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明报集团(4)

作者:傅国涌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8

|

本章字节:7454字

精通日语的沈西城看过一套日本片集,是讲丰臣秀吉的,里面有一个小朋友,跟韦小宝一样靠拍马屁加小聪明起家,却令丰臣秀吉宠爱得不得了。这是根据日本作家矢田插云的改编的,内地、港台都没有中译本,金庸不懂日语,断无理由看过这本,“那么情节相同,是纯属巧合了吧”!5


1 杜南发等《诸子百家看金庸》五,140页。


2 《韦小宝这小家伙》,《明报月刊》1981年10月号。


3 《文汇报》2007年1月22日。


4 杜南发等《诸子百家看金庸》五,161页。


5 沈西城《金庸与倪匡》,43页。


《鹿鼎记》真正的主角其实是康熙皇帝。在此之前,金庸的武侠始终贯穿着否定权力的线索,“侠以武犯禁”,侠与官、江湖与江山从来是对立的。《鹿鼎记》则完成了对权力的肯定,他心目中,这位开明君主“不但思想开明,而且很好学,还去学外国的学问”。五、四分之一世纪


1972年9月23日,《鹿鼎记》在《明报》连载了1019天,结束时还有个小启:“金庸新作在构思中。明日起刊载古龙新作《陆小凤》。”但从此他的新作再无下文。


《鹿鼎记》成为金庸的封笔之作不是偶然的。1969年8月22日,《笑傲江湖》快要收尾时,他说:“只是为了写武侠可以帮忙增加销路,所以每日在自己的报纸上面写一段,这是有这个必要,非写不可,所以酬劳和一般情形就有点不同,报馆给我的稿费也很少,假定报纸与我没有关系,我就一定不写了。我现在写是为了娱乐。但是十部写下来,娱乐性也很差了。也许要停写几年,才再继续写下去也说不定。现在娱乐自己的成分,是越来越少了,主要都是娱乐读者。”“我觉得继续写下去,很困难。虽然为了报纸,有这个必要。有些读者看惯了,很想每天一段看下去。但是我每多写一部书,就越觉困难,很难再想出一些与以前不重复的人物,情节,等等。我想试试看是否可以再走一些新的路线。”2


《鹿鼎记》可以看作是他新的尝试,属于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他走向了韦小宝。一部《鹿鼎记》,不再是英雄的慷慨悲歌,说是武侠,已没有“侠”。“‘大侠’走至穷途末路,那么金庸又有什么出路可以提供呢?他提供了三条路线:令狐冲的出世、韦小宝的玩世及康熙的以天下为己任。”3从1955年起,十七年间,他一共写了十一部长篇武侠,四部中短篇,他用书名首字作了一副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1 《金庸散文集》,238页。


2 杜南发等《诸子百家看金庸》五,28—29、30页。


3 吴霭仪《金庸的男子》楔子。


只有作于1970年的短篇《越女剑》没有包括在内。他的十五部武侠,“始于书剑飘零、指点江山,终于逐鹿问鼎、一争天下;始于乾隆的少不更事,终于康熙的老谋深算;始于红花会,终于天地会……始于天山,终于鹿鼎山;始于残缺的英雄,终于完美的流氓;始于查良镛自撰联语为回目,终于取查慎行的诗联为回目;始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忧郁,终于‘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强自宽解;始于‘齐人有一妻一妾’的茫然,终于唐伯虎坐拥七美的坦然;始于万隆会议开幕的序曲,终于‘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尾声;始于书、剑,终于鹿、鼎;始以江山,终以天下……”从商业利益来说,《明报》此时成了香港举足轻重的大报,有国际性的影响,不再依赖武侠吸引读者,明报集团也已粗具雏形,金庸的武侠创作生涯终于走到了尽头。“目前情况下,如果我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可能就不再写了,一来我不希望自己写过的风格、人物再重复,过去我写了相当多,要突破比较困难;再者武侠出自浪漫想象,年纪大了,心境自然也不同。”2


这些几乎都是每天写一段,大约构思一个钟头,写一个钟头,每段千字左右,当夜排版,次日见报,有些一写就是两三年,有时写到后面忘了前面是否交代过,有时没有伏笔,前后有些不连贯,情感、故事有漏洞,在报上连载总是比较啰嗦。“很多时候拖拖拉拉的,拖得太长了,不必要的东西太多了,从来没有修饰过。本来,即使最粗糙的艺术品,完成之后,也要修饰的,我这样每天写一段,从不修饰,这其实很不应该。就是一个工匠,造成一件工艺品,出卖的时候,也要好好修改一番。”从1970年3月起,他就开始修订前面的作品,当时《鹿鼎记》每天还在报纸上连载。直到1980年修订完成,足足花了十年时间。


