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荣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3
|本章字节:6340字
作者:(英)赫德逊
【背景搜索】
威廉·亨利·赫德逊(18451922),英国现代散文家、家。尤以散文闻名,在英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赫德逊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父母是美籍移民。因其父长期经营牧场,他便在父亲的种植园里度过了令人陶醉的童年时光。自幼生活在美丽的南美潘帕斯大草原,养成了他终身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敏锐感知一切自然变化和生物生态的习惯。他美好的童年生活在其自传《远方与往昔》中有着极为传神的描写,这本书被《朗曼英国文学指南》称为现代自传文学中“罕有伦比”的作品。1889年赫德逊迁居英国,加入英国籍。在英国以笔耕为生,着述颇丰,主要着作有:《紫色的土地》(1904)、《绿屋》(1904),散文集《牧羊人的生涯》(1910)、《鸟界探奇记》
(1913)、《远方与往昔》(1919)、《里士满公园的母红鹿》等。他去世后,雕塑家爱普斯坦以《绿屋》的主人公利玛为原型塑了一座像,矗立在伦敦海德公园,以纪念这位优秀的作家。
赫德逊的作品以散文着称,而散文中最迷人的是对大自然和鸟类的生动描写。赫德逊把自然和人平等地纳入他的创作视野之中,在他的笔下,这些小生灵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作者忘情地置身其中,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全部的美。如他在《种植园》《平原风光》《鸽房》中,用视、听、闻、嗅、触全部感官去感知大自然,以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他的审美感受,让读者带与他一起陶醉在鸟语花香中。此外,他以得天独厚的写实而又抒情的笔调所描写的草原风光仿佛就是一首首精美的散文诗,《平原风光》可说是赫德逊散文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内容精要】
赫德逊在《远方与往昔》的前言里说:“一个人在某一生活时期——处于某种罕见的心情下,会忽然魔术般发现以往的事情竟从未抹掉。正是处于这样的心情,当过去的景物奇妙地清晰而且连续不断浮现眼前的时候,我才受到引诱,提笔写下这本关于我幼年生活的纪事。”
因此,《远方与往昔》是一本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画卷。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潘帕斯草原多姿多彩的风光,细腻刻画了大自然物种的千姿百态,全新演绎了人与自然契合无间、快乐无比的经验。
正如作者坦言:“这个可见的世界对于我比大多数人来说更美,更有趣,我在跟大自然交往中所获得的快乐并没有消逝……这种快乐对我心灵的影响还有增无减……。因此,我在最倒霉的时期,当我被迫长期住在伦敦,关在屋里,不能接触大自然,而且贫病交加,举目无友的时候,我也能始终觉得:活比不活要无限好啊。”
《远方与往昔》中最独到的是对草原风光和鸟类的描写。《平原风光》《种植园》《鸽房》是其中的代表作。他的作品以娴熟的形式,精湛而又准确地把握住了对大自然的审美感受,他的作品人性化了他生活的种植园,赋予千姿百态的动植物以灵性,给人无限的遐想以及难以言喻的审美愉悦,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关怀。当然,他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如他在《暴君的垮台》一文中描写阿根廷内战时期丧失人性的屠杀,以及在军阀压迫下人民的痛苦是惊心动魄的。他在谴责这些暴行的同时总是流露出他对普通人民的赞美和同情,无论是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更夫(《初访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阿根廷草原上的牧民(《远方哲主者》)他都保持了散文的特色,不以故事吸引人,而是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肖像,细腻真切地刻画出他们的性格,挖掘出他们纯朴善良的本质,从而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无限的遐想。
