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周省长即将更上一层楼(2)

作者:汪谈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6

|

本章字节:10008字

“那也不能这么说,该与不该,现在没有一个标准,如果按照法律和纪律的要求,所有的钱都不能收,哪怕是一个两三百元的小红包都不能收,但是,有几个领导做得到这一点,就是一般的公务员,一个小干部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的规定和制度却一直在执行。大家都明白,起作用的是潜规则,最后检验的唯一标准是你被发现了没有,也就是说,出事了,被纪检部门抓住了,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否则就不是问题。”


婷婷的观点我几乎无法反驳,面对这些若有若无的规章制度,面对若隐若现的潜规则,我们只能碰碰运气,烧烧高香罢了。


当我们回到红洲市时,全省都传遍了周省长即将转正当省长的消息。当代信息如此之发达的现状,基本没有多少秘密可言了。就连举报丛书记的事也在流传,甚至还传出周省长与丛书记面对面对质的生动场面。一些民间新闻人,凭着自己对未来事态发展的前景,设计出一条条完全可上主流媒体头版的醒目标题,以引诱听众安心倾听。


当然,我和婷婷在红洲消失几天的传闻就更多了,但我们听到的都是正面的消息。周省长要转正,我当然可以平步青云,处长更是逢人就夸我,说我如何踏实忠诚,为人处世一流,注重朋友感情,差一点儿没有说明白:我上去了,别忘记提拔他。


我简直不敢去上班,不敢出现在办公室里了,但班不得不上,如果再不去单位,传闻就更多了。我只得佯装糊涂,一概不知。我能说什么呢?


小李也许听到了什么风声,也到我办公室来问情况。他当然是属于好奇求证之类,基本没有什么个人目的。其实,我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尽管无论从年龄还是从资历,我都远远在他之上,但他能够出污泥而不染,还能特立独行,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力量,确实让人感动和尊敬。


我给他倒了一杯茶,细细和他交流看法。当然,自己最隐秘的部分是不会让他知道的。我们其实是一路人,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官场的历练,我自己都感到与他渐行渐远。


小李仍然不改往日情怀,依然豪情满怀。看得出来,他对我的尊敬依然不改,因此,他平时有事没事都想和我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可惜我已面目全非,难以面对他的一片诚心。


小李对我说:“全省上下都在盯着周省长,不少人都希望他能早点离开本省,现在他不走了,还要转正了,失望的人多,充满希望的人也不少。我根本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难道就是残酷的政治斗争的结果,如果我们的制度设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让一些少数人搞坏我们党的形象,我们的政权就岌岌可危了。”


“我们不去讨论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小李,你给我说实话,大家为什么这样讨厌周省长?周省长难道真有这么坏吗?”


“其实,周省长没有那么坏,他的能力和智慧完全可以胜任省长这个职位,问题可能出在他身边的人,如秘书、司机、亲戚、朋友,特别是他的女朋友多,如果仅仅搞几个女人,作为一个高级领导干部,只要不涉及法律层面,我认为还是可以容忍的,毕竟男女之事,是你情我愿的,现在也是开放社会,不必那么保守,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不是很讨厌。问题是,他的一些女朋友和亲戚,打着他的旗号,这里招摇撞骗,那里混吃混喝,影响极坏。也许许多事他都不知道,但账都算在了他的头上。算在他头上也应该,如果不是他的纵容和包庇,他的亲戚朋友能这么放肆和胆大妄为吗?如果不打着他的牌子,谁买这些人的面子?”


