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杂篇(下)(2)

作者:庄子

|

类型:诗词·散文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46

|

本章字节:13588字

奴隶在山上砍柴,累得气喘吁吁,他看着在树荫底下喝水的主人:“主子,听别的奴隶说很多地方的奴隶都解放了,自由了,有这事吗?”


“解放?”主人笑道,“你要解放干吗?我让你吃得好睡得好不就够了?”


“可是他们说那样就获得了自由。”奴隶很认真地说。“你现在不是很自由吗?”“那我现在想休息,行吗?”


主人笑道:“你现在必须干活,你现在有干活的自由,待会儿,我再给你休息的自由,明白吗?”


奴隶的自由永远是在主人操纵之下的。当自由需要别人的批准和给予时,这种自由已毫无意义,甚至不能再称其为自由。


在许许多多的压力下,我们经常在扮演“戴着镣铐舞蹈”的滑稽角色,看似优美、轻盈,实则羁绊重重。


敢于砸碎镣铐,活出真自我!



【原文】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1:“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2,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


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楚昭王失国,屠羊说走而从于昭王。昭王反国,将赏从者,及屠羊说。屠羊说曰:“大王失国,说失屠羊;大王反国,说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复矣,又何赏之有!”


王曰:“强之!”屠羊说曰:“大王失国,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


王曰:“见之!”屠羊说曰:“楚国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死寇。吴军入郢,说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今大王欲废法毁约而见说,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


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3。”


屠羊说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也;万钟之禄,吾知其富子屠羊之利也;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说不敢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


【注释】


1拊心: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2佚乐:悠闲安逸,佚:通“逸”。3三旌:三公。


【译文】


列子很贫穷,面带饥饿的神色。有人对郑子阳说:“列御寇是个得道的人,他居住在您的国家里,生活却很是贫穷。莫非您是一个不重视人才的人吗?”子阳立即命令把国家粮仓里的粮食给列子送一些过去。列子见到使者,向他们拜了两拜,就谢绝了他们。


使者走后,列子回到屋里。他妻子看着他,摸着心口悲痛地说:“我听说作为得道之人的妻子,都能享受到安乐。现在我们饥寒交迫,人家来送粮食关心你,你却拒绝人家的好意。这岂不是命该如此吗?”


列子笑着对妻子说:“郑国的宰相他自己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我,而是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给我粮食的,等到他要治我罪的时候,他也会听别人的。所以我不能接受他的东西。”后来,人民果然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楚昭王失掉了国家,屠羊说跟着昭王逃亡。昭王后来又复国,奖赏跟随他的人,轮到了屠羊说。屠羊说道:“大王失掉国土,我就失去了屠羊的职位;大王恢复国家,我也恢复了自己的职位。我的官职和俸禄都已经恢复了,又有什么好奖赏的呢?”


昭王说:“一定要受赏!”屠羊说道:“大王失去国土,不是我的罪过,所以我不该服罪而被杀;大王收复国土,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应该接受奖赏。”


昭王说:“让他来见我!”屠羊说道:“楚国的法令规定,必须有了显赫的功绩才能得到君王的召见,以我的智慧不足以保卫国家,我的勇敢又不能杀败敌寇。吴国军队浸人郢都,我害怕地仓皇逃跑,并不是为了追随大王。现在大王要废法毁约而召见我,我不愿意因为这事而传闻天下。”


昭王对司马子綦说:“屠羊说虽然地位卑贱,但他有极高的见解,你替我把他提拔到三公的职位。”


屠羊说道:“三公的位子,我知道它比屠羊现在的职位要高贵得多;万钟的俸禄,我知道它比屠羊所得的利益要富足得多,但是怎么能够贪图傣禄而让国王蒙受滥施赏赐的名声呢?我不敢当啊,还是希望恢复我屠羊原来的职位。”最终他还是没有接受昭王的奖赏。


【品读庄子】


淡泊面对别人的馈赠


本章节中的“尊生”思想饱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根苗,和后来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不谋而合。


危害生命的安全,扰乱灵魂的宁静,无论是江山社稷还是名利功禄,都应该舍弃。没有什么比生命的元气淋漓、灵魂的自由安宁更重要。


文中的列子看透官场的险恶,作为一名淡泊名利的得道者,没有因为上位者的馈赠而受宠若惊,清醒地认识到别人的馈赠并不是因为真正懂得自己,只是听信了别人的评价。道家讲“不建其功,不受其赏”,文中楚昭王登上王位后,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大加封赏,屠羊自然也在受封之列。但是屠羊深知无功不受禄这个深刻道理,最终还是没有接受楚昭王的封赏,也由此成就了屠羊辞官让爵的历史典范。


