参赛选手往往不择手段,或者走题,天马行空不知所云。或者玩悲情牌,写悼念文章,写父亲,写母亲,更多的是写爷爷奶奶。出于真情,这类文字容易写好,不过我所读到的,大都没有真情实感。
做评委的中学老师告诉我,不少学生完全是为写文章而写,他或她所悼念的那个逝者,可能根本不存在。说白了,是扛着棺材上战场,不顾死活不计后果。面对这个现状,我常产生疑问,各式各样的作文大赛,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搞下去。
答案当然是肯定,作文是种能力,代表着人的文明程度。通过大赛,可以检验学生水平,也可以反映出教育中的严重问题。作文大赛不是文学家的摇篮,也不是为了高考。现代人可以不从事文学工作,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写作能力。高考说过去就过去,写作能力却会一辈子伴随我们,而作文大赛恰恰就是为了鼓励和提高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