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作者:杨友今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9:38

|

本章字节:12304字

“朕不准你行跪拜礼,难道你要抗旨不成?”武则天只得用圣旨来压他,当然她是出于好意。她对狄仁杰的关怀可以说无微不至,尽量减轻他的负担,免除其夜晚在宫中轮流值宿,并且告诫他的同僚说:“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军国大事,不可以麻烦国老。”


“臣等明白。”


朝臣们异口同声地应道。狄仁杰为了报答武则天的信任和恩宠,竭力支撑着。可是天不假年,他终于病倒了,再也起不来了,久视元年门九月二十六日,溘然长逝。终年七十一岁。他带着一生的辛劳和欣慰走了,把未竟之志留给了后来者,相信他们会圆满完成,达到预期的目的,拥护中宗复位,振兴唐室。


“呜呼,朝堂空矣!”武则天百感交集地失声恸哭,眼泪扑簌簌地成串滚下。她心里笼上了一层愁云,又像是被掏空了似的。夕阳西下,天空渐渐阴暗,孤鹜从眼前翔过,向南飞驶。这时候,武则天的情绪更加低落,顿生空虚和寂寞的感觉。昏花的眼睛直愣愣地,像是茫然地在追寻着什么。此后朝廷每遇到大事,如果相臣们争论不休,无法决断时,武则天总是仰面慨然长叹道:“老天呀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地夺走我的囯老?”


时隔不久,颁布制书,把周历岁首的正月夏历十一月恢复为去年的十一月,腊月相应恢复为去年十二月,把一月恢复为本年的岁首正月。简要地说,恢复载初元年卯以前的原状,即恢复夏历。赦免天下。长达八年有余的禁止屠宰捕捞令,至今还没有正式解除。人们似乎早已忘却了,或者说习惯了,自然它又成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禁屠令。凤阁舍人崔融上疏说:“宰割烹调牲畜,猎捕飞禽走兽,圣人允许,而且载入典章礼制,不可废弃或缺少。鱼是江南人、肉是河西人必备的食品,一天不可没有。禁屠之后,富贵人家照样鱼肉不断,受苦的只是贫民百姓。依靠捕鱼杀牲的贫贱的渔民或屠户,即令每天处死一个,也无法使屠宰绝迹。完全采取高压手段,只不过助长奸诈风气而已。治理国家只要能依照季节顺序,施政合乎常理,百姓自会各得其所。”


年底,下敕废除有关屠宰猎捕的禁令,祭祀恢复用牲畜,一如从前。狄仁杰逝世,给武则天的精神打击相当严重,思绪情感没有借鉴和依托,身躯也好像无处着落,优悒在她脸上刻下了衰老的线条。曾经那么清脆圆润如同黄莺一般的声音,骤然苍老迟顿了,意志消沉,心态平缓下来。说来也怪,朝廷内外也随着她心态的转变清静悠闲了,边境相对安宁,也没有发生造反或谋逆事件。—派祥和协调的宁静气象,内外松弛,君臣都沉浸于“歌舞升平”的慵懒安逸的氛围里。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变换着法子给武则天取乐,就在瑶光殿内宫举行宴会。殿内结起灯彩,歌管细细,舞袖翩翩。他俩陪侍在武则天左右,观赏内妓演奏乐曲,舞妓在乐器伴奏下,扭动软腰,挥洒长袖,赛若春燕展翅似的回旋起舞。内妓是常伴随在皇帝身边的宫妓,在容貌、技艺上远胜于教坊的一般乐妓。内妓表演的乐舞,有“软舞”和“健舞”两种。软舞如《兰陵王》、《垂手罗》、《回波乐》、《春莺啭》,健舞有《达摩》、《柘枝》、《大渭州》等。这些舞大多是外族外域传入的,当然也有创作的乐舞,如《春莺啭》。舞妓头戴花冠,身穿黄绡衫,腰束红绣带,脚着飞头履,在一块地毡上进退旋转,婀娜多姿而典雅。二张和文士们爱看软舞,武则天却喜欢健舞和大型演唱。奉宸府中最有名气的文士,除了苏味道,还有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阎朝隐。二张也附庸风雅,跟他们一起诗歌唱和,或制作新歌,或翻新旧曲。歌潮乐浪,饮酒助兴。