用心分辨奉承和赞美


一天,犀牛太太在一家服装店里看见了一条漂亮的裙子,上面镶满了圆点和花朵,领子和袖口上都点缀着丝带和花边。她欣赏了好一会儿,然后对售货员说:“我想试试橱窗里的那条裙子。”她穿上裙子,走到镜子跟前看了一看说:“我想这条裙子我穿并不合适。”


“哎,太太,您完全错了。这条裙子会使您更妩媚动人的。”售货员说。


“就算我相信你的话吧,可是别人不一定会这么认为呀。”


“噢,太太,每个人看见您穿上这条裙子,都会羡慕您,赞美您的。”


犀牛太太一边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前后左右、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一边问道:“真是这样的吗?”


“当然!我说的一点儿也不会错。”


“那好吧!我就买这一条。”


犀牛太太穿着新裙子离开了服装店,她走在大街上看见大家都朝她笑。


“这是在赞美我呢。”犀牛太太心想。她又看见有些人蹙着眉头在摇头。


“这是在妒忌我呢。”她又想。


她继续往前走着,每个看见她的人都站住了,惊奇地注视着她。犀牛太太觉得自己更漂亮更动人了,所以走起路来也就更神气了。


犀牛太太并不是一个对服饰没有见解的人,但一听到别人的吹捧却难免头脑发昏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她忘记了一件事,售货员对每一个顾客都会这样恭维,因为他们的目的是销售。


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奉承和赞美,要学会分辨哪句是发自内心,哪句是有所乞求,这样才不至于活得迷糊。



【原文】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1;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2,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3,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4。


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5,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曾子居卫,缊袍无表6,颜色肿哙,手足胼胝7。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8。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9?”


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注释】


1茨:茅草屋。2瓮牖(wèngyou):用破瓮做的窗户。3绀(gàn):微带红的黑色。4縰(xi)履:没后跟的鞋。藜(li):草本植物,茎可以做拐杖。5慝(è):邪恶。6缊袍:用麻做的袍子。7胼胝(piánzhi):老茧。8踵决:鞋跟破裂。9仕:做官。


【译文】


原宪在鲁国生活,住的是用茅草盖的土屋,房间只有方丈大小;蓬草织成的门,用桑条弯曲成门枢;用破瓮当作窗户,把粗布挂在中间,隔成了两室;雨天屋顶漏雨,地上潮湿,可他却正坐在屋里弹琴唱歌。


子贡乘着高头大马,在青红的官服外面套着白色的袍子,由于高大的马车太过宽大,以至于不能进入到原宪家所在的穷街陋巷,子贡只好走路,去面见原宪。原宪头上戴着破旧的帽子,脚上穿着破烂的草鞋,拄着藜杖出门迎接。


子贡说:“哎呀!先生怎么会这么穷啊?”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学了理论而不能实践才叫做穷。现在我是贫,而不是穷。”子贡徘徊不已,面生愧色。


原宪笑着说:“要是观望世俗好恶而行事,结党营私而交友,学习不务根本而显誉于人,教育不善教导别人而自专为己,失掉了仁义,装饰了车马,我不忍心这样去做的。”


曾子在卫国居住,衣服破烂,脸部浮肿,手和脚都长满老茧。三天没有烧火做饭,十年没有添制新衣,摆正一下帽子,而帽带是断的,裹紧衣服却露出了胳膊肘,穿着鞋子却露出脚后跟。他趿拉着破鞋高唱着《商颂》,声音洪亮响彻天地,犹如击奏金石的乐声。天子不能让他做臣子,诸侯不能跟他交朋友。所以说,修养心志的人遗忘了形体,修养形体的人遗忘了利禄,求道的人忘记了心智。


孔子对颜回说:“颜回,过来!你家境贫困,又没有地位,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呢?”


