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云鹤
|类型:古代·奇缘
|更新时间:2019-10-06 02:32
|本章字节:12604字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三日夜,天空乌云密布,没有一丝光亮,伸手不见五指。赵王伦手拿伪造的圣旨,对驻京的三部司马说:“皇帝诏日:中宫与贾谧等杀我太子,为此命车骑将军兼领右军将军赵王伦,入废中宫,汝等皆当从命!事成当赐爵关内侯。如或不从,罪及三族。”
三部司马亦不满贾后暴政,接了此诏,哪有不从之理?遂派齐王同率军入宫。
齐王同带领军队进入后宫,天黑路生,不知何往,这时作为内应的华林令骆休赶来,带领齐王同等直奔惠帝寝宫。惠帝已经安寝,忽见齐王同率领卫队明火执仗地冲进来,吓得缩成一团,哆哆嗦嗦地问:
“众爱卿,你们要二于什么?”
齐王说:“陛下不必惊慌,也不必多问,我们不会伤害陛下,请陛下随我们走。”
卫士们将颤颤惊惊的惠帝搀到东堂,齐王对惠帝说:“陛下速诏贾谧进殿。”
太监们急唤贾谧进宫,贾谧不知何故皇上半夜宣他进殿,急急忙忙赶来。一入宫,见到处是手持武器的卫士,觉得大事不好,拔脚便跑,跑到西钟下面,大声喊着:
“皇后快来救我!皇后快来救我!”
这时,一个卫土追上来,追至背后,拔刀砍去。只听得“啊”的一声惨叫,便身首异处,命丧黄泉了。
贾后听到贾谧的呼救声,不知发生何事,披衣欲上外观看,走至门口,正与齐王同相遇。贾后见齐王已率兵将后宫围住,知道大事不好,便惊慌地问道:“深更半夜,卿为何率兵闯入后宫?来此做什么?”
齐王同答道:“我们奉圣上诏命,前来收捕皇后。”
贾后说:“诏当从我发出,这是何处诏旨?”
说罢,转身回房,手扶门槛大声喊道:“陛下有妇,乃使人废去,恐陛下亦将被废了。”
齐王同道:“休得多言,跟我们走。”
贾后跟着齐王同离开后宫,路上,她问齐王道:“此次起事,何人主谋?”
齐王道:“梁王肜和赵王伦。”
贾后听罢,深深叹口气,说道:“系狗当系脖子,我却系住狗尾,难怪遭狗咬。当初若不袒护二逆贼,哪能有今天?命该如此啊!”
贾后被迁至建始殿,齐王派兵把守,将其囚禁起来。
赵王伦派兵将参与废黜太子的贾午与赵粲连夜收捕,送入暴室。一阵棍棒过后,几声惨叫,这两个如花似玉貌美心毒的妇人,便到阴曹地府报到去了。赵王伦趁势将司空张华及仆射裴颁拿下。赵王伦素与张华、裴颁有仇。当年,他身为征西大将军,都督雍梁二州军事,出征雍梁二州少数民族起义时,无功反京,他欲求为录尚书事,贾后已同意,偏偏张华、裴颁二人固言不可。赵王伦又求为尚书令,张、裴二人再度阻挠,没有实现。固赵王伦对张、裴二人恨之入骨,势不两立。
此次正是除去二人的好时机,所以,一并将他们捕来。张华问通事张林道:“你们以废除贾后,为太子报仇为名,发动宫廷政变,为何要杀害我等忠臣?”
张林矫诏责斥道:“卿为宰相,不能保全太子,及太子废死,又复不能死节,怎得称忠?”
张华驳斥道:“昔日式乾殿中的争议,臣尝力谏,有案可查。”
张林不等张华说完,便接口道:“既然力谏不从,何不辞职去位?”
