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除异己皇后遇害登后位初次临朝(4)

作者:黄云鹤

|

类型:古代·奇缘

|

更新时间:2019-10-06 02:32

|

本章字节:7336字

众人见太后强调据实汇报,便俱言于忠未能称职。胡太后颔首会意,遂出于忠为征北大将军,领冀州刺史。


高阳王元雍素与于忠有旧怨,亦想借机铲除于忠,遂上表白劾道:“臣初入西柏堂,每见于忠专恣,欲加裁抑,忠反欲矫诏杀臣,幸由同僚坚拒,始得免死。自思才疏学浅,无功受禄,辜负圣恩,愿返私门,终身为民。”


胡太后见高阳王此意,是激她除掉于忠,她怎能下此决心,除掉自己的功臣呢?她思谋良久,仍不忍论罪,便采用折衷办法,下诏宽慰高阳王一番,并重用他为太师,来平息这场风波。后来,于忠病死于位,朝中群臣颇称快意,独太后忧闷不乐。关于谥号问题,礼官有所争议,太常少卿元端道:“于忠刚直猛暴,专权好杀,案谥法刚强理直日‘武’,怙威肆行曰‘丑’,应谥‘武丑公’。”


太常卿元修义见胡太后脸有戚容,心领神会,便不同意元端之说,争辩道:“于忠尽心奉上,翦除凶逆,依谥法除伪宁真日‘武’,夙夜恭事日:‘敬’,谥‘武敬公’较为适合。”


胡太后点头称是,赐谥于忠武敬,并厚赠葬品。这足见胡太后对于忠的袒护与厚爱。


熙平元年(516年),侍中侯刚掠杀羽林军,被御史中尉元匡弹劾。胡太后下诏,令廷尉议处。廷尉认为侯刚擅自杀戮,应处以大辟(砍头)。胡太后哪里舍得处死自己心腹之臣,犹豫再三,迟迟不肯御批。尚书令、任城王明其意图,为侯刚求情道:“太后陛下,侯刚历仕前朝,事有可取,纤芥之疵,未宜处死,望陛下网开一面,令其戴罪立功,报效朝廷。”


此言正中胡太后下怀,她会意道:“事应如此,朕与廷尉诸卿重新商讨,再行定度。”


遂在宣光殿召见廷尉卿裴延俊、少卿袁翻。胡太后对二人道:“以朕之见,侯刚之事处理不妥,侯刚因公事掠人,邂逅(意外)致死,律文不当坐。卿处以大辟,究竟是根据何种律文呢?”


裴俊见太后为侯刚辩护,便知趣地不再言语。而少卿袁翻却刚直不阿,极力辩驳道:“陛下此言差矣。案律邂逅不坐者,是指事情已经显露,而犯人拒不交待,必须严刑拷打,取其供言,若意外致死,按律不坐。至于此案,犯人已经招供自首,正宜依法结案,不应施以酷刑。而侯刚大用酷刑,本有杀心,事非意外,故应处以大辟,以正刑典。”


胡太后见袁翻说得有依有据,一时不易驳倒,便对袁翻道:“卿等先回府,朕自有判决。”


次日,胡太后下令日:“廷尉执处侯刚,于法如猛。刚既意在为公,未宜便依所执。但轻剿民命,理无全舍,可削封三百户,解尝食典御。”


这桩草菅人命的大事,就这样被胡太后不了了之了,她依仗自己的权力,袒护亲信违法胡为,朝廷政治,安能清明?像侯刚这样势力小人,因善于烹饪而被宠幸,充尝食典御使达30年,此时虽被撤职,然仍出入宫廷,参与朝政。不久,胡太后便拜其为御史中尉,常侍、卫尉如故。朝野大臣对此愤愤不平,但只敢怒不敢言而已。


胡太后以皇帝自居,她不放过任何表演她才华的机遇,甚至岁末祭祀宗庙之事,她也要代替皇帝去做。延昌四年(515年),即胡太后临朝称制的第一年的十二月,按旧礼,到岁未,皇帝要祭祀宗庙,依例当由皇上亲祭。胡太后觉得此等事情应由自己亲自去做,便召集众礼官及博士,商议此事。胡太后试探地问道:“皇上年幼,未能亲祭,朕欲代圣上行祭礼,众爱卿以为如何?”


礼官道:“太后代圣上行祭礼,有违礼制,且宗庙之内,不得妇女入内。”


胡太后不甘心,说道:“朕可以用帏幔围住,看看三公行事便可。”


礼官和博士们不同意,胡太后看看大臣们,问道:“难道历史上就没有代行祭礼之事吗?”


侍中崔光上前一步奏道:“昔日汉和帝(东汉刘肇)皇后邓氏曾代替和帝祭祀过宗庙,太后代圣上祭祀,又有何不可呢?”


