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英雄

作者:何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4

|

本章字节:4604字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秦王的千古名句。诗中的秦王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他气宇轩昂、壮志凌云;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他英明神武、统一中华……


众所周知: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嬴政,在称始皇帝前就称秦王。大约1000年后,中国历史上又出了一个秦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大唐帝国的唐太宗李世民。


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秦王李世民从小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平定天下。他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再一次使中华大地海晏河清,昭陵六骏可作见证;玄武门兵变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又以封建盛世“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


唐人写诗,歌颂秦始皇,未尝不可,然就其描写的形象来看,更像他们本朝的英主秦王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曾兵驻秦地,被封为秦王。


李世民16岁应征入伍,因救隋炀帝于雁门而崭露头角;建国之时,起兵晋阳,直捣河西,鏖战堂邑,军围河东,攻克长安,饮马渭水,为建立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统一战争中,讨薛举、薛仁杲于陇右,败刘武周于太原,擒王世充于洛阳,平窦建德于河北,逐刘黑闼于山东;在对外战争中,突厥可汗因其智而退,诸番四夷因其仁而服。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秦王李世民平定天下的写照;“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这是秦王李世民的威武形象;我们可以认为,唐人诗中的秦王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个天生奇才。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18岁的李世民这颗中国历史上的灿烂明星初露峥嵘。


隋炀帝四处巡幸到了雁门(今山西),突厥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大军袭击隋炀帝的车驾。突厥大军将其团团围住,雁门军队无法抵挡。形势危急,炀帝下诏天下各郡招募士兵前来救驾。


谁能一解雁门之围呢?18岁的李世民出谋划策,用疑兵之计,在诸路人马的配合下,使始毕可汗撤军北去。这段历史被家们演绎为精彩的故事,蔡东藩《唐史演义》这样写道:


“冤冤相凑,来了一大队突厥兵,头目叫做始毕可汗,欲拦途掩击,劫夺乘舆。炀帝闻报,忙驰回雁门,据关自守。始毕可汗竟调集番兵数十万,把雁门关围住,日夕攻打,弄得炀帝惶急万分,传檄天下,遍令勤王。


“屯卫将军云定兴应诏募兵,可巧有一将门种子,济世英雄,竟到定兴军营,报名入伍。看官道是何人?便是抚慰大使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世民才阅十余龄,已将古今兵法,揣摩纯熟,复生一副胆力,到处交游,轻财仗义,端的是天纵英姿,不同凡品。至炀帝被围雁门时,他已十八岁了。


“云定兴见了世民,问过履历,已知是名家子弟,更因他相貌魁奇,格外加敬。


“世民即献计道:‘始毕倾国前来,围攻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因敢猖獗至此。为我军计,应大张军容,布设旌旗数十里,即使到了夜间,也必鸣金击鼓互相呼应。始毕闻我大举,必疑是援兵齐集,望风遁去了。’


“定兴点首道:‘这是一条疑兵计,今日正用得着哩!’


“当下依计行事,逐队进行,果然始毕可汗随入计中,即解围自去。炀帝得安返东都。”


这段叙述与史书上的记载基本相符,而且描写得笔墨酣畅,栩栩如生。


雁门解围,18岁的李世民横空出世,而且一出场就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威武的大将风度。面对突厥始毕可汗的凶暴和愚蠢,李世民知己知彼,精心谋划,采用虚虚实实的战术,不战而退去数十万大军。这可以说是初出茅庐第一功。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出任山西和河东的抚慰大使。李渊的职责说白了就是组织两地的士兵,勤加操练,一旦地方上发生反叛就进行镇压,并且逮捕强盗。当时,李渊管辖下发生了毋端儿起义,李渊派兵平定。双方激战,李渊杀死义军数千人。李世民当时正好随父亲一同来到河东,也参加了这次战役。


隋炀帝见李渊把太原治理得很好,于是让他做太原留守。大概因为李世民有实战阅历,喜欢谈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又喜欢好弓箭,李渊就把他带在身边,而把建成和元吉两人留在了河东,托付给河东县人曹任瓌照顾。


李世民跟随父亲来到太原之后,正好赶上魏刀儿的起义军骚扰太原。


大业十一年的二月,魏刀儿在上谷起义,招募义军大约10万人,自封为历山飞,声势非常大,而且和突厥联合,向南进攻原燕、赵之地。途经之地,所向披靡。到次年的四月,魏刀儿率众已经攻到了太原。


李世民随父亲李渊去征讨。大军行至西河郡永安县雀鼠谷的时候,刚好遇上了来攻打太原的起义军。李渊稳住阵脚,布下疑兵之计应敌。他把所有的兵将分成了两阵,把老弱残兵藏在阵的中间,把粮草车和其他一些车辆放在后面,也插上旗帜,并且拼命擂鼓,让敌人误以为是大队人马前来。李渊亲自率领精锐骑兵队冲上前去。


当时敌人约有两万人,而李渊率领的步兵加上骑兵总共才五六千人,双方兵力实在相差太大。一阵激战过后,李渊就被包围在里面,始终不能突破包围圈。李世民看到父亲被困在阵里,就单枪匹马冲进阵里,举箭便射,敌人一看李世民杀红了眼,不敢紧逼。李渊乘机且战且走。不久,后面的步兵赶到了,李渊和李世民一看大军已到,又抖起精神来大杀一阵。敌军受到前后夹击,纷纷溃败。


在这一仗中,李渊的部队斩敌数千,缴获马匹、粮食、武器各种物品数不胜数。李渊以少胜多,名声大振。战场上表现神勇的李世民也因此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在逐鹿中原的战斗中,李渊军事上甚为倚赖李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