张华听到此言,无话可说,只好俯首就刑,与裴颁一同被杀害,并至夷族,时年已69岁。裴颁死时,年仅34岁。赵王伦大兴冤狱,大杀无辜,所有与贾后关系密切及裴、张二家亲属,~并杀戮。
一夜的杀戮,彻底清除了贾后在朝中的势力,赵王抡挟持着白痴皇帝,掌握了朝廷大政。赵王伦以孙秀为耳目,孙秀说可杀即杀,说不可杀便不杀,言听计从,成了孙秀的傀儡。有多少无辜死于这奸佞小人之手。
第二天早朝,孙秀奏日:“皇后荒淫暴虐,残害太子,秽乱中宫,丧失妇德,扰乱朝政,重用亲信,有违礼制,不宜再母仪天下,应废为庶人,迁居金墉城。”
孙秀所言,正合赵王伦之意,他焉能让自己的政敌安稳地生活在宫中?岂不太便宜了她?遂代惠帝准奏。那惠帝再次成为赵王伦手中的木偶,任其摆弄,全无主意。赵王伦派人将贾南风迁往金墉城,囚禁起来。她的死党董猛、孙虑、刘振等被处决,她的老情人程据也被处死。
赵王伦掌政后,托称诏制,大赦天下,自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兼相国侍中,欲效法当年司马懿辅魏故事,独断朝纲。封孙秀为中书令,司马雅、张林等,皆封为侯,掌握兵权。百官总己,听伦指挥。孙秀从中主政,威振朝廷,“天下皆事秀而无求于伦”朝政一片混乱。
赵王伦与孙秀所作所为,引起了宗室王淮南王允和齐王同的不满,他们私养死士,密谋诛伦。伦乃庸俗之辈,哪能察知,只有那狡诈的孙秀瞧透三分。他对赵王伦说:“明公,如今政权尚未稳定,淮南王与齐王对明公心怀不满,明公应多加防备。”赵王伦问:“我该如何防备?”孙秀献计道:“单凭淮南王与齐王二人势力,还不足为患,只是怕他们勾结金墉城中的贾南风,死灰复燃,其后果就难测了。”赵王伦问:“那该如何是好?”孙秀道:“目前,淮南王与齐王势力尚未成气候,当务之急是彻底解决贾南风,令不法之徒无望。另外,立即册立皇太孙,令他们无机可乘,那样政权便稳定了。”
赵王伦点头称是。又问道:“该用何办法处决贾南风呢?”
孙秀笑了笑,说:“当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她用什么办法害死太子,就让他尝尝这办法的滋味了。”
赵王伦拍手叫绝,吩咐道:“快,你马上去办,以免夜长梦多。’’
金墉城,三国曹魏明帝时建,是当时洛阳城(今属河南)西北角上一个小城,城小而固,从曹魏以来,被废的帝、后等,都安置在这里。贾南风对金墉城自然十分熟悉,她曾亲手将杨皇后、太子送到这里,结束他们的一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被送到这里。此时,她坐在这凄凉的金墉城内,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自从被立为皇后,自己为所欲为,享尽人间之欢乐。昔[j号令天下,无人敢违背自己的命令。而今成为阶下囚,任宰割,真是天上人间啊!每当夜暮降临,贾南风都难以入眠,独对青灯,她想到在宫中,与情人缠绵、欢乐,孤独寂寞更是难以忍受,即使蒙咙入睡,亦被那些冤死在自己手中的鬼魂吓醒。她常常梦见自己的婆母,昔日的杨皇后,披头散发,向她扑来,索要她的性命。如今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啊!正当此时,孙秀派尚书刘弘来到金墉城,赐贾南风一杯金屑酒,演出了本书开头的一幕。一代悍后惨死在毒酒之下,成了赵王伦一箭双雕之计的牺牲品。
执政10年,凶狠残暴,荒淫绝伦的一代悍后就这样走了,然而,她给大晋朝廷留下的灾难却没有结束,由她点燃的八王之乱战火愈燃愈烈,直至将整个大晋王朝化为灰烬,才算终结。
(三)
豆釜相煎何太急?瓜台屡摘自然稀。
试看骨肉摧残尽,典午从兹慨式微。
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晋王朝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骨肉残杀,国危朝衰的情景。八王之乱的八王,指的是司马氏宗室中八个诸侯王,即汝南王司马亮(宣帝司马懿第四子)、楚王司马玮(武帝第五子)、齐王司马同(齐王司马攸之子)、赵王司马伦(宣帝第九子)、成都王司马颖(武帝第十六子)、河间王司马颙(宣帝弟司马孚之孙)、长沙王司马义(武帝第六子)、东海王司马越(宣帝弟司马馗之子高密王泰之次子)。
