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荣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3
|本章字节:5662字
作者:(德)黑塞
背景搜索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二十世纪德国文学的重要作家。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城,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第一部长篇《彼得·拉门青特》(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1906)、《盖特露德》(1910)、《罗斯哈尔特》(1914)、《克诺尔普》(1915)、《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德》(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1930)、《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等。除了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堤契诺之歌》、散文集《回忆之页》、《图像集》等。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内容精要
《黑塞散文选》主要集中了黑塞各时期的重要散文佳作,也比较鲜明地体现了黑塞的精神气质和独特文风。其中《菩提花》是黑塞偕新婚妻子隐居博登湖畔初期的作品,风格清新优美,文字自然质朴,旋律柔和文雅,有着早期作品特有的田园诗般的抒情气息,但已初步显露黑塞对都市文明的厌恶和对生存意义的追问。
《我的传略》在黑塞几篇自传作品中写得最晚、也最完整。该篇十分坦率真诚、不落俗套,是研究和了解黑塞的不可缺少的材料。《拜访诗人》记录了年轻的黑塞拜访一位诗人的过程,从中可以了解黑塞对文学创作的一些基本看法。《乔迁时的遐想》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一生各个阶段所住过的每一幢房子,为每一阶段的生活做了一个精彩的回顾,可以说每一阶段的回顾都是一幅精细的素描,在散文创作上可说是独树一帜。
《文学晚会》涉及黑塞早年的文学艺术观,而他的幽默和揶揄风格从这篇小品中可以窥见一斑。《论命运》是黑塞的长篇论文《查拉图斯特拉的归来》中是一个章节,文中论述了人的内心对客观命运的决定作用,虽有唯心色彩,但精神是向上的。
《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中国式传奇》《在中国式园亭里》中可以看出黑塞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和向往,同时也表明了黑塞试图从东方文化中为西方文化寻求出路的立场。
黑塞散文大多情景并茂,笔随心走,文字优美,耐人寻味,既有他内心的真情流露,也有他对现实生活的见解,既有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更有他对大自然的歌颂。
精彩片段
纪念品
自从我在已故父亲寒冷、明亮的小房间里度过美好、深沉而充实的时刻以来,死亡的意义对我已变得日益重要和有价值了。迄至那时,我很少想到死亡,也从不惧怕死亡,并且经常在觉悟时不耐烦地期望着死神的到来。直到这时我才完全看到它的真实性和伟大性,它好似我们面前的相对极,它期待我们去完成自己的命运,完成一个生命的圆圈。迄今为止,它的生活始终是一条直路,开始时我久久逗留在母亲和童年的爱恋中,这段道路我一度是歌唱着度过,一度却是厌恶地度过的,那时我对未来是经常怀着希望的——但道路的尽头处在我眼前却是模糊的。一切滋养我生命的动力和能量在我看来只是源于朦胧的开始,来源于从母体中诞生的时候,而且死亡在我来说只是偶然的一点而已,力量、活力和动力到这一点上便衰弱以致熄灭了。直至现在我才在这一“偶然性”中看到了伟大性和必然性,感觉自己的生命联结并决定于这两个极点,也看到我的道路和我的任务就是圆满地达到那个终点,接近它、促使它形成,使它成为一切庆典中最严肃的庆典。
我们谈了很多,谁若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父亲的一些特别的小故事,谁就把它们复述一遍,这期间我们还了父亲笔记中的一些片断。我们中不时有人从墙上到处挂着的家庭照片中拿下一帧来加以研究,寻找照片背后的拍摄日期。我们中不时有人不见了,到“那边”去和父亲待一会儿,我们中不时有人失声哭泣。……
(选自《黑塞散文选》,张佩芬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名言佳句
死亡的呼唤也是爱的呼唤。倘若我们肯定死亡,把它视为生命与变化的一种伟大而永恒的形态,那么死亡也就变得甜蜜了。(《格言集萃·死亡》)
信仰与怀疑总是相辅相成。一个从不怀疑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信仰。
(《格言集萃·宗教与教会》)
赏析
《纪念品》是黑塞纪念父亲的一篇悼文,写作之时第一世界大战硝烟正浓,该文初次发表于《回忆之页》中。所选精彩片段记述了自己与已逝父亲的灵魂对话,对自己从父亲那里倾听到的和平、宁静以及死亡的意义都做了很明澈的抒写。黑塞在精神领域一直不断地探索,他是青年人的心理投影,不仅将他内心的渴望、焦虑、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还为青年人指引了一个方法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他的作品特别适合青年人。他直接不讳地书写那发自内心的苦闷,以写作面对自己的童年创伤和忧郁阴影,并且能发出真诚的内心呐喊,因此特别对年轻人能当头棒喝。他永远不会是走在人群中的一位,他只会自己一人去面对人生之路,他总是一个人走,他倾听自我内心的声音,并且孤独地走过黑暗,走向希望。无论是寻找信仰还是获得信仰,都将是一条艰难的心灵之旅。《纪念品》一文中谈论信仰的部分可以看作是黑塞的灵魂自白,也可以看做黑塞“通向内在之路”的一个方面。也许在寻求信仰的道路上,黑塞一辈子都是孜孜不倦的“朝圣者”。“通向内在之路”意味着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外在的变成内在的,让宇宙进入人的内心,黑塞为自己创造的这条独特道路所依据的显然是黑塞的“东方亚洲的智慧”。也许的确并非是人人都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但人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面对西方文明的困境,面对失去信仰的危机,面对一个没有根基的时代,黑塞一直在寻找解救之途,该篇也不例外,文中充满了黑塞对东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东方文化精神的向往之意。
黑塞的梦想是融会看似对立的东西方文化,再创造而赋予旧事物以新生命。因此他的作品试图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不同间的隔膜,他将人类多种文化熔于一炉,炼出了锦章绣句。追根究底,黑塞的小品文是其长篇的注脚。
黑塞的散文行如流水、充满诗意,语调直接真实,充满对大自然热情的礼赞,对失落天堂的坚持与追求。
专家建议
黑塞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个性的着名作家,读者从他的散文中可读出他那浓厚的“东方情结”。
推荐版本:《黑塞散文选》,张佩芬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