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瞬间

作者:向荣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4

|

本章字节:5560字

作者:(俄)尤·邦达列夫


背景搜索


尤·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1924-)是苏联俄罗斯作家。卫国战争期间,在炮兵部队服役,曾两度负伤。战后进高尔基文学院学习,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邦达列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以下两个时期:一是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着力于战争题材的创作,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战壕真实”派和“全景文学”的代表作家。这时期主要作品有《指挥员的青春》《各营请求火力支援》《寂静》等。其中1959年的《最后的炮轰》是他的成名作。《热的雪》(1969)是邦达列夫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获197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二是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邦达列夫创作***现了综合探索的倾向,侧重于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命运的哲理思考和探索,在题材和手法上都有新的开拓,对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1970年邦达列夫与他人一起创作的大型史诗性电影《解放》,获1972年列宁奖金;《岸》(1975)获1977年苏联国家奖金、《选择》(1980)获1983年苏联国家奖金、《人生舞台》三部曲(1985)


中,他开始追求描绘现实生活的广度和哲理思考的深度。


内容精要


《瞬间》包含邦达列夫从事创作以来的一些故事、随笔、速写、杂感,是一部包罗世间万象的文艺作品。该书通过一些短小的故事、杂感来思考出现在邦达列夫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涉及人生、爱情、幸福、道德、人际关系、社会生活、战争、人性以及文学等领域,在平实的叙写中表达了作者对这些问题和事物的见解。


首先该书大多是对一些瞬间感想的记录,包括对成长经历中的某些片段的回忆和描写,如《瞬间》《一瞬中的一瞬》等。其中《遗孀》写了一个盛宴场景中的一角,通过这一位遗孀所受的待遇我们可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更深入的思考。


该书包括对战争中的一些回忆和小故事。《女性》一文写了一个温柔女性如何对待德国俘虏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性。而《但究竟……》《理想人物》《绝望》《公园长椅上的谈话》《月光》《一个芭蕾舞演员的叙述》等文则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生发出对爱情、理性、青春等的思考,可谓以小见大。


该书还包括了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杂感随想,如《内心的闪光》《美》《诗歌》《问题》《珍品的保存者》《克拉拉》等。邦达列夫在这些关于文学艺术的杂感中,强调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面向自己的内心,必须拥有艺术家的良知。


精彩片段


苦行僧


那是一个炎热的七月天,彼切尔修道院的金色圆顶沐浴在温暖的蓝天里。


在修道院的古墙和花园的浓荫上空荡漾着愉快、庄严、欢腾的钟声,钟声有如这夏日一般欢乐,显然,那些年轻的修士也感受到了这种欢乐,他们群集在铺着石板的院内,聚在一口大钟旁。他们互相温柔地微笑着,灵巧地、像玩儿似地依次牵动着钟锤的绳索,就像是以极其精湛的技艺娴熟地演奏着某种飞向云端的空中乐器似的,这种乐器仿佛是上帝亲自创造,用来颂扬爱情、罪孽和女性的美。


我和妻子穿过香气扑鼻的马林果丛,向古老的修道院的花园深处走去,地上阳光斑斓,树影婆娑。微风迎面吹来,被太阳晒热了的青草散发着一阵阵浓郁的芳香,下面的芦苇丛中有一条小河,流水潺潺,一股清淡、湿润的泥土香扑鼻而来。再往前去,便是一片苹果树林,周围辽阔敞亮,阳光灿烂——眼前是一大片处在正午炎热中的绿茵茵的林中空地。低垂的、挂满沉甸甸的大红苹果的树枝下、草丛里,处处蜂箱,点点金黄。这里,空气中充满了晒热的三叶草发出的香味,到处是一片嗡嗡声:蜜蜂有的麇集在蜂箱中,繁忙地爬来挤去,有的在香气袭人、结满浆果的黑茶醋栗丛上穿梭飞行。


这时候,就在这充满阳光、温暖、香气和生之欢乐的地方,我看见一个苦行僧站在林中空地的边缘上,他身穿黑袍,一顶风帽直拉到脑门,风帽的黑布底上绣着一些不吉祥的、象征着死亡的白色花纹。这位苦行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袖着手,他那双昏花的老眼紧盯着蜂箱口,蜜蜂正在那儿忙碌地蠕动着、来回爬行着。他那张清癯的脸和那毫无血色、死人般的双唇显露出恭顺安静、悲哀专注的神色。他,这位苦行僧,在临近死亡的时刻已是第二次削发为僧,而今每小时都在修行,以便迎接明天的死亡,他现在似乎正与这些蜜蜂、与无谓繁忙的生活告别,而人世间的生活毕竟是美好的、一去不复返的,正如这艳丽美好的七月天以及春、夏、寒冬的其他日子一样;正如荡漾于蓝天的钟声,它给人以欢乐和爱情;正如年轻的修士所安排的罪孽的期待之乐一样,而他自己也曾和他们是一样的人。


苦行僧的内心在想些什么?是和人世间告别的苦恼?还是后悔?


……


(选自《瞬间》,李济生、贺国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名言佳句


没有人,艺术的美就会成为反常的、极其丑陋的东西,比起自然界的丑陋更令人难以忍受。(《瞬间》)


赏析


《苦行僧》描写一位在一所修道院里修行的老修士以及作者见到这位修士时的所见所思。通过对这位老修士的故作姿态,邦达列夫对人类虚荣心的无所不在发出了疑问,同时也是对人性本身的一种发问,而这样的拷问总是能让人警醒的,因而尽管邦达列夫没有过多地发表议论,但其中蕴涵的人生至理也已经在他的描写中自然显露出来了,并上升到哲理的高度。


邦达列夫的散文描写细致,善于抓住对象的瞬间进行刻画,生发出感想,并对其进行严肃的思考。但他的思考并不突兀,而是顺理成章地,原因是他将情、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议论、抒情也水乳交融,尤其是寓情于理,使得他的散文文字通俗易懂,风格朴实,感染力强。他善于在叙事中阐发事理,在描写中抒情。因此,他的散文即使在说理,也依然饱含着强烈的感情。所以,邦达列夫将极端的精练、热烈的情绪、明晰的情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思想和感情有机地容纳在两三页的短小篇幅中,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


由于《瞬间》的以小见大,使得这种形式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如同《掌上珠玑》一样,成为一种短小、灵活的随感式的文字,而读者的也相应的具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与作者的交流也仿佛是变成了朋友之间淡淡的散漫的喝茶聊天,不过往往正是这种海阔天空的自由的随意聊天却相反有可能使读者受益更多,也为读者留下更多的回味的空间。


专家建议


邦达列夫的散文文笔流畅,收放自如,富于感染力。


推荐版本:《瞬间》,李济生、贺国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可与《掌上珠玑》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