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重道求仙

作者:何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23:29

|

本章字节:7146字

唐太宗的前半生凭着强健的身体戎马倥偬,凭文治武功建立了大唐帝国。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特别是征高丽失败、太子承乾谋逆被废后,唐太宗在心理上受到了沉重的创伤。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压力,使一代明君不堪重荷,唐太宗转而信道,继而求仙,身体日渐衰弱。


唐太宗出身北方贵族世家,一生戎马生涯,从战场崛起,从死人堆里走出。年轻的唐太宗,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虽然处在人们相信迷信的时代,但他却是一个不信鬼神的人。


唐太宗自18岁在雁门解围中初露头角,在晋阳起兵后东征西讨,出生入死,弓箭不离身,他所发射的箭,要比别人的箭大一倍,命中率高,威力能射穿门阖。由于身强力壮、武艺高强,心理十分稳定,更兼与贤妻长孙氏结为伉俪,夫唱妇随,恩爱异常。在进军长安过程中,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长安。后被封为秦王,这时的唐太宗,一心建功立业,统一华夏,在战争进程中,天下英雄望风归顺,薛举、薛仁杲、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先后败在他的手下。这时的唐太宗心理健康,蓬勃向上。


平定天下后,斗争转入了内部,虽然有时某些方面处于劣势,但就总体而言,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更兼谋臣猛将以死相报,他的雄才大略和人心所向相结合,终于战胜了李建成、李元吉,取得了帝位。这时的唐太宗,虽有肉骨相残、不得已而为之的遗憾,但心理还是很健康的。


唐太宗用包藏宇宙的博大胸怀,赦免并重用了太子党魏征、王珪等能人,并毫不犹豫地委以重任。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魏征辅佐太宗17年,共提重大建议200多条,大多数被采纳,王珪也提了很多宝贵意见,也被采纳。贞观初年,是唐太宗心情最好的时期,由于采纳了魏征等大臣的建议,君臣励精图治。贞观三年,斗米数钱。贞观四年,断狱死罪全国仅29人,天下大治,人民安宁。李靖、李勣先后战胜突厥,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创立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也是太宗高兴的大事。


为了文治不忘武功,居安思危,打猎既是唐太宗一项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军事演习。为了不违农时,唐太宗把田猎活动选择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唐太宗有高超的打猎技术和骑马射箭的技术。武德七年,李建成、唐太宗陪高祖李渊打猎,李建成要想趁机害死唐太宗,用一匹看似强壮而有蹶的毛病的马给唐太宗骑,蹶马多次把唐太宗掀下马来,凭着高超的技术,他丝毫无损。贞观十一年十月,唐太宗在洛阳围猎连射4头野猪,其中有一头野猪向唐太宗扑来,在旁的唐俭翻身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从容拔剑杀死野猪。


随着年岁的增大和功业的增加,唐太宗由于情绪的消沉与健康状况的恶化,逐渐减少了活动,贞观前16年多次外出围猎,精神焕发,骑射娴熟。从贞观十七年开始后的7年中,仅出猎1次。


贞观十年,太宗39岁,长孙皇后英年早逝,给了他第一次打击。更主要的是承乾不争气,尽管他遍寻名师,企图造就和自己一样的一代明君,但太宗空用千般力,水火无功难驯服,最后承乾走上政变谋反的道路。这次对太宗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心理状态开始转变,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和行动,得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劝阻才免于一死。再加上魏王李泰又被废黜,对他心理上打击更大。


立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发觉李治非立业之主,又想改立李恪为太子,被长孙无忌所阻挡,心里非常矛盾。这时候,他一方面近于女色,有年仅20岁的武媚娘,还有年仅17岁的徐惠等美人,他的身体更加虚弱;另一方面唐太宗开始服药,想用药物来使自己的身体好转。


唐太宗统一九州,万方臣服,唯有高丽尚蠢蠢欲动。唐太宗听说高丽盖苏文弑君篡权,勃然大怒,悍然兴兵前去讨伐。这时尽管大臣们纷纷上书劝谏,这场战争没有什么意义,但唐太宗不像当年那样从谏如流,这和他的生理健康下降有关,也与他的心理健康下降有关。


在高丽战场上的表现非励精图治的唐太宗所为。由于固执己见,唐太宗无功而返,几乎把几十万唐军丢在东北大地上。这次失败,对唐太宗的健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造成了他的终生遗憾。唐太宗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心情也越来越坏,在返国途中,竟听谗言,轻率地斩了辅佐太子的大臣刘洎。