武则天对红葡萄酒情有独衷,其次便是常州的兰陵美酒。而文人雅士在讴歌“兰陵美酒夜光杯”时,大都愿意品尝兰陵美酒。当斟满兰陵美酒的夜光杯,在亮如白昼的烛光照耀下,呈现出黄灿灿的琥珀般的色彩时,大家都为这评然心动,乐得抓耳挠腮,一阵醉人的快意浸透了心田。


武则天内心一种愉快的情绪跟着汹涌起来,满脸都漾开了笑纹。君臣一齐举杯干了手中的酒,又换上西域进贡的红葡萄酒,那红洇洇的颜色如火如荼,更增添了宴会的兴奋情调。


武三思灵光一闪,趁着酒兴,讨好武则天说:“姑皇,请看六郎的样子,简直和升仙太子王子乔一模一样。


“不错,不错,愈看愈像,六郎就是升仙太子转世。”


宋之问等人边附合边深化。众人的说法正合武则天的心意,很快把它转变成现实。她命张昌宗穿上用羽毛编成的衣裳,骑在装有滚轮的木制仙鹤的背上,吹着笙,由内侍弯腰伏下身子牵引,在内宫廷院中转着,扮演王子乔骑鹤升仙的情景。围观者拼命拍掌,欢呼雀跃,有的发出啧啧声,还有的打唿哨。


武则天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吩咐沈、宋、杜、阎等人即兴赋诗。沈佺期和宋之问,在当时诗名甚大,号称“沈宋”。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河南内黄县人。宋之问,字延青,汾州山西汾阳附近人。二者都在上元年间考取进士,又都成为宫廷诗人。宋之问因为应制诗写得好,受到武则天“夺袍以赐”的殊荣。沈宋的诗,“应制”之作占了很大部分,内容空洞,形式华丽,无非是点缀升平,讨好皇帝,自是很少价值。倒是在离开宫廷和流放之后的诗,如沈佺期的《杂诗》、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不失为佳作。沈宋都工于律诗,讲究声韵和对仗,形式力求工致,在所谓“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等方面都狠下了功夫,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多的贡献。但因思想品质不高,甘充宫廷的弄臣,没有取得更多的成就,没有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宋之问派家奴暗杀女婿刘希夷的卑鄙行径,恶名流传很广。刘希夷又名庭芝,善写长篇行歌,特别是哀怨的闺情诗。此人长于诗与琵琶,又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美男子,由于艺术家的个性过于强烈,不合潮流,终生落魄。他比宋之问大那么两三岁,二人友好,宋之问便把长女嫁给他为妻。谁知他更加沉溺酒色,生活糜烂,却偏偏作出了一首为人称道的感伤诗《白头翁》。诗以“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开头。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句绝妙,宋之问要刘希夷把这两句诗让给他,刘希夷也是视诗如命的人,不肯相让。宋之问火上加火,气上加气,眼睛瞪得滚圆,愤怒的光利剑般地射出来,暗中派家奴杀死了刘希夷。也有人说刘希夷在妓院感染了毒疮,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酒后醉死的。他的死,便成了一大悬案。阎朝隐,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人,吹牛拍马,趋炎附势,也无艺术才华可言。杜审言倒是个了不起的诗人,他是诗圣杜甫的祖父。在初唐诗坛上,他与苏味道、李桥、崔融合称“文章四友”,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咸亨年间中进士,诗文和书法都有造诣。官做得不大,在五言律诗的创作艺术上,对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却不小。后人评价说:“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而始叶于度。”


当时赞美张昌宗表演升仙太子王子乔的应制诗,纷纷飞到武则天的手上。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逐一品评,还是宋之问的诗《王子乔》略高一筹: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温人衣。


武则天变换着法子用来取乐,以此逃避老来的忧愁。然而她是女皇帝,所作所为都成了“丑闻”,文武百官不原谅,连市井坊间的平民百姓也不理解,甚至加油添醋杜撰成故事,讽刺挖苦。要是男皇帝,譬如她的嫡孙唐明皇李隆基,宫女达四万人之多,还夺取儿媳妇寿王李瑁妃杨玉环做自己的贵妃,醉生梦死,造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从此一蹶不振。人们反而把他看作“风流天子”,在他死后十年出生的大诗人白居易,以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谱写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更使此举成了千古不朽的爱情悲剧,赢得了世人的同情。


