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作者:天赋

|

类型:

|

更新时间:2018-05-05 15:51

|

本章字节:2285字

停了一会儿,博老先生又说道:“这龙井还有故事呢,周武则天女皇垂拱四年,大长东阳公主也被削封邑,同她的长子高璇、次子高瑾,孙子高绍、高术、高丕、高迁一起,由巴蜀的集州迁徙到巫州,也就是现在的青龙。不知什么原因,则天女皇对大长东阳公主就是不瞒,当时东阳公主跟普通平民农妇已经差不多了,可则天女皇还是不放过她,连她想去丈夫去世的永州落脚、常常可以给丈夫上上坟的愿望也不答应,一定要把她赶往青龙。也许则天女皇认为这青龙边陲之地,条件极其艰苦吧?”


基叔想,这朝廷争斗太厉害,当年东阳姑婆只不过不太尊重祖母,可祖母对她也太过分了点。好在这青龙条件并不是很差,姑婆在这里度过晚年也还不错。


博老先生继续说:“后来东阳公主觉得这里风景不错,将柳溪龙井开凿成温泉,命名‘龙井汤’。又在龙井古树边,建一寺院,名曰‘龙井庵’,终年香火不断。古树下龙井汤外有龙井塘,龙井塘外有龙井湖,龙井湖外则有沅江。道旁有树,树下有井,井边有塘,塘外有溪,溪尾有湖,湖外有江,构成天然景观。东阳公主与长子高璇、次子高瑾,以及高璇子高绍、高术,高瑾子高丕、高迁常常沐浴其中。被左迁为巫州司法参军的郭翰,有时也荣幸地被东阳公主破例允许进入‘龙井汤’内沐浴。”


听到这里,基叔对这里的一切倍感亲切,想不到这里的一切倒是跟我大唐皇家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姑婆啊姑婆,你的外甥李隆基也到这里来了,到这里给您老尽孝来了!


博老先生的故事还没完,他继续说:“周武则天皇后长安四年甲辰八月十九日,东阳公主因病去世,葬在柳溪的竹西坳。东阳公主的长子高璇、次子高瑾以及孙子高绍、高术、高丕、高迁一大家人筑庐守陵。高瑾有诗《竹西坳守陵》:‘甲辰八月暮,葬母柳溪旁。沅岸竹西坳,清澄龙井汤。在生常沐浴,今死也闻香。陵墓营斯侧,筑庐望仙乡。’直到中宗皇帝神龙元年乙巳十一月初二,八十二岁的则天女皇去世于上阳宫。在临终时,她赦免了自己生前所有的冤家,将他们和他们的后人都召回京师。但是东阳公主没有等到这一天。东阳公主长子高璇、次子高瑾,高璇子高绍、高术,高瑾子高丕、高迁离开巫州,一同回到了京师长安。”


听完博老先生的一番述说,基叔心潮起伏,感慨万端,这人间之事,殊难预料,想不到我李隆基竟然与姑婆走到一起来了……


寂静的夜。隔壁的房间里,张二娘的鼾声虽然不是太大,但还是可以清楚地听得出来。两个小家伙的鼾声轻微而均匀,不仔细听几乎就听不出来。


基叔用一种只有合着耳朵才能听得见的声音问:“环儿,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我们大唐皇家的秘密,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到玩过的那地方,有我们大唐皇家的嫡亲坟墓。”


“什么?你说什么?你说这里有我们大唐皇家的嫡亲坟墓?”


“是的。环儿你还记得东阳姑婆吗?奥,你是不知道,那时候我都还年轻,你还没入宫。告诉你吧,那东阳姑婆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我的奶奶,就是则天皇帝,我的奶奶就千方百计地整东阳姑婆,把东阳姑婆谪贬到了这里。还有一大群表叔表兄弟也都来到这里,这青龙倒成了我们大唐皇家的一方故土了,你说这事奇也不奇?谁能预料我们竟然也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这里,莫非真的是命运如此?”


“后来怎么样了呢?”


“后来东阳姑婆去世了,就埋葬在柳溪的竹西坳,离我们今天玩的地方不远。博老先生曾指着那地方告诉了我,问我想不想去看看,我想还是过两天我们单独去看看,也可以作两个揖,或者祭奠祭奠,表表我们的孝心,所以我说一大群人,不方便,过几天再说。”


环儿已经发出了轻微的鼾声,基叔想,环儿累了,做了妈妈,真的不比以前了。基叔忽然感到有点心疼起来,在环儿的脸颊上吻了吻,也闭上眼睛安睡了。


刚刚丢下饭碗,小龙崽和小凤儿又开始了他们的“蚂蚁子抬棺”。三妹子抱着小宝宝又来了,一来便急不可待地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有好戏看。三妹子说,辰州的傩戏班来青龙演出,有好几天,白天夜晚连着演。


小龙崽和小凤儿听说看戏,问三妹姑姑:“有鬼脸壳吗?”三妹姑姑告诉他们,今天的戏全是演“鬼脸壳”,你们敢去看吗?好可怕呢。奥,还要演‘上刀梯’、‘过火槽’、‘踩犁头’,看起来很可怕的,你们不怕?”


小龙崽一溜烟跑向他的房间,带上五叔给他和妹妹凤儿做的鬼脸壳,把妹妹的鬼脸壳也给带上,学着戏里面的样子也演起戏来,还问三妹姑姑演得像不像。


说起来这全是五叔七叔教的。在青龙,看戏成为人们常年中最重要的文化生活之一。作为五溪地区文化的中心地,各地的地方戏剧团来青龙的演出接连不断。从辰州以上,有辰州的傩戏,辰州目连戏,溆浦的大戏,到青龙一带的阳戏,再到潭阳县的汉戏……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特点各有长处。


这些戏剧在表演技巧方面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说这角色,大多数剧种都有丑角,也叫花脸,小孩子们就喜欢看花脸。尤其喜欢看打筋斗。五叔七叔为了说得形象,干脆把那花脸叫着“鬼脸壳”,还给孩子们每人做了一个“鬼脸壳”,孩子们也很喜欢,常常带着“鬼脸壳”学唱戏。


孩子们不但会做“鬼脸壳”,还学会了讲故事。能讲“张飞和岳飞打得满天飞”,能讲“樊梨花大战穆桂英”,还能讲“金锤将大战金锤将,薛逵三锤砸死李元霸”等等等等许多故事。


今天又要去看“鬼脸壳”,孩子们欢喜得蹦蹦跳跳,带着“鬼脸壳”就要去戏院。由于孩子们的嚷嚷,大人们也急性起来,很快,爹爹和妈妈,两位叔叔都来到庭院里,甚至怪爷爷和张娘娘也来了。好,两位小家伙在前面开路,一大群看戏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