“小李,你是个聪明人,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许多事周省长并不知情,但下面的人又不敢向他汇报,还通过一些所谓的亲戚朋友,或者女性朋友,从周省长那里得到好处。周省长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讲朋友义气,太讲朋友感情,只要有人说他好话,他就有点飘飘然,特别是一些摸清他套路的人,每天都在他身边传递赞美的语言,背诵赞美的诗篇,吟唱千篇一律但绝对中听悠扬的流行曲。”我心里知道,我在无力地为周省长开脱,这是条件反射使然。


小李告诉我,他正在研究中国反腐败问题,报的课题已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的高度赞扬。他要认真总结苏联等东欧国家的经验教训,特别在研究他们走向毁灭的原因,叶利钦、戈尔巴乔夫、斯大林等苏联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包括古巴的卡斯特罗的著作都在他的研究之列,他甚至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一定要成为这方面的专家,琢磨出一条维护政府健康运行的道路出来。


小李喝了一口苦丁茶,谈起他的新观点:“很多人说,中国要发展只有改变体制,彻底治理贪官。我以前也这样认为,可是来自阿根廷的报道改变了我的看法。阿根廷有良好的民主体制,有自由的新闻报道,可是阿根廷仍然有那么多贪官,仍然无法解决贪污腐败问题。由此可见,民主体制和新闻自由,并不能解决贪官问题。不管是中国还是阿根廷,出现大量贪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体制,而是由于存在人数众多的贪民,尤其在中国,官本位文化延续浸淫了几千年。贪官和贪民是鱼水关系,贪官是从贪民土壤中滋生出来的腐败花朵,每个贪民都是贪官的天然后备军,他们前赴后继,永无止境。”


好你个小李,没把我看做贪官,把我看做贪民了。


没错,由于腐败的成本和利益成反比,许多普通人从寄希望于反腐败,转向也跟着能捞就捞。从行政权力腐败蔓延到行业腐败。各行各业堵不住的乱收费,教师、医生、知识分子的腐败,还有那压不下来的药价,都是明显的例子。人们心里这么想:既然你消灭不了腐败,与其看着大家公有的财产让这些少数蛀虫吞吃了,还不如让我们也来“分一杯羹”。为了实现“大家都捞一点儿”的“公平”理想,现在不少人都挺反感本单位出现什么“反腐败积极分子”。腐败分子的经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性,他们几乎全是被他们周围的人“制造”出来的。他们也许一开始并没有那么贪婪,甚至有的还比较清廉勤政。但他们只要一走上领导岗位,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向他们低下曾经高傲的头,几乎所有的人在他们面前一下就丢弃了与生俱来的人格尊严,也许这就是官本位文化深入潜伏在国人血脉里的体现。我想。


我于是也有感而发地叹道:“是啊,官本位文化熏陶下的人们,只有‘父母官’的观念而没有‘公仆’观念,当官是‘为民作主’而不是‘代表人民’,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奇怪的是,中国素以道德为立国之本,用儒家学说为基础的礼治秩序规范着人的一举一动,而整个道德规范里是没有一条允许贪污受贿的,那又何以会形成如此众多的贪官污吏呢,这是千百年来难解的一个命题。”


“问题就出在以道德为立国之本上。道德是人类社会极重要的支柱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支柱,也不是最有力的支柱。没有科学与理性、民主与法制等等来济道德之穷,以道德立国就演化为泛道德主义,泛道德化反成为非道德化,甚至会影响和阻碍法制建设。经验证明,迫使人们去做他们做不到的或不愿意做的事情,结果必然造就虚伪。虚伪造就了中国官吏的双重人格:一方面信誓旦旦,为国家、为人民万死不辞;另一方面则为了个人利益哪管国家兴亡。于是,出现了‘满口仁义道德,行事男盗女娼’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


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的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以法制为立国之本。政府决策和执行完全透明化流程化,根本不需要层层请示领导,因为各级官员该做什么事情,流程里面规定得清清楚楚。也没有给单个官员留下权力发挥和谋利的空间,人们也不一窝蜂似的崇尚权力钻营官场。我当然不否认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的功用,可是最根本的或许是,我们有些文化基因需要改变。


我其实也有同感,只是掉进了染缸,身不由己。为了不打击小李的文化改革热情,也就顺便鼓励了他一番,希望他早出研究成果。既然小李还把我当作可信赖的朋友,我想从他那里打听一下外面对我的看法,如何提问,我一时没了主意。


