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文治武功(1)

作者:何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23:29

|

本章字节:7886字

衡量一个人的成就用“修身、治国、平天下”,而唐太宗在这三个方面都是强者。对天下而言,他建立了大唐帝国;对国家而言,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对个人而言,他是一个文武全才。在武艺上,唐太宗崇尚骑马射箭,对弓箭和马匹情有独钟;在文化上,他喜欢作诗,爱好书法。


唐太宗一生对弓箭和马匹情有独钟。他武功出众,弓马尤为娴熟。也许这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吧,唐太宗从小生长于北地,其实李氏家族从李虎起定居于西北,到唐太宗时已经第四代了,北方民族粗犷强悍,不屈不挠的尚武精神对唐太宗影响较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唐太宗也是出生在关陇地区,关陇集团是一个军事集团,尚武的风俗尤其浓重。尚武习俗还有来自家庭的影响,李渊因家庭的原因,曾经勤学苦练,唐太宗既为关陇集团的人,又是李氏家族的人,也会像其父李渊一样,决不会在习武方面有所差池。所以唐太宗从小就形成了英武果敢的性格,喜弓善射就是这种性格的反映。


晋阳起兵后,唐太宗东征西讨,出生入死,弓箭从不离身。他所发射的箭,比通常用的箭大一倍,命中率高,威力大,能射穿门阖。房玄龄赞扬他“箭穿七札,弓贯六钧”。统一战争中,与宋金刚对峙,反击单雄信的袭击,讨伐刘黑闼,他的箭都神助似的护卫他,使他化险为夷。他曾说过:“我用弓箭平定天下,所用的弓和箭够多了”,确实是这样。后来他回忆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又说:“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茫涉海。”通过这些话,可以看出唐太宗在少年时代就是一个强悍骁勇的贵族子弟,读书少,善骑马,好弓矢,性格豪放,彪悍善战。武德时的重臣陈叔达也说过秦王性情刚烈的话。这一切都是唐太宗性格特点的真实反映。


唐太宗崇尚骑马射箭或许也是遗传的原因。李氏是汉是胡,直到现在,史学家们还有很多争议,但是李渊及其子孙具有胡族血统的成分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前面提到的李渊祖父李虎的兄长名起头,弟名乞豆,起头之子名达摩,这些名字都属胡人的名字。


李氏家族中有人容貌像胡人,如单雄信曾呼李渊之子李元吉为“胡儿”。唐朝宗室膝王李涉的容貌也和胡人相似。说明李唐有胡族血统成分。


还有李氏先人中有很多都是娶的胡人。例如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鲜卑人;唐太宗的母亲太穆皇后是西北少数民族和鲜卑人的混血儿;高宗皇帝的母亲长孙皇后是鲜卑人。


唐太宗李世民的血管里流着胡人的血,也流着汉人的血,他实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混血儿。这生物性的因素,大概构成了唐太宗的独特性格:


孔武有力,豪放不羁……


唐太宗对弓马的喜爱之情,也可以从他平定天下后,他所作的两首诗里看出来。


一首题为:


出 猎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车睘)嵩。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岩风。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另一首题为:


咏 弓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咏弓》诗中用“激箭流星远”来描述他所射之箭的速度。同时也显示出太宗射箭的高超技术。


唐太宗即位后,已经不必带兵打仗,驰骋战场已经成为过去,亲操大羽箭,以一当百,百发百中都只是对当年的回忆了。


如在武德九年九月,他为了能和将士们在一起拉弓射箭,于是自封为警卫将卒“习射”的教练,在显德殿庭院中不辞辛劳地教士兵们练箭。士兵都以能和太宗皇帝一起练箭为荣,所以每天都有好几百人参加练箭,为了鼓励大家,太宗悬赏,射中的就可以得到弓刀与布帛。朝臣从安全角度考虑,劝他不要这样做,他不听,一有空,就乐于当习射教练。贞观年间,太宗还广泛地收藏弓箭,并且和能工巧匠一起研究弓箭的好坏。他对弓箭的感情,不能单单用喜爱来表达,其中还有对当年驰骋沙场的怀念。


唐太宗爱马与他从小习武和驰骋沙场是分不开的。马匹是古代最重要的作战工具,他能保证部队最大的机动性,唐太宗更是骑兵战术的高手,所以在作战中更喜欢用骑兵来取胜。如在霍邑一战中世民以轻骑飞快***敌军背后。宋老生腹背受敌,士卒哗然溃散。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骑兵战术的运用。


武德元年在浅水源决战中,唐将庞玉和敌将宗罗睺战于原南,“既太宗率御大军,奄自原北,出其不意。宗罗睺望见,复回师相拒。太宗将骁骑数十入贼阵,于是王师表里齐奋,宗罗睺大溃。”这出写到太宗将骁骑数十入贼阵。是骑兵阵后反击之战术,骑兵又一次为他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追击宋金刚的战斗中,唐太宗追至介州,宋金刚尚有士卒两万,出西门,背城布阵,南北七里。唐太宗遣总管李勣、程知节、秦叔宝挡其北,翟长孙、秦武通挡其南。“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又一次以骑兵战术取得了胜利。