礼官们见崔光找出依据,无话可话。太后大悦,便饬令侍卫备齐全副仪仗,亲临宗庙,摄行祭祀。


胡太后不仅代替皇上祭祀宗庙,而且还代替皇上改葬自己的婆母。


世宗元恪的亲生母亲,即肃宗的祖母高氏,是司徒公高肇的妹妹,生世宗,被孝文帝元宏的继皇后冯氏毒死。世宗元恪登基后,追尊为孝文昭皇后。原葬于洛阳城西长陵东南,因山起陵,号终宁陵。此时欲迁陵改葬,与高祖孝文帝合葬。


按传统礼制,葬礼中应该由高氏的嫡孙做丧主,主持葬礼。而胡太后却要代君行事,下诏道:“文昭皇太后尊配高祖,辛付庙定号,促令迁奉,自终及始,太后当主,可更上尊号称太皇太后,以同汉晋之典,正姑妇之礼。庙号如旧。”


胡太后不仅要亲自管政治上及与政治有关连的事,就是大臣的家务事,她也要插手。


兰陵长公主,世宗元恪的二姐,胡太后的姑婆。嫁与太傅刘昶子刘辉为妻。这桩婚姻当然是北魏政治的产物。刘昶,字休道,是刘宋文帝刘义隆第九子,因前废帝刘子业欲害之,遂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465年)降于北魏。北魏给予重用。为了笼络南朝北投的汉族士人,尤其是南方名门望族,宗室之亲,北魏统治者将宗室之女嫁与他们,结成姻亲。如刘昶便先后纳娶北魏武邑公主、建兴公主和平阳公主。尤其是孝文帝改制以后,提倡鲜汉通婚,他带头娶汉族大族之女,像刘昶这样帝王之家,名门之后,更是北魏宗室之女联姻的主要对象,因为两家门当户对,这也是北魏门阀制度在婚姻上的要求与反映。所以,刘昶后代亦娶公主为妻。如刘昶嫡子承绪,尚高祖妹彭城长公主,刘辉尚兰陵长公主。


兰陵长公主自幼长在后宫,在后宫众嫔妃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作风熏染下,也形成刁蛮任性,酷虐严妒的性格。嫁与刘辉后,自依皇上之女,金叶玉叶,胡作非为,不守妇道,肆虐仆人。刘辉曾私幸侍婢,侍婢身怀有孕,被兰陵公主发现。公主醋性大发,恼怒万分,令人将怀孕侍婢剖腹,将婴儿支解,又将草装于侍婢腹中,赤身裸体地摆到刘辉面前,令人惨不忍睹。刘辉忿恨已极,但又无可奈何,不敢责骂公主,只好采取消极的办法,疏远公主,分床而居。


兰陵公主见惹恼夫君,自己独守空房,非常伤心与寂寞,遂将此事说与姐姐。她姐姐因入朝听讲佛经,便把此事说与胡太后。胡太后倒也古道热肠,见自己姑婆如此不幸,怎能不管。她下令她的情人清河王元怿亲自查问此事。清河王怿与高阳王雍、广平王怀详细调查后,禀明太后。清河王道:“刘辉与公主如此不和,已无夫妻之情,为救公主于不幸,请太后准其离婚,削夺刘辉封位。”


胡太后亦想为姑婆出口气,便下诏令其离婚,并将公主接回宫中居住。


在北魏,由于社会长期分裂与动荡,儒家封建礼教被打破,对人们行为的束缚日益减弱,再加上北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带入中原,所以北魏妇女地位较高,生活比较自由。她们在婚姻上可以自己选择婚嫁对象,可以离婚,甚至已婚妇女不贞偷情比比皆是。上至太后,下到平民,离婚、偷情不绝于史书。


兰陵公主虽一时气恼,与刘辉离婚,但在宫中居住,寂寞难耐,便又想起丈夫的种种好处来。她不便亲口向太后提起,便求太后面前红人高阳王雍与刘腾前去为其求情。刘辉也因离婚,失去封位而感到后悔,也求王雍与刘腾为他向太后求情。胡太后恐刘辉恶习不改,不顾二人的请托,没有答应。兰陵公主与刘辉都不死心,多次求人向太后求情,胡太后见二人如此执着,便答应二人可以复婚。


兰陵公主在宫中住了一年多,与胡太后感情很好,临行前,胡太后流泪将公主送出宫门,并叮嘱道:“此番回去,要恪守妇道,善待夫君与仆人,不能再生事端,否则我再也不管了。”


公主回去后,夫妻二人和美地过了一段日子。但好景不长,刘辉恶习难改,又与张、陈二氏女私通,***更甚。公主也毫不忍让,二人大打出手,刘辉将公主从床上推下,拳脚相加。时公主已身怀有孕,流产而亡。刘辉见公主被打死,畏惧潜逃。胡太后闻讯后,命清河王处理此事,将陈、张二女髡笞付宫,兄弟皆受鞭刑,发配敦煌为兵。


公主出丧之日,胡太后恸哭不已,举哀太极东堂,出葬城西,太后亲送数里,尽哀而还。她悲痛地对侍中崔光说:“朕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公主被刘辉殴打已非一次,她隐瞒不言与朕,才有今日之事。朕真悔不该令其复婚!”


后刘辉在河内温系被捉,幽于司州,太后判其死刑,以为公主报仇。正赶上大赦,刘辉死里逃生,得到赦免。


胡太后就是这样精力充沛,事必躬亲。然这并非治国之道,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失,必有一得。一个人的智慧终不如群策群力,胡太后若能重用人才,即使高枕而卧,也不会有后来的亡国之忧。


她为自己此行找到的借口便是尽婆媳之礼。儿媳改葬婆婆,此乃旷世奇举,胡太后独出新裁,从送葬,到祭奠,到哭殿,都亲自主持,出尽了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