小李是个爽快人,我还没想好如何提问,他自己倒先说了。


他说:“王兄,恕我直言,外面对你的传闻很多。”


“什么传闻?你把我当兄弟就直说,什么话我都不会有意见,我还没有到分不清好坏的地步,特别是你我之间,更要无话不谈,不管对与错,我都非常感谢你。”


“外面的传闻当然不能全信。有人说,你是周省长的得力干将。当然,我认为‘干将’与‘心腹’是有区别的,干将是干活的,心腹是帮忙出谋划策、关键时刻能冲锋陷阵、大打出手的人。有人说你在帮助周省长运作转正的事,你插手地方人事工作,还有你与婷婷和周省长的金三角关系,等等,我都不太相信。周省长转正由你来运作,恐怕你没有这个能力;婷婷明显是周省长的人,你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横刀夺爱,插手地方人事工作,我想可能性也不大,毕竟下面的县委书记、市委书记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哪儿会容许你一个发改委的处长插手人事工作。”


“那……哪些传闻你相信呢?”


“你插手一些工程项目,人家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由不得我不信,因为你本身有这个条件,发改委投资处,权力大得很,加上你和周省长的关系,控制一两个项目,完全有这个可能性。”


听了小李的这些话,既紧张又高兴,紧张的是大家似乎都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真应验了那句古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高兴的是,至少还有小李不相信我会插手那些事,照此类推,还有不少人相信我没有这个能力干出这等艰难险阻重重的事情来。其实,小李的推论也对,单凭我的能力,如果没有婷婷的力量,特别是没有周省长的力量,我一个小处长,还是个副的,要干出这些令人震惊的事来,根本不可能。


我想继续为自己辩解,但一想到小李对我这么信任,对我一片诚心诚意,不好太过分欺骗他,但又不能说得太明白。于是,我告诉他,有些事,比如插手工程项目的事,我也是受别人之托,自己既没有能力办成这些事,也没有在其中捞到什么好处,完全是木偶式的角色。


小李当然明白我话中的意思,插手工程项目是有的,但也是受高层领导之托,这个高层领导当然是指周省长或其他省市领导。


我说:“你知道,我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是具有正义感和理想的,也是具有道德底线的。我一直记得康德的一句话:‘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他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美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可是,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天地为炉兮,万物为铜。’由于世俗这个熔炉太厉害,我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至于外面传的非常玄乎的事,你只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小李说:“看来,王兄真的变了,我认为,一个人虽然不能时时事事为国家效力,不能都像范仲淹所说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个人能够流芳千古,万人景仰,不是物质财富,不是官位地位,不是风流韵事,而是其深邃的思想、宏大的理想、报国的情怀、道德的光辉,尽管这些都是圣人的标准,尽管我们许多人,包括大多数共产党人都做不到,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这一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小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就是我对你的评价。我们分别并不太久,但你的思想和看法,对世界的理解及对社会的洞察力,让我有点汗颜,我不是谦虚,我再也无法做你的老师和兄长了。”


“我可一直把你当做兄长和老师看待的。”


“千万不能这样,我感到很惭愧。有一句歌词令我一直很纠结: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我当初也跟你一样,一身正气,满腔热血,忧国忧民,可是不知不觉中,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了我,一些事情改变了我,开始我还在挣扎,还在犹豫,现在我已习以为常了。如果把不合理的不合法的东西变成了习惯自然的东西,无论是对于这件事,还是对于做这件事的人,都是悲剧开始的时候了。今天我们这么一交流,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我得好好感谢你,这是一个曾经的老师和兄长,来自心底里的感谢。”


这次,我是非常恭敬、虔诚地请小李在东方之夜宾馆吃了一顿饭。虽然我不敢说小李的看法全部符合我的思想,但毕竟他这样的新生代,一旦形成气候,或许会给官场带来一股清新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