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君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4
|本章字节:6264字
唐太宗用人,最知名的最具有戏剧性的人要算魏征,魏征匡正了唐太宗的许多错误,对贞观之治贡献最大,在贞观名臣中也最著名。
唐太宗用人唯贤,不论对方出身、地位,只要有才,就纳为己用。他手下的很多人才都来自敌方,魏征就是其中之一。只有明君,才有这样的眼光识人才;只有明君,才有这样的眼光用人才。
魏征素有大志,通贯书史,但是少不得志,未遇明君。
魏征从小丧父,成为孤儿,落魄不得志。隋末天下大乱,魏征隐居道观,诡称道士,在武阳郡丞元宝藏的推荐下,得到李密召见,魏征献计策,李密不听。
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见长史郑廷页,献计说:“魏公(李密)虽然取胜,但死伤甚多;又无钱财,战胜不赏;这两条都是不能继续再战的。若据险坚守,旷日持久,待粮尽退去,我军乘势追击,定能大胜。”郑廷页说:“这是儒生老朽的话。”魏征因此不辞而别。后来跟李密来到长安,久无用武之地,自己要求去安抚山东,任秘书丞,到达黎阳,被窦建德所俘,拜为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后,和裴矩逃入长安,为太子李建成效力。
在唐太宗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皇位之时,魏征曾极力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但是当时李世民又立战功,手下人才又极为强盛,所以李建成没有采纳。
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太子李建成战死,魏征被俘。魏征作为李建成的智囊,多次为他出谋划策,使得李世民多次险遭暗算。这次李世民命令武士将他押上殿来,厉声责问道:“你大肆挑拨我与兄弟之间的关系,你可知罪?”魏征毫无惧色地说:“太子如果早听了我的话,岂能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唐太宗器重魏征,认为他是正直的人,不因为曾是自己的政敌而恨他。太宗即位后,拜谏议大夫,封为钜鹿县男。贞观六年,唐太宗在九成宫丹霄楼的赏月夜宴上,满怀喜悦地说道:“魏征往者实我所雠,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在古代的君王中可能也只有唐太宗这样的人才能做到这样的“弃怨用才”。
魏征受到唐太宗器重后,第一件任务就是安抚原太子的山东势力。
当初太子李建成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地方积极谋求支持者。他在河北、山东两地发展势力,“阴结豪杰”,使这两个地区成为他的势力范围。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消息传到河北、山东时,当地百姓内心不安,有许多人考虑着为太子报仇。一些别有用心的军事集团首领如幽州都督李瑗,就利用这种形势起兵反叛,对唐太宗刚刚建立的新政权构成了严重隐患。所以,唐太宗在消灭了原东宫、齐王府的敌对势力后立即着手去平抚这两地。他经过慎重的考虑后,还是决定派魏征前往山东担任宣慰使,以瓦解建成在山东、河北建立的势力。
广大的山东地区既是人才荟萃之地,又是当时财政命脉所在。而李唐皇室出于关陇地主集团,要想实现全国范围的统治,就必须任用山东人士。正如武德六年初,秦王李世民所意识到的“山东人物之所,河北蚕绵之乡,而天府委输,待以成绩。”可见,山东、河北两地在太宗的这盘棋中极为重要。
为了尽快地安抚河北、山东两地,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的一个月之后,便封魏征为谏议大夫,派他安抚河北,并让他“便宜从事”,赋予了他随机处理事务的权力。当魏征到达磁州(今河北磁县)时,正好遇上了州县官吏押送前东宫、齐王府的属官李志安、李思行前往京师,魏征上前与副使商量说:“东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
魏征一番言之有理的话语,也更为州县官吏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他们听从了魏征的建议,当时下令释放了李志安、李思行等人。此事传出之后,前东宫、齐王府逃亡之人纷纷投奔而来,不再躲藏逃匿。魏征此举无疑又为唐太宗在河北地区树立了“信义”,为进一步争取山东豪杰的支持和拥护创造了条件。从此,唐太宗对魏征也更加信任了。
魏征在安抚山东势力中立下首功,并在以后辅佐唐太宗的过程中尽心尽力。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全面主持国政。胸怀大志的他下令百官上疏备陈“安人理国之要”。这时,刚从原太子建成阵营归顺的詹事主簿魏征奏道:“陛下,俗话说‘饥者易为食,乱后易于教也’。”
唐太宗本来就对魏征欣赏有加,这次见魏征的意见又是不同凡响,所以他很感兴趣地问道:“此话怎讲?”
魏征答道:“若圣哲施化,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为过,三年成功,犹谓其晚。”
唐太宗仔细分析了魏征的话,觉得他所提出的建议甚有道理。不错,要实现“理国安民”的目标,只需几年的努力便做到。他为了实现这一政治目标,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作为自己大治天下的决策。
唐太宗与魏征不愧为两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们的决策恰好顺应了当时的历史需要。隋末唐初,社会经济严重衰退,饱经战乱的百姓们在死亡线上挣扎已久,他们此时最为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自己过上稳定的生活。恰是基于这种深邃的历史感悟,才使他们在百姓的深切期望中,做出了“大治天下”的政治决策。可以说此举是顺应了天意,符合了历史发展潮流,是众望所归的。
贞观初年,太宗开始治理国家之时,由于当时社会情况复杂,有很多不合理的事,为此魏征提批评意见二百多条。
有一次,太宗问大臣魏征,君主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非常赞成这个见解。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只有得到大家的帮助,思虑方能周全,国家才能治理好。
贞观十五年(公元631年),太宗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去问魏征:“为什么近来大臣们不议论朝政?”
魏征回答:“懦弱的人,虽忠心而不能说;疏远的人,担心不受信任而不敢说;自私的人,怕不利于自己而不说。”
太宗说:“我并没有怪谁,我只是想敞开胸怀,采纳真直规劝,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畏惧,难道我做得不好,既然这样我应该改正。”
魏征是个称职的谏臣,他能够从国家的利益出发,甚至连太宗发怒他也决不妥协。有一年,国家正大量征兵。有个大臣向太宗反映说:“有些人为了逃避兵役,谎报年龄,应该把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征召入伍。”太宗觉得这个大臣说得很对,就按他的意思去办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派人把魏征叫来,训斥道:“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自己说不到十八岁,其实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征兵。我已发布诏书,你为什么扣住?”
魏征神色坦然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唐太宗被魏征的一席话说得哑口无言,可心里还是不服气。
魏征接着说:“陛下的诏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征召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不到十八岁的男子也得应征,这不是说话不讲信用吗?陛下一向说要以诚信待人,为什么征兵的时候怀疑百姓作假?无缘无故怀疑人,这能算讲信用吗?”魏征的一席话,说得唐太宗再也无话可说。好半天,唐太宗才说:“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议论国家大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从这以后,唐太宗更加信任魏征了,并且提升他担任太子太师这样高级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