其实,每次出单行本前,他都修订过一次,这次更是仔细,“几乎每一个句子都曾改过。甚至第三次校样还是给改得一塌糊涂。对负责校对的蔡炎培兄、明报出版部排字房领班陈栋兄及各位工友,常有既感且愧之念”。3他个性坚毅好胜,对老朋友梁羽生1966年的批评很在意,努力学诗填词,研究格律,在回目上都重新下了工夫,其他方面也多有改动。


1 刘国重新浪博客《读金时代》。


2 杜南发等《诸子百家看金庸》五,152页。


3 1975年5月,《书剑恩仇录》后记。


当然,即使经过十年修订,“在报纸上连载的痕迹”依然明显,情节安排中还有不少缺陷和不足,主要是巧合太多,偶然性太多,不合情理。他说:“武侠虽然也有一些文学的意味,(但)基本上还是娱乐性的读物,最好不要跟正式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比较好些。”1他说的是实话,不只是谦虚。


从1955年到1980年,正是金庸人生的黄金岁月,从《新晚报》《大公报》到长城电影公司,再到自办《明报》,写武侠始终只是他的“副业”,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名声。数十年后,《大公报》老同事黄永玉还很不理解:“这个人是很聪明、很有魄力的人,怎么最后弄得成一个武侠的著名作家?在我来讲是可惜了。”


“金庸”常常淹没了“查良镛”,多数海内外华人心目中往往只有金庸,倪匡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算不上夸张。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世纪的漫长时光,有多少少年读他的武侠长大,不知不觉中受了他的影响,已不可能统计。岭南大学教授刘绍铭回忆,当年追读金庸武侠,到书店租阅,晨昏颠倒,一直到看完市上能供应的“现货”为止,看“书剑”时舍不得一目十行,而像嚼橄榄一样细心品味起来。


1948年生于香港、曾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获博士学位的吴霭仪说,“金庸是陪伴着我长大的读物,骗去了我不少的眼泪和梦想”。从8岁看《碧血剑》起,金庸的每部她都读了许多遍,对书中人物与情节的熟悉不在倪匡之下。“看金庸是十分危险的,有时工作太紧张,临睡前顺手拿来看几页调剂调剂、松弛神经,不料就追下去看到天亮。次日一边工作一边打呵欠,还要暗自埋怨自己不知约制。”2


经济学家张五常1958年在多伦多追读《射雕英雄传》时,就对文学专家王子春说:“如果《水浒》是好文学,那么金庸的作品也是好文学了。”


陈省身、华罗庚、黄昆、王选、周光召、许倬云、金克木、陈世骧、夏济安、李欧梵、冯其庸……这些海内外学者都被金庸的武侠作品吸引。余英时60年代在美国就看他的武侠,1971年回香港,就请人介绍自己与金庸认识。


1 江堤、杨晖编选《金庸:中国历史大势》,112页。


2 吴霭仪《金庸的女子》,明窗出版社2000年版,9页。


1954年生于马来西亚,1973年就读于台湾大学中文系的温瑞安,在马来西亚念小学时,开始接触到金庸的武侠,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千方百计或租或购,直到上大学还在狂读,最后也走上了写武侠的道路。


“海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很少没有看过金庸的。一来外国生活枯燥寂寞,十分需要娱乐,二来长久与家乡分隔,很渴望多接触一些中国人的东西,比如看中文书、吃中国菜,等等。金庸娱乐性高,而且充满中国文化味道,于是便成了留学生的热门消遣,许多金庸的忠实读者,都是在留学时代开始迷上金庸的。”1刘绍铭说,在华侨小孩中,这是“最不用父母鼓催,孩子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的中文读物”。


当《笑傲江湖》在《明报》连载时,越南西贡有二十一家中文报、越文报和法文报也在同时连载。越南国会中辩论之时,常有议员指责对方是“岳不群”(伪君子)或“左冷禅”(企图建立霸权者)。当时南越政局动荡,一般人对政治斗争特别感兴趣。金庸笔下的人物更是香港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香港人论政,常会举出他笔下的韦小宝、令狐冲等人,“这当然反映出这一类读者的水平,无法用较高层次的人物和事件来说明问题,思想中熟悉的就只能是这种虚构的武侠人和事”。2


自1959年以来,十几年间,正是金庸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成就了他的事业,使《明报》从一张微不足道的娱乐小报,成长为香港举足轻重的大报,从三个人发展为一个广有影响的明报企业集团。


1 吴霭仪《金庸看人生》,1页。


2 罗孚《文苑缤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3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