回到长安后,唐太宗的心情更加郁闷,他本想通过一次胜仗,排解自己的苦闷,再展年轻时驰骋疆场的雄风,哪晓得事与愿违。由于战败的压力,再加上心理的不宁,各种疾病同时发作,痢疾、胃病、感冒、风疾折磨着唐太宗,更加重了他的烦躁不安。各种药物,皆不见效,一个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寻找神仙的灵丹妙药,使自己起死回生,长生不老。


当时的灵丹妙药,就是寻求方士,方士就是炼道的道士。道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哲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周,他们主张无为复古,对人们的苦闷起安慰的作用,和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互为补充。


唐太宗对道教的清虚、无为采用择善而从的态度。


贞观元年,他对下属们说:“神仙传说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秦始皇要想长生,受方士的欺骗,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徐福求不死药,方士为了逃避秦的暴政,去了就没有回来,秦始皇还在海边等待,回到沙丘而死。汉武帝求仙,将女儿嫁给道术者,因无效验,把道术者杀了。由此观之,神仙不是可以求的。”


太宗年轻时虽然允许道教的存在,并加以利用,但是对神仙方士是不相信的。但是由于心理健康的下降,太宗在无可奈何中又想起了神仙方士。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年底,太宗开始寻找方士,希望他们的丹药能收到奇效,就在这时开始服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出的“仙丹”。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正月,高士廉去世,因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父,又是开国元勋,太宗决定亲自吊丧,到了路上,长孙无忌挡住,说服了丹药不能进病、孝二家。只有所谓“神仙”道士才有这样的忌讳。


尽管太宗服了道士的丹药,病情却不见好转,不但不好转,由于矿物慢性中毒,病情加重。国内的方士不行,就寻找外国的方士。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派王玄策为唐使、蒋师仁为副使,出使天竺。


当时天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崇尚佛教。贞观二十二年,天竺国王师尸罗逸多去世,国内大乱,大臣阿罗那顺自立为主。王玄策、蒋师仁刚进入天竺边境,遭到天竺兵袭击,随从全部战死。王玄策、蒋师仁逃到吐蕃。吐蕃派兵千人,泥婆罗派兵7000人出兵天竺,激战3月,杀死天竺兵3000人,天竺兵大半溺江而死。阿罗那顺逃往东天竺,整兵再战,中了蒋师仁的埋伏,被活捉了。天竺兵多半投降,阿罗那顺的妻子手下尚有数万人,又被蒋仁师打败而活捉,远近城邑,望风投降,共得580处,东天竺国也送牛马3万头犒师。王玄策、蒋师仁退军,将阿罗那顺等押送长安。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赦阿罗那顺死罪。


阿罗那顺手下有一随从,庞眉皓首,鹤发童颜,太宗问他的名字,他说自己名叫逻迩婆婆寐,已经两百多岁了。太宗因被疾病所困,服本国方士丹药无效,好像看到一线希望,问他究竟用什么法术能够使自己长寿。此人见有机可乘,编造谎言说:“我一向信奉道教,得教主老子真传,炼丹服药,所以长生。”道教从未传入天竺,此人是借太宗尊老子为皇祖,所以编此谎言,太宗却信以为真,给以很高的礼遇,命令各州县采奇药异石炼丹给自己服用。经过近一年的烧炼,终于炼成,太宗服下,中毒暴亡。


太宗初年,他一再嗤笑秦始皇求神仙,追求长生的荒唐。他说:“神仙传说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事,空有其名,秦始皇存非分之想,所以被方士所欺骗。”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他认为迷信是荒诞不经的事,不能爱好。


贞观十一(公元637年)年下诏说:“生是天下的大德,寿命的长短是有规律的,人生七尺之形,寿以百年为恨,含灵禀气,莫不同焉,得之于自然,不可分外企求,即使有回天转日之力,用尽神之智,生必有终,皆不能免。”


而晚年他却不能逃脱企求长生的怪圈。如果他心理状态好一些,多修身养性,不听信道士的诳言,不至于暴病早逝。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一代明君李世民带着不世之功和深深的遗憾撒手西归,享年52岁,在位23年。


虽然太宗的统治以低调告终,但贞观之治是唐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而且在某些方面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他留给他的继承者一笔庞大的遗产:合理和高效能的行政机构,繁荣的经济及广大的国土。虽然高丽的失败给他留下了阴影,但在一定程度上全国出现了自汉朝全盛时期以来所没有的兴旺景象,开创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安定的和繁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