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内侍卫

作者:郭凯

|

类型:古代·奇缘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37

|

本章字节:10380字

自那日立誓之后,尉迟鹰便算进身庙堂。官阶倒也不低,职司六品的御前侍卫,专事皇城警卫,护卫天子及其眷属。若是当值时,为防不测,自然要小心谨慎,但若换班之后,则日子过得甚为闲暇。


尉迟鹰虽是山野出身,但聪慧机警。何况又曾在江湖中历练过一年半载,什么事没见过?置身于皇城大内,更是小心谨慎,做出事来,倒也并无什么差池。


按北周官制,大内侍卫共分三等。


第一等是只负责保卫皇上、皇后及太后的内卫。他们人数大约只有两百余人。但却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高手,在忠诚方面更是毫无问题。


第二等则是廷卫,大约有八百余人,负责保护三宫六院的妃嫔和得宠的美女。必要时充任内卫,表现突出者可优先升职。


第三等才是宫卫,级别最低,人数也最多,约有两千余人,负责警卫各处宫门和重要所在。


尉迟鹰虽是新选入宫,但授职勤政宫,怎么说也算得上是皇帝的近卫。一般说来,勤政宫的宫卫升迁最快。毕竟他们是在皇帝身边,升官发财还不就是一句话么?因此宫中众人倒也不敢小觑他。


而尉迟鹰出身山野,为人素来平和谦虚,出手又阔绰大方,任谁都乐于和他结交。是以尉迟鹰入宫时日虽不久,上上下下的朋友却结交了不少。众侍卫喝酒赌钱之际,往往不经意流露出朝中宫中的内情。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尉迟鹰却是个有心人,暗暗记在心中。


武帝有意让尉迟鹰多了解一些宫中朝中的内情,暗中叮嘱让御前副总管颜同对尉迟鹰多加“关照”。


当时北周大内共有三位总管。总管“紫面天王”符元浩乃宇文护保荐,两位副总管一名颜同,一名范松,便是当日在骊山上陪伴在武帝身侧的二人。


颜同便是那个神色阴沉的中年人,精于擒拿之技,有“魔手追魂”之称,也是武帝的心腹。他得了武帝吩咐,知道尉迟鹰入宫的真正原因,故而对尉迟鹰是细加指点,有问必答,十分热络。


通过颜同的“指点”,尉迟鹰对北周的内情才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北周自宇文泰开国以来,历经孝闵帝、明帝二主,至武帝继位,实权一直操纵在宰相宇文护手中。而宇文护名为宰相,实为周主。事无巨细,皆先斩后奏。朝中各部大臣,多是其亲党,子侄后辈,更是遍及朝野内外。


当时京师纷纷传言,宇文护有“三头六臂”和“十八般兵刃”相助,所以才能历三朝而久握大权。及至武帝即位,宇文护的势力更是空前膨胀。国事不分大小,均以宇文护一言而决。在当时北周,宇文护一族,当真可说是权势熏天,炙手可热。


尉迟鹰起初还在纳闷,这“三头六臂、十八般兵刃”究竟是指何而言?时间一久,才知道所谓的三头六臂,还有什么十八般兵刃,都是指人而言。


“三头”是指宇文护的三个智囊,也是宇文护在朝中的心腹党羽。此三者分别是


刑部尚书……莫以礼,掌司法刑狱。


兵部尚书……杜预,掌兵马调动。


吏部尚书……辛不悔,掌官吏任免、提拔。


“六臂”则是宇文护在安插在军方中的实力所在,也就是六个最得力的爪牙。


护军总管王子腾、御林军都统范超、大内总管符元浩、禁卫军统领宇文涉。除此之外,还有专门负责为宇文护搜集情报、窥探朝中百官私隐的相府羽卫正副统领“千里眼”张三和“顺风耳”李四。


除了这些一文一武方面的人材,宇文护还广揽武林高手,为他所用。这十八般兵刃就是宇文护从投靠的武林人中挑选出来的一流好手。他们以兵器谱排名,专门替宇文护排除异己。


宇文护能够历三朝而不倒,除了他确实老奸巨滑,还因为他在朝中宫中广布人手,盘根错节,势力太大。


了解这些内情,尉迟鹰心中暗暗点头。难怪当日自己在长安街头,曾见宇文护上朝,车驾仪卫不亚于帝王之行。而市井贩夫走卒之流,更是“只知有相,不知有帝”。


只此一点,尉迟鹰相信,宇文护已经为自己种下了杀身之祸。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身为傀儡的武帝非但毫无丝毫怨言,反而对宇文护十分宽容。宇文护的十余个子侄,仗恃他的势力,在长安城中姿意横行,无论惹出什么事,武帝都从不过问。每逢宗族祭日,武帝还都是以晚辈之礼相见,执礼甚恭。