《远方与往昔》以“童年回忆”开始,娓娓道来,朴实自然,然而他把记忆中的往事却写得温馨而有趣,令人无限向往,对大自然的深情眷念,对童年的深情怀念就这样跃然纸上,给人难以言喻的审美愉悦。康拉德曾说赫德逊的写作如同青草的生长一样:自然,欣欣向荣。这是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
【精彩片段】
平原风光
我们看到的周围全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天边是一环青色的迷蒙的雾霭,那晶莹湛蓝,穹庐似的天宇就搁在平坦碧绿的地面上。在晚秋,冬天与春天,或者说从四月到十一月是一片青翠,但不都像绿油油的草地或是田野;……在视力所及的地方,那一带稠密地覆盖着菜蓟或野朝鲜蓟,颜色是浅蓝的或灰绿的,而在别的地方茂盛地生长着大蓟,这是一种叶子大而绿和白的斑驳的植物,开花的时候长则有六至十英尺高。
……
夏天使平原的风光改观,这在十一月开始:凋萎的枯草露出褐中含浅黄的颜色,大蓟变成铁锈般的深褐色。在这个季节,从十一月到二月,庄园内的丛林或植物园,以及它的葱茏苍翠,鲜美常新的草木和树荫在广袤无边,平坦苍黄的大地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清凉胜地。那时候水渠逐渐干涸了,对畜群干渴的日子到来了,我们的头上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幻影。早春到来不久,在温暖无云的日子,就可见到这种由水气形成的蜃景,跟伏天在英国出现的那种天气相似,接近地面的空气依稀可见,人们看见它在眼前飞舞,有如摇曳升腾的火焰——由淡珠母色或银灰色的火焰与清晰透明的火焰混合而成。在平坦而更为炎热的南美大草原上,这种景象的出现在力量上就更为加强了。英国那种依稀可辨的摇曳的火焰变成许多小的湖泊或一片一片的水域,看起来仿佛被风吹皱了和在太阳下熔化的银子那样闪闪发光。当天边出现丛林和建筑物的时候这一景象愈来愈像水,这些林木与房屋看上去像是远方的湛蓝色的岛屿或堤岸,而离观察者不远的牛马则似乎是站在过膝或没腹的明亮闪烁的水中央。
(选自林荇译《赫德逊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
【名言佳句】
生活比别的一切对我更有意义。《远方与往昔》
我们都以错误的方式徒劳地寻求幸福,它一度跟我们在一起,而且属于我们,但我们不把它放在眼里,因为那只不过是大自然给予她所有儿女的普通的悠久的幸福。《紫色的土地》
【赏析】
《平原风光》出自《远方与往昔》一书。作品以明快的笔触生动描绘了春夏秋冬的草原风貌,以及他跟人、鸟、兽和大自然交往的游牧生活的种种体验和感受。他独特地潜心于拂晓时小鸟的种种鸣啭、暮色中星星亮起和蛾儿飞舞,暴风雨来临时野禽的尖叫、鸥群的狂飞,带了一种深切的关怀去看那些群鸥在空中飞翔,听他们尖利的叫声;雨过天晴,悲伤地去看望受伤的家禽。在对大自然的热情观察和亲密沟通中,他的散文获得了一种不寻常的魅力,他与未遭玷污的大自然合为一体的体验感受贯穿他的全部作品。正如他在《汉普郡岁月》中所说:“蔚蓝的天,天空下褐色的土地,情操,绿树,动物,风雨,星辰对我从来不是陌生的;因为我在它们当中,属于它们,和它们打成一片;我的血肉与土地是一体,我血液中的热和阳光中的热是一回事。”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幅自然美和人生的妙相,由于太阳、风、雨以及跟一切其他生命形式的深情厚谊而得以生意盎然,赏心悦目。它的价值是使人类心中对大自然和一切生命形态的始终不渝的热爱永远常青。
赫德逊远离城市生活的烦嚣、浮躁、委琐,他视野开阔、语言坦直、情感细腻、极富幻想,终日沉浸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他的全部创作都流露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关怀,他的作品是欲望与浮躁社会的一片绿洲,是一种提神醒脑的清凉饮料。
【专家建议】
如果你想寻求美,想感受美的纯粹的光和热,赫德逊是一个丰富的源泉,他会毫不费力地把你带进一个罕见的,自由的自然界,让你精神为之一振,思想为之一新,眼界为之一宽。
推荐版本:《远方与往昔》,沙铭瑶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