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下归唐(1)

作者:何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4

|

本章字节:10466字

公元617年,李渊攻入长安。公元618年,李渊继皇帝位,唐朝建立,年号武德。


李渊建都长安之后,关东仍然群雄纷争,征伐不已,主要有三支力量: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河南瓦岗寨的李密。此外的割据势力还有陇西的薛举、薛仁杲父子,马邑的刘武周以及洛阳的王世充。如果不平定这些军事集团,李唐的江山便很难巩固,于是李渊便派秦王李世民统率大军出征,而将太子李建成留在长安,帮助自己处理政务。


刘武周是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非常喜欢结交朋友,是草莽英雄。年轻的时候,他不喜读书,只喜欢骑射,离家去了洛阳,准备投军。后来成了隋朝大将杨义臣手下的一员虎将。杨义臣征讨高丽,他随军出战,回来后,凭借军功升为建节校尉。不久后到马邑,任马邑鹰杨府校尉。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马邑太守王仁恭听说刘武周曾经跟着隋炀帝征辽,喜欢他作战勇猛,收为帐下亲兵,不离左右。时间一长,刘武周开始调戏王仁恭的侍女,侍女不加拒绝,过不多久,便米已成炊,且感情越来越好。刘武周知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总有一天会被王仁恭发现,害怕事发被诛九族,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勾结社会上的一些恶少,杀害了王仁恭。为了镇压其他人,给自己树威,他提着王仁恭的头在郡中示威,没有人敢吱声。刘武周杀隋官在前,示威在后,再做朝廷命官已不可能,自己思量无路可走,只有起义一条路了。于是,刘武周开仓济贫,收得徒众一万多人,自称太守,并依附突厥,被突厥封为“定杨可汗”,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刘武周起义后,原活动于易州(今河北易县)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宋金刚,被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击败后,率余众四千人归附刘武周。


李渊建唐后,宋金刚建议刘武周“入主晋阳,南向以争天下”,刘武周遂于武德二年三月在突厥支持下举兵南下。刘武周首攻并州,并州总管李元吉以畋猎游乐为事,不理军务。四月,刘武周引突厥军至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李元吉强令车骑将军张达仅率100名步兵试战,结果全军覆没,张达愤而投降刘武周,并引其军攻占榆次(今属山西)。


四月十八日,刘武周进围太原。为了扭转战局,李渊决定派右仆射裴寂来前线督军抗击,任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拨精兵三万,会同各郡兵力讨伐刘武周,命他见机行事。可惜裴寂根本不善于带兵,对兵法更是一窍不通,他是一个政治家,但绝不是一个军事家,所以他来并未能改变战场的形势。


刘武周攻入并州和太原,总管裴寂节节败退。敌军直逼绛州,攻下龙门,不久又攻下浍州,刘武周大军这一连串的军事行动,比起当时唐军进攻长安用的时间还短。


这与李元吉在太原的治理有很大的关系。李元吉本性残暴,父亲让他留守太原,那简直是放虎归山。太原远离长安,无人能够制约,骄奢淫逸,无恶不作,他的做法惹得人人怨恨。李元吉有奴客、婢妾数百人,李元吉经常让他(她)们披甲执仗,互相攻战,当做游戏。一场攻伐下来,就会死伤很多人,李元吉本人也曾因参加这种游戏而受伤。李元吉的乳母陈氏善意苦劝,他不但不听,反而迁怒于乳母。一次,李元吉喝醉酒后,命人将陈氏活活打死。


李元吉还非常喜欢打猎,他曾说:“吾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在狩猎时往往践踏百姓庄稼,还纵容部下抢夺民财,弄得百姓憎恨不已。李元吉甚至荒唐到当街射人,以观人避箭为乐。他还喜欢夜晚外出,奸人妻女,太原百姓对此极为愤恨。协助他镇守太原的右卫将军宇文歆多次劝谏,李元吉不听。宇文歆无奈,只好将这些情况反映给唐高祖,李渊一看奏章,气得七窍生烟。


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大臣们联名上奏,要求罢免李元吉,李渊下令罢免李元吉并州太守之职。李元吉丢官后不甘心,又暗中令其亲信以太原父老的名义向唐高祖上书,请求留在太原继续为官。唐高祖罢免李元吉是迫于舆论的压力,这时正好顺水推舟,又恢复了李元吉的官职,仍留镇太原。但李元吉并无任何收敛的表现,这就是太原会如此快失守的原因。