更令尉迟鹰不可思议的是,武帝与宇文护一起去晋见太后,太后赐宇文护座,武帝居然垂手侍立在一旁。而宇文护似乎也忘却了君臣之礼,大模大样坐得十分安稳,竟似习以为常。


尉迟鹰在武帝身边当了两个月的侍卫,就将宫中朝中所有这一切怪事都看在眼中,但他生性谨慎,只是默默记在心里,绝不宣之于口,留下话柄。


这一天,武帝散朝回来,浓眉紧皱,背着双手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尉迟鹰和几名内卫垂手肃立在御书房旁,默默地注视着武帝。


好一会,武帝才重重坐回御座,挥手命侍从的卫士和宫女退下。尉迟鹰本也想退下,武帝锐利的目光一扫,示意他入房说话。尉迟鹰小心谨慎,先告了罪,才入房关上房门,垂手肃立。


武帝沉吟许久,忽然说道:“尉迟鹰,你来宫中,有二个多月了罢?”尉迟鹰想了想道:“是两个月零十天,陛下。”


武帝沉吟了一下,道:“这二个多月,你对宫中朝中之事,想必也有所了解了。可有些什么话,想对朕说么?”


尉迟鹰恭恭敬敬道:“是,卑职确是有话想说,却不知该说不该说。”武帝深深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今日难得朕有此闲暇,你有什么话便直说吧。”


武帝说完,神色也凝重了许多。虽然此刻御书房内只有他二人,但尉迟鹰仍先察看了一下四周门窗是否紧闭,又在林立的书架中巡视了一遍,确信无人偷听,这才轻声道:“卑职一直有句话想问陛下,陛下想在何时动手,铲除那个祸根?”


武帝目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嗯,你说的祸根,是指何人?”尉迟鹰目光炯炯,迎视着武帝逼人的目光,冷静而又低沉地道:“宇文护!”


武帝忽然脸一沉,低声怒喝道:“大胆尉迟鹰,你可知宇文护乃朕之皇叔,又是朝中股肱之臣,功在社稷。你怎敢口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若是旁人,见到一国之君这般声色俱厉,只怕早已吓得体似簌糠,哑口无言。尉迟鹰却毫无惧色,坦然道:“陛下,恕臣直言,若要成千秋霸业,必要先除此人。古往今来,权臣当道,国必大乱。现在宇文护权倾朝野,党羽密布,则将陛下置于何地?若陛下以为臣此言是欺君犯上,便请立即将臣押赴午门,斩首示众。臣虽死,也绝无半句怨言。”


武帝紧紧盯着尉迟鹰好一会,神情才见和缓,轻叹道:“尉迟鹰,自朕即位以来,你是第一个敢向朕说出这般大胆言语之人!”尉迟鹰道:“臣既已立誓辅佐陛下,便不得不做一位诤臣。此言在臣心中已藏了许久,今日便要一吐为快,至于陛下要杀要剐,臣早已置之度外了。”


武帝手指轻叩书案,缓缓道:“既然你已有必死这之心,那么有什么话,你就直说罢。”


尉迟鹰低低道:“陛下,现今朝中大权尽皆握于宇文护之手,党羽更是遍布朝野。虽说目前他尚无反意,但若日后只要他稍存反心,则陛下危殆!俗语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陛下应早早图之,夺取大权,方能一展鸿图,成就霸业。否则,陛下终将被其所害。臣言尽于此,便请陛下处罚。”


武帝默然半晌,才叹道:“你说的都是骨鲠之言,朕为何要责罚于你?”顿了顿,武帝叹道:“宇文护这老贼专权跋扈,朕早已有心除之,只不过力有不及,才隐忍至今。”


尉迟鹰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容,笑道:“臣原知陛下并非那种肯屈居人下的庸碌之主!”


武帝微微一笑,他知尉迟鹰性情爽直,也不以为杵,道:“莫非你早已在说这些话之前,便已料到朕也有此心?”


尉迟鹰笑了笑,道:“属下可没这般料事于先的本领。只不过见皇上对宇文护之一门过于宽仁,心中不免奇怪。虽说陛下宽仁大度,但宽仁过了头,就不外乎是二种原因,一是畏惧老贼,不得不曲意逢迎。二是行韬晦之计,骄其志、懈其心,等待时机。以陛下之胆识,怎会惧一佞臣,是以臣就料想,陛下是在行韬晦之计,故而臣方敢直言进谏。若非如此,臣也不敢贸然直言。否则,臣便有一百颗脑袋,那也不够砍。”


武帝默默听完,展颜一笑,道:“宫太尉在朕面前,极力夸你非但武功了得,胆识也超乎常人,想不到你的谋略却也不输于武功。”尉迟鹰道:“皇上夸奖了。臣虽读书不多,却也知古之名将孙武曾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这两句话实在很有道理。一个人便是武功再高,若无谋略,也终难成大器。”


武帝微微一笑,点点头,端起龙书案上的一杯香茶,酽酽的啜了一口。再抬起头时,武帝的神情又变得十分凝重,他低低道:“那依你之见,欲除老贼,应该怎样?”