所谓的八王之乱,是始于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年)长达16年之久的西晋王朝内部,后党与后党、后党与司马氏宗室之间、司马氏宗室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斗争错综复杂,尖锐激烈,先后有八次大规模的宫廷政变与武装冲突。先后有八个诸侯王参与这场战争,故称“八王之乱”。实际上,卷入八王之乱的不只八王,大概这八王关系最大。
在这八次大规模宫廷政变中,有三次是贾后发动或由贾后引起的,那就是第一次铲除杨皇后的杨氏外戚集团;第二次是消灭汝南王司马亮及楚王司马玮。从此掌握政权,实行她“专制天下,威服内外”的“女主专政”。从元康二年(292年)至永康元年(300年),这八年乃是八王之乱中小康之年,没有大规模的宫廷政变或战乱发生,这也是贾后为政期间值得称道的相对和平时期。永康元年,因贾后杀害太二子,引起赵王伦发动了第三次宫廷政变,贾后也在此次政变中丧命。贾后的死,并没有将朝廷动乱结束,反而,由于惠帝的白痴无能,执政达10年之久的贾后已死,使围绕权力的斗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从永康元年(300年)至光熙元年(306年),仅六年期间,就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宫廷政变和战乱,几乎葬送了西晋王朝。
当司马伦一箭双雕除掉贾氏后党和太子司马通以后,宠信孙秀等奸佞小人,私树党羽,无恶不做。淮南王允与齐王同对此心怀不平,欲起兵讨伐司马伦。孙秀得知,乃出齐王同镇许昌(今属河南),夺下淮南王允兵权,淮南王允起兵反抗,被镇压,一次宫廷政变流产了。
赵王伦大权独揽后,便开始觊觎皇帝的宝座。永宁元年(301年)一月,他胡造司马懿要他做皇帝的“神语”,逼惠帝“禅让”帝位与他,并强行从惠帝手中抢来皇帝御玺,当上了皇帝,将惠帝送到金墉城里,囚禁起来。孙秀派重兵防守,唯恐这白痴皇帝被人劫去,成为他人的工具。
赵王伦眼睛有点瞎,人们说是“瞎儿做天子”。这个“瞎儿”皇帝即位后,大封自己的爪牙爵号,连他的奴卒厮役也都“加以爵位”。按照官爵服饰规定,有些高官的冠饰是“貂蝉”,即在冠的前部加黄金珰,附蝉为纹,貂尾为饰。头戴这种冠饰的官也称作“貂蝉”,一时间,朝廷之上,“貂蝉盈坐”,甚至达到“貂不足,狗尾续”的地步。
司马伦的篡位行为,激起了朝臣的愤恨和其他宗室王的反对。永宁元年(301年)三月,被司马伦出镇许昌的齐王同,联合成都王颖、河间王颙起兵,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四次宫廷政变。
司马伦见“三王”带兵讨伐自己,也派兵迎战,双方军队在洛阳附近激战六十多天,双方死亡十万多人。当时洛阳的百官将士都想诛灭司马伦及其亲信孙秀“以谢天下”,司马伦的部将王舆率营兵七百余人倒戈,杀死孙秀,废黜司马伦,从金墉城中接回白痴皇帝,一时满城百姓齐呼万岁。
齐王同带领数十万兵士进驻洛阳,威震朝野。因其光复朝廷功居第一,以大司马之职入朝辅政,官加九锡,与皇帝位仅差一步之遥。齐王冏执掌朝政后,变得日益骄奢无礼,他私立党羽,自擅威权,并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引起“朝廷侧目,海内失望”。这也引起了长沙王义和河间王颙的极端不满。河间王颙宣称司马同“有无君之心”,于太安元年(302年)十二月,联合长沙王义、成都王颖起兵讨伐齐王同,爆发了第五次宫廷政变。
长沙王司马义深知,如今谁能拥有惠帝,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遂率左右驰入宫中,夺得惠帝,讨伐司马同。双方在洛阳城内摆开了战场。司马同宣称长沙王义“假传圣旨”,司马义宣称“大司马司马同谋反”。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恶战。洛阳城内,飞箭如雨,火光冲天,鬼哭狼嚎。惠帝躲到上东门,险些成了箭下之鬼。恶战了三日,终于以司马同失败被斩而告终,从此,长沙王司马义又成了最有权威的人物。
这次宫廷政变主谋为河间王颙,而长沙王义从中得利,掌握了朝政,司马颞安可罢休。原来,司马颙有自己的计谋,即他以为司马同兵力强大,司马义兵力弱,司马馟先攻打司马冏必为司马同擒获,然后自己以此为借口,宣告四方,共讨司马同,废除惠帝,立司马颖为帝,“己为宰相,专制天下。”不料如意算盘被打乱,司马义战胜司马同,执掌了政权。