武则天生活不检点,奢纵过头,朝臣中冒死直谏者有之。而另一些人却屈服于淫威的压力,随波逐流,胁肩谄笑。杨再思做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公卿大臣,在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打趣杨再思说:“诸位请看,杨内史的相貌长得好像高丽人。”


“嘿,这倒是个新发现,”杨再思眉毛动了动,嘴巴咧了咧,接着放声笑起来:“我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老喜欢高丽歌舞。”


“不妨跳一个看看,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张同休一开口,扬再思便高兴地放下酒盅,剪些纸贴到幞头上,反披紫袍,手舞足蹈地跳起了高丽舞,不时还加点滑稽动作,逗得在场的人拊掌大笑起来,一下化解了尴尬的局面。在欢快的饮宴中有人向张昌宗献殷勤,称颂他长得俊美:“六郎真漂亮,面容如同荷花一样。”


“错啦。”


杨再思高高地举起一只手,表示反对。张昌宗微微一怔:“错在哪儿?”“不是六郎像荷花,”杨再思纠正道,“而是荷花像六郎。”


他的应变能力之巧和谄媚功夫之妙,不由人不佩服。古代的上流社会,很注重这样的机变技巧,杨再思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然而他在年轻时却是一个潇洒坦荡的血性男儿,明经科及第,少年得志,满怀报国之情。在赴京途中,行李丢了,窃贼很快被抓获,跪地磕头向他求饶。杨再思见公文无损,松了口气。


“你为什么要偷东西,是不是家里太穷?”


“小人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吃奶的婴儿,没有米下锅,逼出来的。老爷,我知道错了,再不干这种勾当了。”


“既然知错愿改,那就不追究你了。”


杨再思给了窃贼—些银钱,一挥手:“走吧,快回家!”他官运亨通,累历天官员外郎、御史中丞。延载元年提拔当鸾台侍郎、同平章事。狄仁杰死后升内史,成为首席宰相,封郑国公。为相十多年,很少建言,也不荐人,只看武则天的眼色和爱恶喜怒行事,随风倒舵,唯唯诺诺,讨她的欢心。他学养深厚,才思敏捷,本来可以干出一番业绩,然而就是不发挥出来。酷吏黑风过去,劫后获得余生,他从反面总结了经验,既不苛求人,也不信任人,更不结怨人,好歹都埋藏在心里,从不表露出来。有人感到不可理解,用一种试探的语气问道:“相公名高位重,何必如此低姿态,屈折于人?”“世路艰难,崎岖坎坷,”杨再思无可奈何似的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膀,“骄者易折,直者受祸,多少人惨死于酷吏的屠刀之下。我把自己看矮一点,虚心一点,既不伤人,也不伤己。要不是如此,就很难长久相安无事,保全身家性命。”


他的棱角磨掉了,似乎没有什么个性了,表面上看起来窝窝囊囊,实际上获益匪浅,与世无争,却位极人臣。张氏弟兄得意忘形,横行霸道,作威作福。他的对策是: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陶醉在眼前荣华富贵中的张昌宗和张易之几兄弟,眼睛都长到额头上去了,目中无人,不仅对于宰相及大臣,就是见到太子显和相王旦,也是高视阔步,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式。谁得罪了他们谁倒霉。司府少卿杨元亨和尚食奉御杨元禧,都是杨弘武的儿子。杨弘武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的侄儿。麟德年间,杨弘武任司戎太常伯,李治责备他授官多非其人,他对答说:“皇上莫怪我,乃悍妻所嘱,不敢违背。”


讥讽李治采用武后之言。李治笑而不罪。杨弘武没有多少才干,但谦慎自守,居职清简。乾封二年,擢升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杨元禧出身门第髙贵,瞧不起二张,并故意违拗张易之。张易之向武则天吹枕头风:“杨元禧是杨素的后裔,杨素和杨玄感是隋朝的逆臣,子孙不应留在宫里当差。”


