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外篇(下)(11)

作者:庄子

|

类型:诗词·散文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46

|

本章字节:13184字

傍晚,平静的湖面上不时跳起一尾尾鲤鱼。水中的鲫鱼看了对鲤鱼说:“朋友,你不安安静静地生活,跳些什么?”“我们心里高兴呀!”鲤鱼说完后跳得更高。鲫鱼见制止不了鲤鱼心中的激动,就远远地游走了。这时,渔船上的渔人一看就知道鲤鱼跳起的地方有鱼,便撒下网把鲤鱼们网住了。鲫鱼看了后说道:“懂得了吧,越是高兴的时候,头脑越是需要冷静。”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在遇到值得高兴的事情时总是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冲动,也正是在这时,那潜在的危机便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利用我们此时不能冷静的头脑,悄悄酝酿着灾难。


冷静是一项十分重要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冷静,遇到喜事时也要冷静,做到“宠辱不惊”才能活出从容的人生。



【原文】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1,为坛乎郭门之外2,三月而成上下之县3。王子庆忌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之设4?”


奢曰:“一之间无敢设也5。奢闻之:‘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多6。’侗乎其无识7,傥乎其怠疑8;萃荤乎芒乎9,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从其强梁,随其曲傅10,因其自穷,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注释】


1赋敛:募集,即募集铸钟费用。2坛:铸钟之处。3县:通“悬”,悬挂钟的架子。4术:方法。设;施行、使用之意。5一之间:一心之间,别无他念。6朴:质朴。既经雕琢,还要复归质朴。7侗(ong):幼稚无知的样子。8傥(áng)乎:无心之状,怠疑,与义近,呆滞的样子。9荤:聚集。芒:茫然不辨。言人们聚集而来,茫然不知分辨。10从:同纵,听任。强梁:强横不肯合作者。曲傅:曲意相附者。


【译文】


北宫奢为卫灵公募捐铸造编钟,先在城门外设下祭坛,三个月就造好了上下两层的钟架。王子庆忌见到后,便问他道:“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办法呀?”


北宫奢说:“只是专心致志地铸钟,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我曾听说:‘既然已精雕细琢,而又要返璞归真。’纯朴得就像没有什么知识那样天真,又好像不懂得思考那样笨拙;财物汇聚而自己却茫然无知,或者分发而去或者收聚而来;来的人不拒绝,去的人不挽留;愿意捐助的就让他捐,不愿捐助的就随他自便,隐委顺和的加以随应,依照各自的情况而竭尽力量,所以从早到晚募集捐款,从不挫伤民众的心,何况是遵循大道的人呢!”


【品读庄子】


无为而无不为的策略


本章节通过赋敛以造钟的故事讽喻不应拘滞于物,真正需要的是顺应自然。


文中北宫奢在三个月短短的时间里,不但得到了钱,而且铸好了钟。他的办法是:让人民看到,他做事精诚专一而又顺其自然,不去搞什么智巧手腕;别人办事大张旗鼓,要显示豪华奢侈,他却淳淳朴朴,老实本分。他显示的是事物的本真;他那样纯朴诚恳的心思就不会引起揣测;从容不迫,不急于求成就不会引发疑虑;财物汇聚却不精精计较,好像茫然并不关心;任民众来往自由,来者没有忌讳,去者不去禁止阻留;对强有力的就从其自便,对隐委顺和的加以随应;任由各自的情况而捐输;早晚征集款项,却丝毫不损伤民众;用大道来感化人民,让人民自动自发,甘心报效。


所以,北宫奢事半功倍,还赢得了好名声。故事中,北宫奢洞悉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精髓。顺应自然,无事不成。


掉进枯井的驴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纹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


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到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头驴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有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原文】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1,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


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2,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3;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4。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5,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6;削迹捐势7,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抒栗,人兽不乱群8,人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注释】


1大公任:大公即大公,为对老者的尊称。任为其名,寓有放任这遥之义。吊:慰问。2翂翂翐翐(fēnzhi):鸟飞得又低又慢。3引援,引导协助。迫胁:偎依在一起。4绪:残余。5伐:夸耀。堕同隳,毁败。6狂:循性无心而行。7削迹:消除一切形迹。捐势:抛弃一切权势。8裘褐(qiuhé):裘为皮衣,褐为用兽毛或粗麻制成之短农,贫贱之人所服。裘褐泛指粗陋的衣服。


【译文】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七天没有生火做饭。太公任前去慰问孔子,说:“你快要饿死了吧?”孔子说:“是的。”太公任又问:“你厌恶死亡吗?”孔子回答:“是的。”


太公任说:“我来试着说说长寿之道。东海里有一种鸟,名字叫意怠。这种鸟飞得又低又慢,好像不能飞行似的;它们跟着鸟群一起飞行,栖息时就挤在众鸟中间;前进时不敢飞在最前面,后退时不敢落在最后面;吃食时不敢先动嘴,一定要吃剩下的残食,所以它们在鸟群中不会受到排挤。而外人也始终不能伤害到他们,因此能够免除祸患。长得很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被喝干。你有心装扮得很有才干以便惊吓普通的人,注重修养以便彰明别人的浊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是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所以总不能免除灾祸。从前我听大成的人说过:‘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成就功业;功业成就了而不知退隐的人必定会毁败,名声彰显而不知韬光隐晦的必定会遭到损伤。’谁能够摒弃功名而还原跟普通人一样!德行广布而不追求名声,道德盛行于世而个人则藏誉匿耀不处其名;纯朴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一样;削除形迹捐弃权势,不求取功名。因此不会去责备别人,别人也不会责备你。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闻名于世,你又何必喜欢这样呢?”