武德四年五月,在虎牢之战中,正当“诸军大战,尘埃涨天”的时候,“世民率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卷旆而入,出其阵后,张唐旗帜,建德将士顾见之,大溃”。建德虽有骑兵,但远不及唐军精锐。唐太宗的骑兵再显神威。


每次战斗,大都是由骑兵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身经百战的唐太宗,胯下所骑之马都是非常有名头的。这些马都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即位后,对马匹的供给与繁衍十分重视。太宗时期建立了完整的马匹管理系统,国家开始了大规模地养马。其中幅员辽阔的陇右地区就是唐朝的养马重地,马种都是上等的纯种,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出产好马的地方,唐朝也主要通过贸易、贡献、和亲聘礼等方式获得马种,还有不少良马是在战争中得到的。唐朝把引进的良马统称为胡马或番马,为了便于区分和管理,对种类不同的马要烙上不同的马印,仅《唐会要》卷七十二《诸蕃马印》就留下了约三十五种不同来源外来马的马印实图。可见唐朝对外来马的引进非常成功。


太宗重视养马的政策是从国家需要出发的,也是长期战争实践的启示。如果一旦战争爆发,战马就成了最重要的工具。尤其是对周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没有马匹根本无法战斗。太宗本人拥有许多匹良马。他对马的喜爱也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隋文帝时,大宛臣服于隋朝,每年都要进贡。有一年上贡的是一匹千里马,叫“师子骢”,据说这匹马速度快得惊人,从长安到洛阳的路程,朝发夕至。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这匹马也不知流落到何处。太宗即位后,一直踮记着这匹马的下落,命人四处寻访。后来被宇文士及从朝邑(今陕西大荔东南朝邑镇)一家磨坊找到,那些人根本不识货,只是用来拉磨而已,师子骢被折磨得皮焦尾秃,再也没有了往日飘逸的风采。太宗得知消息,亲自到长安城东的长乐坡去迎接。看到此马时,不知不觉流露出对师子骢的怜惜。此马虽老,但“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


唐太宗因爱马,曾留下了一些咏马的诗篇。


唐太宗不但爱马,也是识马的高手。武牢战役中,隋炀帝的骢马被窦建德的部将王琬骑着,李世民一眼就看上了这匹马,赞叹说:“彼之所乘,真良马也。”尉迟敬德听到后,立即冲入敌阵,把王琬连同骢马都擒获归来,成为唐太宗的坐骑之一,太宗给他取名叫黄骢骠,贞观晚年在随他出征的途中死亡,他“颇哀惜之,命乐工制《黄骢叠曲》”。


太宗骑过很多战马,但是最著名的,就是建唐过程中所骑的6匹,那6匹马跟他出生入死,多次救了他的命。太宗把这6匹马合起来称为“六骏”。这6匹马据研究都是来自西北的胡马。从“特勒膘”的命名,可知它是来自突厥的良马。唐太宗晚年对六骏非常爱惜,经常去看六骏的情况。


爱好弓马的唐太宗特别喜欢围猎。虽说不能像成吉思汗那样弯弓射大雕,但是在他的宫苑或猎场内也有很多珍奇动物,追逐野兽,搭弓拈箭,似乎还能找到以前那种豪气冲天的感觉。在天下太平之时,太宗进行围猎,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喜好,他还有战备的意思,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里如果不进行操练,到了有战事的时候也是派不上用场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很能跑的兔子,有一天被人抓去了,说是为了让兔子参加百米赛跑。然后他把兔子放在笼子里养了起来。等到比赛的那天,他把兔子放出来,让他参加比赛。可是没跑几步,兔子就因为运动过于激烈而死了。所以说唐太宗在狩猎的同时也是在训练。从他跟大臣的言谈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围猎的同时,也透露出他的某些治国的思想。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月,太宗在洛阳苑围猎,这次要围猎的是一群野猪,太宗一马当先追了上去,拉圆了弓,一连发了四箭,射死四头。有一头野猪情急之下,竟然回头向世民的马前奔了过来,眼看将要咬到马蹬;民部尚书唐俭怕太宗有危险,催马上前与野猪相搏斗,一时僵持不下。太宗赶到近前,拔出宝剑砍死野猪。有不少人都反对唐太宗围猎,说围猎会有危险。但是,太宗有自己的想法。有一次,他对侍臣们说:“上书奏事的大臣们都说朕游猎频繁,如今天下无事,武备的事不能忘,朕时常与身边的人到后苑射猎,没有一件事烦扰了百姓,这有什么害处呢?”围猎不忘武备,唐太宗有这样的战略眼光的确是很高明的。因为当时很多朝臣认为,既然天下太平,就不需要再重视军队。这种战略眼光和李世民的眼光相差甚远。军队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机器。如果军队瘫痪了,那么,统治阶级的地位也就摇摇欲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