太安二年(303年)八月,司马颙派部将张方为都督,率军七万攻打洛阳,司马颖也派军助战,司马义自为大都督,帅军迎战。双方在洛阳地区连战三个多月,东海王越与部分禁军将领把司马义拘禁起来,向司马颙、司马颖求和,结果,司马义被张方秘密烧死,这就是第六次宫廷政变。
司马义死后,司马颙因自己不是嫡支,没有继承大统的希望,便立在邺城(今河北临漳)的司马颖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颙在长安任太宰、大都督。司马颖长得仪表堂堂,风度潇洒,开始时受到一致的拥护。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实是个庸才。他委任佞臣,“僭侈日甚,有无君之心,”引起“大失众望”。这就引起了第七次宫廷政变。
永光元年(304年)七月,东海王司马越组织十多万兵力声讨,抢到了惠帝,并挟持着前往司马颖的老巢邺城。司马颖听说惠帝亲自出征,派五万兵力迎战,并对部下说:“除了皇帝外,见一个杀一个!”
司马颖的部下奋力拼杀,大败司马越部队,夺下惠帝。八月,安北将军王浚、宁北将军东赢公司马腾(司马越之弟)联兵攻打邺城,司马颖兵败,率帐下几十骑拥着皇帝坐着牛车,南奔洛阳。一路上,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经过温(今河南温县)时,惠帝下车拜谒祖陵,因路上匆忙丢了鞋,只好穿随从的鞋子拜陵,痛哭~场。
司马颖逃走后,在洛阳把持朝政的是司马颙的部下张方。张方强行将惠帝从洛阳迁到西安。十二月,司马颙在长安废掉司马颖,立豫章王司马炽(武帝的第二十五子)为皇太弟,自己都督中外诸军事,控制了皇权。
司马颙掌权后,独断专行,又引起其他诸王的不满,王浚等公推司马越为盟主,开始了第八次宫廷政变。
司马越北征司马颖失败后,逃归自己的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司马颢挟惠帝发诏,罢免了司马越诸王的朝廷官职。永兴二年(305年)七月,王浚等公推司马越为“唱义奉迎大驾,还复旧都(洛阳)”的盟主,司马越东山再起,攻打司马颙司马越经过近一年的争战,攻下长安,司马颙逃亡山中。光熙元年(306年)六月,司马越用牛车将惠帝又拉回洛阳。
惠帝返回洛阳不久,便食饼中毒而死。至于何人下毒,无从考究。这一年,司马颖、司马颙也先后被杀。司马越立皇太弟司马炽为怀帝,司马越从此“专擅威权”,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宣告结束。但从此,西晋王朝也就名存实亡了。
“八王之乱”是“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的大混战,是西晋王朝的“国家之祸,至亲之乱”,使司马氏的统治陷入“政乱朝危”的危机。“八王之乱”的混战,主要是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进行,洛阳地区自曹魏以来,中经晋代,已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繁华的都市,发达的经济,经过这场混战,都已化为灰烬。对于无辜百姓的灾难,更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从此,西晋王朝元气丧尽,最终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刘渊所建的前汉政权所取替。
究其“八王之乱”之因,贾后难推其责。虽然造成“八王之乱”原因多种,如武帝分封宗室王,并使其出镇军事重镇,拥有兵权;立痴呆的司马衷为继承人,无力掌握全局;中央集权不够强大等等。但贾后掌政后,若不残暴酷虐,杀害辅政大臣及宗室王,不为私利和废太子,与朝臣同心辅助惠帝,恐怕西晋的历史会是另一番景象。然而,历史不容假设,无法改写。所以,贾后将会与“八王之乱”一样,被钉在历史罪恶的耻辱柱上,因为从此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入了一次空前的大分裂、大混战的时期,为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