“我母亲也是观王杨雄的侄女哩。”


武则天故意逗弄张易之取趣。


“观王是大隋的忠臣。亲疏忠奸不能以姓氏论。”


“算你说出了道理,就依你的好啦。”


武则天颁下制书:“杨素及其兄弟的子孙,都不可担任京官。”


左迁杨元亨当睦州浙江建德县刺史,杨元禧当贝州河北清河县刺史。张氏兄弟好比假虎威的狐狸,骄纵专横,飞扬跋扈,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张昌宗的弟弟张昌仪,不过二十出头,未谙世事,便当上了洛阳县令。他理政浑如木棒吹火窍不通,收受贿赂却是来者不拒。只要有钱,有求必应,没有办不成的事。有一次,张昌仪早上进宫朝贺,一位姓薛的候补官拦住马头,给他五十两黄金和一张要求任职的申请书,张昌仪掂了掂金子,觉得够分量,即收下了。到朝堂后,他把申请书交给了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张锡弄丢了申请书,连忙去问张昌仪。张昌仪两眼一瞪,抓起几上的茶杯摔得粉碎:“糊涂虫!我怎么记得他的名字,那么多人求我,我能记住谁?”“这可如何是好?”


张锡急得一筹莫展:“我只记得他姓薛。”


“有补救法子嘛,你就缺心眼。把姓薛的后补官,统统安排,不就得啦。”


“嘿,亏你想得出来!”“心长在人身上,不想事,要它干吗?”张锡无奈,退回衙门,找出姓薛的后补官六十多人,全部注授官职。二张见张锡敢于为他们兄弟卖命,在武则天面前夸奖张锡才德兼备,办事公道,一次就把姓薛的后补官员安排妥当了。


武则天信以为真,提升张锡当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李娇,是张锡的外甥,被免去宰相职务,改任成均祭酒。


武则天年纪虽老却并不昏慵,她发现偏听二张的话,上了当,但是没有吭气,暗藏在心里等待时机。正月初三日,成州甘肃成县上表奏称看到了佛祖的足迹,武则天改年号为大足。三月,张锡主持铨选时泄漏了皇宫的话,再加上非法获取财物,赃款达数万钱之多。


武则天毫不姑息迁就,批示处以死刑。二张反复说情,同时又考虑他是李峤的舅父,一直到临刑前,才下令特赦,流放循州广东惠州市。同一时间,跟张锡同职同位的苏味道,也因案同张锡一起收捕,关进司刑司监狱。在去监狱的路上,张锡骑着马,神态自若,大模大样地直接进入三品院中。由于政治犯人数不断增加,监狱容纳不下,便另设三品院,专囚三品以上的高官。床铺帷帐等寝房用具,以及饮食的排场,跟平常没有两样。苏味道财势不行,一副穷酸相,趔趔趄趄徒步走到羁押场所,睡到地铺的草席上,粗茶淡饭。


武则天听说后,下令赦免苏味道的罪,官复原职。天色一黑一亮,绒毛般轻盈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开头是小朵小朵的,然后愈下愈大。风一阵紧似一阵,把雪绞成团团片片。春雪的花朵时大时小,落在地上嚓嚓作响。苏味道鼻子冻得通红,兴冲冲地率领文武百官进宫朝贺:“吉兆,吉兆,瑞雪兆丰年!”“三月下雪如果是瑞雪,十二月打雷岂不是瑞雷?”


殿中侍御史王求礼揶揄地驳斥说。众人交头接耳,七嘴八舌议论着:“十二月不应打雷,三月不应下雪,这是普通常识嘛。”


“常言道,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明明气象反常,苏相公是从哪本书上找出来的根据,硬说它是吉兆。”


苏味道两腿生风地疾行着,官员们跟随他进入仪鸾殿,在丹阶下跪了下来,向武则天道喜祝贺。王求礼不肯下跪,反而奏报说:“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草木欣欣向荣,而天气突然变冷,降下大雪,造成的灾害至为严重,怎么能信口开河说它是祥瑞?”“祥瑞不祥瑞,”武则天脸往下一沉,“让众人乐一乐,何必那么当真。”


“他们是阿谀奉承,迷惑皇上。”


“你不想迷惑朕,朕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