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君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7 23:29
|本章字节:7372字
徐惠,从小聪明好学,4岁能口诵《论语》、《毛诗》,8岁能写一手好文章,此后,“遍涉经史,手不释卷”。她比武则天小3岁,唐太宗喜欢她知书善文,武则天进宫后,她也被下诏召入后宫,封为才人。唐太宗特别欣赏她“挥翰立成,词华绮赡”的才学,很快进位为婕妤,再升为充容(九嫔之一,正二品)。
徐惠作为唐太宗的贤妃,很有政治头脑,关心国家大事,20岁的她于贞观二十二年向唐太宗上表进谏:
内容如下:
运有尽之农功,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昔秦皇吞并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掩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轻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是知地广非长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也……
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和雇取人,不无烦扰之弊……
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鸩毒……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
徐惠列数了近年来战争频发,“东有辽海之军,西有崑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劝太宗“减行役之烦,增堪露之惠”。作为年轻的后宫嫔妃,能忠诚直谏,真是难得,长孙皇后之后,太宗又得一贤内助。太宗非常赞成徐妃的见解,对她更加尊重。
徐惠妃不仅关心国政,而且善作诗文,《全唐诗》录其诗五首:
第一首是《拟小山篇》:
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思。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这首诗相传徐惠在8岁时,其父徐孝德要她拟离骚而作,其父大惊,知道瞒不住,于是这首诗流传开去,传到京城,太宗即召入宫。
第二首是《长门怨》:
长门怨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方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第三首是《秋风函谷应诏》:
秋风函谷应诏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第四首是《赋得北方有佳人》:
赋得北方有佳人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第五首是《进太宗》:
进太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招讵能来。
这首诗是徐妃在崇圣寺贤妃妆殿,太宗召妃,久不至,太宗发怒,徐妃进此诗。
以上五首诗,除第一首外,都表现了一些宫廷见闻。第二首表现宫女失宠的哀怨;第三首写函谷雄伟壮观,最后两句受道家思想影响,把紫气的出现和真人的回归连在一起;第四首描写一个美人的形象,抓住美女的特点:着力描写眉、脸、首饰、衣着、舞姿,勾画得栩栩如生,如闻如见。最后一首巧妙地回答了唐太宗,可能会使太宗看到少女和她敬的诗,会怒气顿消,转忧为喜。
徐惠妃不愧是具有政治家风度的一位才女。可惜年轻才女,只能相从于地下。第三个对唐太宗影响很大的女人是武则天,武则天不仅影响了唐太宗,而且影响了整个唐王朝。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士彟,唐开国功臣。长孙皇后死后一年,即贞观十一年,太宗听说武士彟有个女儿长得漂亮,召进宫来,时年才14岁,临行时,母亲杨氏痛哭不已。武则天却兴高采烈,欢快地说:“见天子是一种福分,为什么要哭?”她进宫后,得到太宗的宠幸,赐名武媚,封为才人。
武媚在宫中逐渐长大,表现出果敢的性格。
太宗有一匹烈马,无人能制伏。武媚对太宗说:“我能制伏它。”
太宗问:“用什么办法?”
武媚说:“给我一把铁钩、一条皮鞭、一把匕首。我先用铁钩钩它,它不服,就用皮鞭抽它,它不服,就用匕首勒断它的脖子。”
唐太宗很赞赏她这种果断精神。
也许是后来武则天做了皇帝,史家及家们均有很多带有神话色彩的描写: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白星白天多次出现。
史官占卜表明:“女主当昌。”
民间秘传:“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这话传到唐太宗耳朵里,非常担心。心中盘算,应在谁的身上呢?活该有人要倒霉,改名字有时候也要撞到枪口上,武卫将军李君羡,小名五娘,武安人,封武连县公,他的身上接连出现了四个“武”(五)字。
太宗怀疑,莫非应在此人身上,于是把他外调整任华州刺史,随后又指使御史告他图谋不轨而处死。
唐代隋夺天下,有姓李的也遭到无辜杀害,李君羡的脑袋掉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正是疑贼不是贼,贼在半边行,如当年的李渊一样,武则天竟然安然无恙。
杀了李君羡,并没有解除唐太宗的忧虑。
据说他又密问太史李淳风:“秘记所言是真是假?”
