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周娴永远的守候

作者:周国平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34

|

本章字节:4092字

童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们记忆里渐渐淡薄,那份悠悠的的情怀在我们愈来愈成熟时愈为可贵。


记得小的时候,每到新年的第一天,我和哥哥姐姐们就争先恐后吵着要去外婆家。外婆并不是母亲的母亲,母亲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去逝了,我们那时候叫现在的外婆为姑婆。小时候,我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别人家有外婆,而我们家只有姑婆?每到这时候,母亲的眸子里会闪耀着黯淡的光芒,把头转向一边什么都不说。大哥很懂事地拉过我,悄悄说道——你笨啊!你在心里把姑婆当外婆不就得了。


我不屑地说——外婆是生养母亲之人,姑婆是母亲的姑姑,这怎么能混为一谈?


到我再长大一点时,母亲要我们改口称呼姑婆为外婆。我高兴极了,和同伴在一起玩耍时,我自豪地说,我也有外婆了。冬夜里,外婆用她干瘦的身体捂热我的双手,和我讲母亲小时候的事情。母亲进过学堂,读过许多书,外祖父已经给她找好了人家,说是一个在大城市里工作的转业的军官。母亲被戴上地主的帽子后,别人就退亲了,母亲伤心了很久。家产被没收以后,外祖父也去逝了。无依无靠的母亲只好嫁给了父亲,父亲虽然清贫但很善良。


和外婆在一起睡觉是我最向往的事情,捂热完身体后,她又开始用她那满是皱纹的双手不停地摩挲着我的小脚,直到我的脚掌发热她才放手。因为离外婆家太远的缘故,一年之中能见到外婆的日子,屈指可数。


到外婆家要翻过五座山头,还要走好长好长一段山路。每年的春节,父亲会带着我和最小的哥哥到外婆家拜年,母亲送我们出门的时候,一遍一遍念叨头天晚上交代的话。我嫌母亲太啰嗦,极不耐烦地说——你怕我们记不全,就和我们一起去啊!


父亲说——那怎么成,家里一会就有拜年的客人,都去了谁招呼啊?


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外婆明明是母亲最牵挂的人,为什么总不去看她?


稍稍再大一点的时候,我明白了,母亲要父亲去看望外婆是对外婆最好的交代。外婆一直担心母亲地主的身份得不到父亲家人的认可,但其实母亲除了受村里人另眼相看外,父亲对她挺好的。穷人家里买不起贵重的礼物,我们的笑脸是对亲人最好的安慰。母亲把她那份对亲人的刻骨思念都寄托在我们身上,她生活得很好,我们的健康成长就是最好的见证。


每年拜年父亲总留我在外婆家歇上一晚,他独自回家。因为俩舅舅第二天要给我家回年,正好可以捎我回家。外婆看我的神态就像见到了母亲,她说我最像小时候的母亲,聪明伶俐,倔强要强。外婆想从我的身上捕捉母亲的气息,她说我的眼睛如母亲一般明亮,头发如瀑布一般柔顺。我知道外婆是想向我打听母亲现在的生活现状。


虽然父亲是一个很谨小慎微的男人,甚至没有担当。家里但凡有出头的事情,总必须母亲出面调解才能圆满。但我是爱父亲的,他在言语上不及母亲厉害,但行动上是爱护家人的。所以每当听到这样的夸奖,我很乖巧地告诉外婆——母亲很好,父亲一家都待她很好。


我知道这不是外婆想要的答案,她知道母亲一直过得很委屈。但我避重就轻的回答,总能换来外婆会心的微笑。外婆抚着我的头说——女人是菜籽命,撒在那里就该在那里生根。


外婆叹息母亲命苦,我爱反驳,父亲是很疼爱母亲的,家里的重活都是父亲抢着做。外婆为母亲抱不平,可见外婆偏心了。


外婆说母亲那时在县里搞妇女工作,本有着大好的前程,被毁在了地主成分上。外公病倒后,开批斗会的就只有母亲。十七八的大姑娘跪在台上遭人***,看了让人心寒。有天晚上还差点遭人面兽心的民兵连长的侮辱,幸亏她去得及时。


后来我明白了母亲为什么不愿意看望外婆的原因,母亲的娘家和外婆家离得太近,她不愿面对欺凌过她的那些人。


在我懂事时,我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叫姑婆是外婆呢?母亲说,姑婆很早就出嫁了,亲戚们对母亲避之不及,生怕扯上牵连。唯有姑婆在暗地里对母亲不离不弃,母亲心中的孤独只有姑婆才去体会,黑夜陪母亲流泪哭泣,天不亮又悄悄赶回家。母亲害怕成为一个没家的孩子,喊姑婆为娘了,姑婆就是母亲对家的诠释。母亲把她那份抑郁一直藏在心底,靠姑婆的那份温情走出灾难的岁月。


时间打磨了母亲锐性,也锻造了母亲的睿智。带着遗憾用毕生的精力养育儿女,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富足有余。现在的母亲慈祥安宁,没有了年轻时的忧郁。我偶尔记起打个电话,母亲如同孩子般欢喜。还没看到熟悉的家门,但我依稀看见了站在墙角的母亲,一如当年的外婆在那翘首盼望,在心底默默地守候着那份亲情。


回家的路近了,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那条曲幽小径已经不复存在,盘山的公路缩短了我的思念。外婆已经离世多年,我带上孩子们看望年迈的母亲,绕走这条已经没有外婆身影的山路,感觉车子跑得太快。总想在眼神掠过树梢的时候收住残留的影子,盘旋的山路让我的思绪悠远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