尉迟鹰略一沉吟,也低低说道:“最直接的办法自然是效仿荆坷刺秦的旧事,选一死士刺杀老贼,然后陛下再借此良机整肃朝纲……”


他还未说完,武帝已经叹了口气,微微摇头。尉迟鹰识趣地收住话头,低低道:“皇上若信得过微臣,臣愿领此重任。”


武帝轻叹一声,低声道:“尉迟鹰,你可知宇文护在他执掌大权的这二十几年来,经历过多少次刺杀?有多少杀手刺客刺杀未成,反丢了性命?”


尉迟鹰愕然摇头。他的确不知道,宫中、朝中他也从未听人说起过。


武帝缓缓道:“一共是八十三次。至于功败垂成的杀手则共有二百一十七人。”顿了顿,武帝又道:“宇文护知道自己仇家遍布天下,所以他对自己的防护十分严密。最外层是人数多达一千五百人的铁甲军。这些人都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骁勇战士,宇文护发给他们普通军兵十倍的军饷,又厚待他们的家眷并加以严密看管。以此让他们死心塌地为他卖命,不敢稍存反心。”


“第二层是宇文护的五百名心腹家将。队长就是‘十八般兵刃’中的‘刀’和‘枪’。”


尉迟鹰醒悟道:“是‘荡魔刀’曾虏和‘勾魂枪’索寒?”这两个人他闻名已久。据说多年前就是武林中独霸一方的豪雄、杀人不眨眼的棘手人物。后被宇文护重金网罗,死心塌地为其卖命。


武帝点了点头,道:“最后一层,也就是最里面一层,是‘鬼影绝剑’陈江波和‘逆天戟’马空群所带的四十八名近卫。”尉迟鹰深吸了一口气,道:“那是‘剑’和‘戟’了。”


这两个人也非好相与。


“鬼影绝剑”陈江波出身“海南剑派”,因品性恶劣、滥杀无辜而被逐出师门。但他的剑法却不赖,据说并不在“海南剑派”第一高手“无影剑”廖风神之下。


“逆天戟”马空群除擅使“方天画戟”之外,还随带六根短戟,远近皆可为战,无论是马上步下,均有万夫不挡之勇。


顿了顿,尉迟鹰笑道:“看来皇上也曾有过这个念头。”武帝若非有刺杀之心,何以会对宇文护的随从护卫了解如此仔细?


武帝淡淡一笑,默认般道:“多年前,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宫伯乙弗风三人联手以重金请出‘天杀门’、‘狂暴族’的三十九名好手行刺失败后,朕就开始注意宇文护的随从了。”顿了顿,道:“所以,朕以为刺杀过于冒险,成功把握也不大。另外,朕也不想让你去冒这个险。”


尉迟鹰轻声道:“谢陛下关怀。刺杀既然不行,那么照眼前的情形,老贼把持朝政,各部均有其党羽。陛下则万万不可轻动,还是应该行韬晦之计,尽力笼络其心,千万不能让老贼有半分疑忌之心。而陛下另选心腹在暗中结纳宫中、朝中有胆有识的豪杰之士,等待时机。只要一有机会,立即下手,总归将老贼及一干党羽一网打尽才好。否则不免后患无穷。”


武帝轻轻点头,道:“朕也早有此心。不过,老贼耳目众多,朕一时也不敢有何异动。嗯,此事由你去做最好,不过却要格外小心,千万不能露出任何蛛丝马迹。至于所需金银,可找颜同支付。”尉迟鹰点头答应。


正说之间,门外有人大声道:“禀皇上,吏部尚书杨嵩求见。”武帝看了一眼尉迟鹰,道:“你去罢,小心行事。”尉迟鹰答应一声,回身开了房门,大声传唤杨嵩进见,自己走了出去。


尉迟鹰知道,武帝有国事垂询,多半不会再召见自己,从上书房出来,他便缓步离去。一边走一边思索,怎生联络豪杰之士。


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可着实不易。


自古人心难测,庙堂、皇宫更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地。自己要找的必须是那些既有才干,又对宇文护恨之入骨之人。否则,一不小心漏出马脚,让宇文护得了讯息,便是宇文护不杀自己,只怕武帝也不会放过自己。


想到这里,尉迟鹰紧锁浓眉,重重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