孔子说:“说得棒极了!”于是辞别朋友,离开弟子,逃到山泽旷野;穿兽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橡实和野果;进入兽群,野兽不惊乱,进入鸟群,群鸟不会因为受惊而乱了行列。鸟兽都不讨厌他,更何况人呢!


【品读庄子】


做纯朴的智者


这个故事显然是庄子对孔子那种积极救世所带来的隐患的揭露和反对,并可笑地将宜传决不可“与兽同群”的孔子拉进山泽旷野,与兽同群,并且受到欢迎。给当下的人这样的启示:人不可为求名求利咄咄逼人,太过光芒四射,以至于将自己迷失于其中,变成一个连禽兽都不愿与之接近的人。而是要韬光养晦、纯朴自然,成为一个人人爱戴的智者。


文中燕子无能而见容于群鸟,人亦不害它,皆因其无能即“不材”,而直木、甘井都因“材”遭到砍伐和枯竭的命运,这是继续发挥不材者存而材者毁的思想。孔子在此节中演绎了一个“顿悟”的角色,明白了以往彰显自己的有用、夸耀自己的功绩是大错特错的,最终放弃了“有为”的生活,跑到山泽旷野过起了“清静无为”的生活。



【原文】


孔子问子桑雽曰1:“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2?林回弃千金之壁,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壁,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息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


异日,桑雽又曰:“舜之将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3,率则不劳4。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固不待物。’”


【注释】


1子桑雽(hu):人名,即《大宗师》篇子桑户。2假:国名。亡:逃亡。3缘则不离:随顺物性则与物不离异。4率则不劳:任真情自然坦率表露,不加文饰,故不须劳神。


【译文】


孔子问子桑雽道:“我两次被鲁国驱逐出境,在宋国又蒙受了伐树的屈辱,在卫国被禁止停留,在商、周之地穷困潦倒没有出路,在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又被围困。我遇到这么多的灾难,亲戚世交更加疏远我了,弟子友人也不断离开我,这是为什么呢?”


子桑雽回答说:“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假国人逃亡的故事吗?有个叫林回的人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玉璧,只是背着婴儿逃跑。有人议论:‘他为的是钱财吗?初生的婴儿远不如玉璧有价值;为的是怕累赘吗?初生婴儿要比玉璧累赘得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玉璧,背着婴儿逃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相互包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之交清淡如水,小人之交甘美如甜酒;君子相交淡泊而亲切,小人相交虽甘甜却容易断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孔子说:“我真心地接受您的教海!”于是慢悠悠地走开了,放弃了学业,丢掉了书本,不让学生在他面前行揖拜的礼节,但学生们对他的敬爱却更深了一层。


有一天,子桑雽又说:“舜快死的时候,告诫夏禹说:‘你要当心啊!身形不如顺应,情感不如纯朴率真。顺应了就不会丢失万物,纯朴率真就不会劳心费神;不背离万物,不劳心费神,也就不需要对仪容举止加以纹饰和装扮;无须对仪容举止进行纹饰,也就不需要外物加以辅助了。’”


【品读庄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


本章节中,庄子再次说明了“有为”的利益会给人来祸害,而“无为”的天性会给人带来安乐的道理。文中,婴儿代表天性,美玉代表利益,假国人逃亡时弃美玉选婴儿,他是为自己选择了平安,选择了生命。


与美玉是以利益相合,与婴儿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这个具有深刻哲理的故事就是沿用至今的成语“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出处。


人和人之间不能以利交往,应顺从天性。因利益而结合的关系,虽紧密一时却脆弱易断;因天性而结合的关系,虽淡泊永远却能牢固不破。


君子之交淡如水


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


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


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原文】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1,正緳系履而过魏王2。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3?”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土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4。王独不见夫腾猿乎5?其得柟梓豫章也6,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7,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8。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9,危行侧视10,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于之见剖心征也夫!”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稿木,右据稿木,而歌猋氏之风11,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


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12,曰:“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13,人与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谁乎?”


回曰:“敢问无受天损易。”仲尼曰:“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14,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何谓无受人益难?”仲尼曰:“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鸟莫知于鷾鸸15,目之所不宜处不给视,虽落其实,弃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


“何谓无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


“何谓人与天一邪?”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16!”


【注释】


1大布,粗布。穿粗布制作又带补丁的衣服。2緳(xié):通“絜”,带子。3惫(bèi):疲惫。4非遭时:生不逢时,没有遇见好世道。5腾猿:善于腾跃之猿猴。6柟(nán):楠的异体字。捕树为产于四川云贵各省的常绿乔木。梓:梓树,又称揪树。豫章:即樟树,亦为高大乔木。7揽蔓:把捉牵拉。8眄睨(miànni):斜视。9柘(zhè):桑科灌木。棘:带刺的小型枣树。枳枸:桔科带刺小灌木。10危行:行动谨慎。11猋(biāo)氏:神农氏。风:歌谣。12造哀:超乎自然,过分造作之哀痛。13无始而非卒:没有哪个起点不同时又是终点的。卒,终。14运物之泄:万物运动过程的变化。15知:同智。鷾鸸(yiér):燕子。16晏然:安然。体逝而终:体悟天道常行不息之性而终其天命。


【译文】


庄子身着带有补丁的粗布衣服,鞋上的系带没有了,便用麻绳系上,去见魏王。魏王见了说:“先生,你为什么如此困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