刘武周不断进逼,虞、泰二州也已遭到攻击。裴寂并不去组织防御,而是派人去叫州官,把老百姓都收到城里去,把财物烧毁,企图坚壁清野。这种野蛮的做法,最终激怒了当地百姓。百姓连年饱受战争的痛苦,已经是穷困之极,现在还要将他们的财物烧毁,他们岂能容忍?百姓心怀记恨,反乱之心油然而生。夏县吕崇茂乘势聚众,响应刘武周,自称魏王,四处抢劫。裴寂接连得到警报,只好去征讨吕崇茂,但军无士气,一经临战,便纷纷溃退,裴寂也只得飞马逃回。面临四面楚歌的裴寂手足无措,只有上奏求援了。


形势非常险恶,李唐王朝的发迹地竟在旦夕之间陷落了。李渊惊呼:“晋阳有几万强兵,有足够吃十年的粮食,王业兴起的根基,一下就丢弃了,真是太可怕了。”消息传开,民心大骇,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远近奔走相告,莫不惊异失常。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李渊已经没有斗志了,慌忙颁发手敕:“贼势到如此地步,很难与他们抗争,宜放弃黄河以东地区,谨守关西。”可是秦王李世民坚决不同意,他上表称:“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土地富饶,京城的粮食全靠河东供给,如果全部放弃,臣深感愤恨。希望给臣三万精兵,必定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大敌当前,岂能退缩,尔等愿带兵出战!”


于是,李渊答应了李世民的要求,积极准备出征。李渊调集关中所有兵力由李世民统一指挥,封他为征虏大元帅,即刻起程北上讨伐刘武周。李渊知道此次讨伐刘武周事关重大,如果胜利的话,后方从此就固如磐石;如果战败,唐王朝就面临不能统一天下的局面。为了给李世民壮行,李渊亲自到长春宫为他摆酒送行。十一月,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李世民趁河水结冰,从华阴渡过渭水、洛水北上,在龙门渡过黄河、汾水,驻兵柏壁,与刘武周的主力、宋金刚率领的军队遥相对峙。


由于裴寂坚壁清野的政策实行在先,所以现在最为紧缺的就是粮饷,庞大的军队每天消耗的粮食非常巨大。但是黄河以东的州县遭抢劫后,没有粮仓,一般的百姓也都缺粮,人人惧怕侵扰,聚居在城中,征集不到东西。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坚决改变过去裴寂那一套扰民的做法,想方设法安抚人心。由于秦王李世民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很高,所以他一打出自己的旗号,百姓就纷纷踊跃归顺。前来的人日益增多,唐军也不断地征收到粮草。军粮充足,队伍也得到了加强。不过,现在还不是以硬碰硬的时候,所以李世民休兵喂马,只命小部队抄掠敌军,大军则坚壁不战。


在大军坚壁不战的同时,李世民与宋金刚的势力也有小的交锋。


十二月,刘武周大举进兵夏县,永安王李孝基全力抵抗,但力量对比悬殊,全军覆没,永安王李孝基等被伤。李孝基派人通知李世民,自己则躲起来养伤。


李世民接到消息后非常愤怒:“敌人如此猖獗,我亲自带兵前去征剿吧!”


兵部尚书殷开山、行军总管秦叔宝愿意代元帅出征。


李世民非常高兴地说:“二位将军愿意同去,比我亲自去都强。敌兵已经取得胜利,现在一定回军,最好在中途伏击,攻其不备,定能取胜。”


二将领命出师,在路上探知,入侵夏县的刘武周大将尉迟敬德、寻相已经捉住了李孝基等人,准备返回浍州,现在很快就到美良川。美良川有一条河是尉迟敬德等人必经之路,殷、秦二人率军埋伏在河边,等到尉迟敬德、寻相率军渡过一半的时候出军攻击,把尉迟敬德等人打得溃不成军,斩杀两千余人,尉迟敬德逃脱。这次大胜而归,大大提高了唐军的士气,诸将纷纷请战,但李世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不许出战。只是到处收集情报。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正月,尉迟敬德和寻相奉命救援蒲坂的王行本,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亲自率领三千人马,连夜赶到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设伏。尉迟恭等人还未做准备,已经被杀得七零八落,寻相和尉迟敬德只身逃跑,其余全军覆没。