颜回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在城外有五十亩地,足够让我喝上粥了;我在城内有十亩地,足够让我种植桑麻,添制衣服;弹琴吟唱足以让我欢娱,所学的先生之道足以让我快乐。我不愿意做官。”


孔子严肃地说:“颜回啊,你的愿望是好的!我听说:‘知足的人不会为了利禄而劳累自己,对于自己的得失看得很清楚的人,遇到什么损失也不忧愁,修养内心的人不会因没有爵位而感到羞愧。’我念叨这些话已经很久了,现在我在你的身上找到了它,这是我的收获啊。”


【品读庄子】


心安方能理得


本章节写原宪、曾子、颜回三人不愿追求功名,淡视利禄,表达了淡泊明志的思想。


文中原宪把物质生活的不富裕称之为贫,把只有理论而无实践的人,即那些不悟道、精神贫乏的人称之为穷,这和庄子面对贫穷的看法一致。居住在卫国的曾子,天子不能叫他做臣子,诸侯不能与他交朋友。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拥有一份怡然自得,自然生活得异常惬意。通过孔子、颜回师徒两人的对话,又讲述了修道之人抗拒利诱、保养内心的快乐。


正所谓修养心志的人能够忘却形骸,调养身形的人能够忘却利禄,得道的人能够忘却心机与才智。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车马大一点,如果不能心安理得,即使做到天子,整天疑神疑鬼,有皇宫住着,也不安泰,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注意内心修养的人身无一官半职也不会感到惭愧。



【原文】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


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


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矣。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1,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2:“由与赐,细人也3。召而来,吾语之。”


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


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执干而舞4。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虞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5。


【注释】


1藜(li):草本植物,可入药。糁(sǎn):米粒。2喟(kui)然:叹气的样子。3细人:目光短浅的小人。4扢(xi)然:欢快跳舞的样子。5共首:山名。


【译文】


中山公子牟对瞻子说:“身在江湖,而心却对朝廷念念不忘,怎么办呢?”瞻子说:“珍重生命。重视生命便能轻视利禄。”


中山公子牟说;“我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却战胜不了自己的欲望口”瞻子说:“不能克制便要放纵自己,这样精神不厌恶吗?不能克制而又强迫自己不放纵,这对生命是很重的伤害。这样的人,是不能长寿的。”


魏牟,是万乘之国的公子,他隐居在深山洞穴,要比一般人艰难得多;虽然还没有达到道的境界,却可以说已经体悟到道意了!


孔子被困于陈国蔡国之间,七天没有烧火做饭,吃不加米粒的灰菜汤,面色疲惫不堪,然而还在室中弹琴唱歌。颜回择菜,子路和子贡互相议论说:“先生多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没有立足之地,在宋国讲学遮阴用的大树又被砍去,穷困于商周,围困在陈蔡两国之间。要杀先生的没有罪过,***先生的不受禁止。他还在唱歌弹琴,乐声不能断绝,君子的没有羞耻之心也像是这样的吗?”


颜回在旁没有应声,进屋告诉孔子。孔子推开琴,唉声叹气道:“子由和子贡,都是见识浅的人。叫他们进来,我告诉他们。”


子路和子贡进屋。子路说:“像您现在这样,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了。”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君子通达于道才叫做通,穷塞于道才叫做穷。现在我胸怀仁义之道,却遭逢这样的乱世之患,有什么可以叫穷的呢!所以自省内心的人不会负疚于道,面临危难而不丧失德性,严寒来临,霜雪普降,我才能知道松柏的茂盛。眼下在陈蔡所遭遇的困厄,对我何尝不是幸事呢?”


孔子取过琴,继续弹琴吟唱;子路手拿着盾牌兴奋地跳起舞来。子贡说:“我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古时候得道的人,穷困也快乐,通达也快乐。他们的快乐并不在于穷困和通达,修道能够达到如此地步的话,那么穷困和通达不过像寒暑风雨一样循序变化。所以许由能在颍阳很快乐,而共伯则悠然地生活在丘首山上。


【品读庄子】


快乐与贫富无关


本章节通过两个寓言说明快乐不关乎困穷,不关乎通达。体验“道”,体验德的人在通达处境中会快乐,在困穷的处境中也能快乐。


“中山公子牟”的寓言说明想珍视生命、轻视利禄却又做不到的人,会受到双重的精神挤压,从而更严重地伤害身体;“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则赞扬了得道之人无论是穷困还是通达都能快乐自适的心态。


快乐与贫富无关,快乐与痛苦成反比。易中天先生告诉人们:“要定期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痛苦的事从记忆中摒弃。”其实人们有很多是不值得痛苦的痛苦,也有很多不值得快乐的快乐。阿q虽然一无所有,但能到处走走、游游,戏弄戏弄富人,微笑却总挂在脸上。关键是有些人宁愿躲在大奔里哭泣,也不要骑着三轮车微笑。


我们为什么不放弃那些不值得痛苦的痛苦,拾起那些不值得快乐的快乐呢?快乐与痛苦成反比,痛苦少一点,快乐就会多一点。


财富与权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