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荣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3
|本章字节:5914字
作者:(法)夏多布里昂
背景搜索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生于北部布列塔尼一个贵族家庭。十八岁时服兵役,经人推荐在路易十六的宫廷里找到一份差事。此间读伏尔泰和卢梭等人的着作,还去过美洲。法国大革命后,他跑到英国,在伦敦开始写作,过一种潦倒的穷困日子。后来出任拿破仑的驻外使节,路易王朝复辟时期又当过外交部长,因思想倾向于君主立宪而被挤出政坛。
遂以写作《墓中回忆录》终其晚年。
早在1801年,夏多布里昂就发表了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阿达拉》,讲述一个爱情与宗教冲突的悲剧故事,在当时影响极大。他的第二部《勒内》也获得了很大成功。主人公勒内也一时成为典型的浪漫主义英雄,他的忧郁也被称为“世纪病”。
夏多布里昂还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师之一。《墓中回忆录》就是他的经典散文作品。此书从酝酿到写作历时四十年之久,于今读来,其文字魅力仍然令人心动,那是他“用尸骨和废墟造就的一座建筑”。
在法国北部格朗贝岛上,有一块无名的方石立于其巅,石上立一个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铭文,那便是夏多布里昂的坟墓。
内容精要
《墓中回忆录》是夏多布里昂历时四十年写成的一部巨着,全文共有六卷。
郭宏安翻译的中文本是个节选本,普通读者读这个选本便能窥斑见豹了。
《墓》一书虽是宏篇巨着,但起来一点都不费劲。这不仅因为作家的文笔曼妙有趣,而且说到底《墓》也就是一部随笔集,完全可以任意浏览。
与所有的回忆录一样,《墓》的主要内容无非是作家在回忆的状态中讲述自己漫长的人生故事。正如作者所说是一些个人的生活事件。但与别的回忆录不太一样的是,《墓》写了差不多四十年,从作者的中年一直写到晚年,所以作者说《墓》是他一生用不同的岁月来完成的“建筑物”,建筑师自始至终是一个人,但他的年龄却在改变——从四十岁改变到八十岁;此外,作者写的虽是个人生活事件,但他漫长的一生中经历了法兰西民族在十八、十九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远征及其最后的垮台,波旁王朝的复辟乃至七月政权的统治等等。由于夏多布里昂并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看客,而是投身其中的一分子,有时候还是历史事件中的风云人物,以至于马克思在着作中也要拿他来说事,批判他在外交事务上的不光彩行径。如此一来,夏多布里昂的个人事件往往就演变成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他在书中记述的小事实际上也常常变成了大事。惟其如此,在《墓》中就不仅有对童年和家乡的回忆,而且还有许多直接记述和回忆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篇章,比如《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罗伯斯庇尔》《拜访华盛顿将军》《会见波拿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的葬礼》等等。读这类故事,感觉上跟读法兰西历史故事差不多,而且由于作者是亲历者和见证者,中就多了一份亲和性,好像一个沧桑老人在跟你唠叨他的家常事。至于本书为何取名《墓中回忆录》,作者原意是本书不在生前发表,等读者们读到本书时,那个叫夏多布里昂的作者早已安息在他的坟墓之中了。
精彩片段
访戛纳
在欧洲,我遍访拿破仑违反流放厄尔巴岛的命令之后到过的地方。就在纪念7月29日鸣炮的同时,我下榻于戛纳旅馆;这是皇帝入侵的后果之一,大概是他不曾料到的。到达胡安湾的时候,已经螟色四合,我在大路旁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前上了岸。房子的主人雅克兰既制陶器又开旅馆,领我到海边去。
我们走在橄榄树掩映的坑洼不平的路上,波拿巴就是在这些树下宿营的。当时是雅克兰本人接待的,如今他又领我来了。一条岔路的左边,矗立着一座仓库样的房子,只身入侵法国的拿破仑曾在里面存放过登陆的器具。
我来到沙滩,但见一片平静的大海,没有一丝风吹皱。浪薄如气,漫过沙地,没有声响,也没有泡沫。天空足堪赞叹,星汉灿烂,罩在我的头上。月牙儿很快下沉,藏于山后。海湾里有一只抛了锚的小艇,还有两条船。左边可见昂提博的灯塔,右边可见雷兰群岛,前面则是大海,向南敞开于波拿巴最先派我任职的那个罗马。
雷兰群岛如今叫做圣马格丽特群岛,先前曾来过几个躲避蛮族的基督徒。
圣徒奥诺拉来自匈牙利,登上过一块礁石。他爬上一棵棕榈树,画了十字,于是所有的蛇死光,也就是说,异教消失了,新的文明在西方诞生。
一千四百年后,波拿巴来到这里,结束了圣徒开始的这种文明。这些东正教的寺院的最后一位孤独者便是铁面人,如果铁面人确有其人的话。从胡安湾的沉寂中,从修士们隐居的海岛的平静中,传出了滑铁卢的炮声,穿越大西洋,消失在圣赫勒拿岛上。
(选自《墓中回忆录》,郭宏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名言佳句
秋天的景物关联着一种精神特征:树叶脱落仿佛我们的岁月,鲜花凋零仿佛我们的时刻,流云飞逝仿佛我们的幻想,光亮渐暗仿佛我们的智力,太阳变冷仿佛我们的爱情,河流冰封仿佛我们的生活——这一切都和我们的命运有着隐秘的关系。(《秋天的快乐》)
赏析
在夏多布里昂透明而又忧伤的文字中,我们触摸到了这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忧郁。他的忧郁是复杂迷离的,而且充满了矛盾。在《访戛纳》一文中,作者的言行表明拿破仑始终是他内心中的一个情结。他曾经为拿破仑当过驻外使节,他对拿破仑有着显而易见的崇敬之情。惟其如此,拿破仑孤独的去世后,那份千古的悲凉竟然被一个文人独自来担当。这个文人只身一人遍访拿破仑的遗迹,凭吊伟人已逝的辉煌,抒发心中的思古幽情和缅怀往昔的悲叹。
这样的情状,完全体现了作者内心中情与理的矛盾冲突。从感情上说,夏多布里昂骨子里的贵族意识使他成为一个忠诚的保皇党,因而他对大革命持有明显的怀疑之心;而拿破仑则是大革命中应运而生的英雄,他的英勇伟业又使夏多布里昂油然而生敬仰之情,并为拿破仑时代的结束献上一曲最后的挽歌。
由此可见,在情感上夏多布里昂的贵族情结与拿破仑情结是纠缠不清的,或者说两种情结最终融为一体,共同指向一个衰败和没落的时代。颇为感人的是,作者很清楚地认识到他自己是属于那个旧时代的人,他因此指责自己的苟活于世,希望像智慧的阿拉伯人一样,吟唱着苍茫的海之歌慢慢地死去。一个人敢于说自己是衰落时代的同代人,这是需要勇气的;同时,如果这个人又能理性的看出新时代的必然性,并对此持智者的态度,这个人就是一个伟大的明白人。从《墓》中,可以看出夏多布里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有信念的人。
说到信念,他在书中的另一篇文章中写到:“我的信念发自内心;我哭了,我就信了。”我以为,这句话是本书的一把钥匙。
专家建议
一个时代衰落了,但衰落的时代里肯定有些值得缅怀的东西。有的人将缅怀挂在墙上,使历史成为一幅画。但夏系布里昂却全身心投入了缅怀,遂使他自己成为一个悲剧。时可反思此种复杂情感。
推荐版本:《墓中回忆录》,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