在侦察敌情的过程中,李世民也曾遇到一次惊险的事情。一次,李世民带轻骑兵去侦察敌情,随从的骑兵四下分散开来,李世民只和一名穿铠甲的士卒登上山丘休息,不想竟然睡着了,结果被敌军的情报人员发现了。不久,敌人从四面包围了他们二人。开始,二人毫无知觉,恰巧蛇追老鼠,碰到了甲士的脸,甲士惊醒后发现敌情,赶紧推醒李世民,二人一起上马,才走了百余步,就被敌人追上,李世民用大羽箭射死了敌人的骁将,敌骑兵这才退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壁不战,宋金刚的大队人马渐缺粮草。刘武周为打通运粮道,给宋金刚供应粮草,数次攻打浩州。唐将李仲文坚守浩州,刘武周多次进攻,都被李仲文击退。太原的粮草不能运到柏壁,使宋金刚的军粮匮乏。李仲文还派人四处骚扰刘武周的运粮队伍,为李世民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又坚壁了一段时间,李世民手下的有些部将不耐烦了,请求与宋金刚交战。李世民说:“宋金刚孤军深入,麾下集中了精兵猛将,刘武周占据太原,依仗宋金刚为屏障。宋金刚的军队没有储备,比我们更缺粮食,只有靠掠夺补充军需,利于速战。我们关闭营门不出,养精蓄锐,可以挫败他们的锐气。分兵攻汾州、隰州,骚扰他的心腹之地,他们粮尽无计可施,自然会退军。我们应当等到那时再战,目前不宜速战。”


双方对垒相持5个月后,宋金刚军粮困乏,正值隆冬季节,再也没有粮食可以掠夺了,部队士气大减,不得不撤军补充粮食。李世民亲率大军奋勇追击,唐军漫山遍野,倾巢而出,鼓声震天,喊声如雷。至吕州追上了断后的宋金刚部将寻相。唐军憋足了劲,冲入寻相的部队,就如狼入羊群,势如破竹。寻相抵敌不住,大败而走。李世民紧随其后,乘胜追击,寻相返回又战,战败再逃,李世民又继续追击,一昼夜走了200多里,打了几十仗。追到高壁岭,总管刘弘基抓住李世民的马缰规劝道:“大王打败敌人,追到这里,功劳已足够了,不断深入,就不爱惜自己吗?况且士兵们饥饿疲惫,应当在此停留扎营,等到兵马粮草都齐备了,然后再进击也不晚。”李世民说:“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军心涣散;功劳难立而失败颇易,机会难得,转瞬即逝,一定要趁此机会消灭他。如果我们停滞不前,让他有时间考虑对策加以防备,就不可能轻易打败他了。我尽心竭力效忠国家,怎么能只顾惜自己的身体呢?”于是,催马向前,继续追击,一看主帅如此,将士们也不敢再提饥饿。唐军在雀鼠谷追上宋金刚,一天交锋八次,都打了胜仗,俘虏和斩杀的敌军有好几万。


当晚,在雀鼠谷宿营。李世民和将士们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三天没有解甲睡觉。他们稍稍休息。接着,李世民带兵继续追击。


这时,宋金刚尚有两万精锐部队,在城西宽阔之处,背城布阵,南北相连有六七里长。宋金刚摆出这样的阵势,准备和李世民决一死战。李世民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他命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在北面布阵,翟长孙、秦武通在南面布阵,他本人则亲率3000精骑冲其阵后,这一仗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双方杀得难分难解,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毕竟宋金刚新败,士气低落,难以抵挡,大败而逃。李世民追出几十里,一直追到张难堡,摘下头盔向堡垒上的士兵示意,守堡垒的军士认出李世民,都欢呼雀跃,高兴得流下泪来。随从告诉守军:秦王还未进食。守军便献上混酒、粗米饭,秦王吃得很香。在张难堡,敌军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等率余部八千人来降。


尉迟敬德籍属朔州,武勇善骑,是一位杰出的精骑将领。李世民得到尉迟敬德非常高兴,引为右一府统军,并让他仍然统领八千旧部。有人担心尉迟敬德会叛变,李世民不听,说:“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


宋金刚收拾残部,准备再战,但部众都不肯随他与唐作战,于是宋金刚只得和一百多骑兵逃往突厥。至此,刘武周的大部分军队被李世民打败了。刘武周得知全军溃败,只得弃太原北走。不久,宋金刚打算从突厥跑回上谷,被突厥捉回,处以腰斩之刑。


刘武周当初南侵犯唐时,他的内史令范君璋曾规劝道:“唐主以一个州的兵力,直取长安,所向无敌,这是上天有助,不是人力。晋阳以南,道路狭窄险要,孤军深入,后无援军,假如进军攻战不利,怎么回军?不如北面联合突厥,南面与唐结交,在此一方称王称霸,才是长远之计。”刘武周不听,留范君璋守卫朔州,自己率军南下。刘武周失败后,流着泪对范君璋说:“我没有采纳你的意见,以至于到了现在这种地步。”过了一段时间,刘武周策划从突厥逃回马邑,事情泄露,被杀。突厥人任命范君璋为行台,统领刘武周的余部。


经过半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李世民圆满完成使命,收复了并、汾旧地,消灭了又一个“争天下”的强大敌人,为巩固新建的唐朝政权立下了卓越功勋。战役结束以后,李世民升李仲文为并州太守,自己率大军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