李淳风说:“我夜观天象,推断历数表明,这个人已经在宫中了,不到三十年,将成为天下之主,陛下子孙,免不了被她所害。”
太宗大惊:“如果真有此事,我要查遍宫中,只要有可疑之处,无论是与不是,一律杀掉,不留后患。”
李淳风说:“这是上天注定的,人是不能够改变的。古人说得好,王者不死,如果妄杀无辜,会增加人们的怨恨。三十年以后,这人已经老了,或许能发点善心,祸患还不算深。现在无论如何不能杀他,你将他杀死,上天再生一个强壮人物,反结下更深的仇怨。那时陛下的子孙,恐怕都不能幸免。”
唐太宗叹息数声,不再提这件事,可是从此不再宠幸也有嫌疑的武则天。
武则天雄心万丈,却大才难展,百事拂意,她是不会认命的。武则天头脑冷静非常,抑郁不达之情,决不形诸声色。她平时还是一如既往地尽她的职责,小心侍奉皇上,干练尽责,一丝不苟。武则天对宴请朝廷命妇的各种礼节已是相当熟练,决不会出错。宴乐的组织也天衣无缝,武则天撰写的歌词古朴典雅,仿效诗经,配合宫廷乐曲,演唱起来酣畅淋漓。宫里的各种祭祀活动,她也了如指掌。而武则天的兴趣还是“听政”,这种对处理朝政的关注,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癖好。在“听政”当中,武则天虽不能身体力行,但同样得到了磨炼。渐渐地,朝廷上例行的公事,武则天似乎很懂,对周围的情形,也很了然。
随着年岁渐老,唐太宗身体虚弱,武则天为了自己的前途再度寻找靠山,想到了太子李治。
武则天这时已不再是天真无瑕的少女,而是一位成熟的、城府很深的女人了。她看出太宗不喜欢她。她既不能得宠于太宗,就只有另谋出路,专注于太子。因为老皇帝千秋万岁之后,太子就会登基称帝,嗣承大统。
一旦武则天打定了主意,她就刻意注意起这位新立的太子来。太子身材魁梧似太宗,面相却苍白,毫无太宗那种威风凛凛的帝王气象。他怯懦软弱,在太宗面前忠诚恭顺,服服帖帖,像一头恭顺的羔羊。从年龄上看,还刚成人。太子于是成了她的目标,她通过仔细观察和多方打听把太子的生活了解得清清楚楚:太子22岁,任性,多愁善感,喜爱美女,一见美色就心神颠倒。
而这时候,武则天找到了与太子接近的机会。太宗最后的岁月病得很厉害,太子李治常在侧侍候,而侍女们就肩负起侍候两主的职责。太子李治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在太子宫里,有太子妃王氏及宫婢。迁到东宫陪驾后,他不免孤单寂寞。
太子寂寞无聊之际,发现在侍女中有一个美人犹如鹤立鸡群,她发髻高挽,两鬓宽展,前额宽丽透亮,下颌微微前展,既高贵美丽而又透着机敏。体态亭亭玉立,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朝气。她就是刻意打扮的武则天。太子被武则天的美貌所吸引,更爱慕武则天身上散发的健硕、机敏的气息,心猿意马,不能自持。
武则天依靠自己的美貌和机灵得到了太子李治的心,而唐太宗也因为病入膏肓而无暇顾及。
唐太宗没能及时制止武则天的野心,给李氏王朝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致使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贞观重臣死于非命,高宗李治成了一个傀儡,最后改唐朝为周朝,杀害了成百上千的李氏宗族和老重臣。然而,这对中国社会却是一种幸运。武则天继承了贞观大业,把国家治理好了,为大唐盛世延续一百多年作出了巨大贡献,上承太宗大业,下启玄宗盛世,是唐代三位著名政治家之一,是中华帝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李唐王朝的憾事却成了中华帝国的幸事。武则天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推动了中国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同唐太宗、唐玄宗一样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