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金年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6
|本章字节:6818字
第二天上午,正赶上吴村镇逢集。吴玉臣偕父亲吴四爷一起,巡视了吴村镇。吴家大少爷回家省亲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拥到街上,来一睹吴家大少爷的风采。吴玉臣一副当时的政府公务员的打扮。稍为讲究点的是戴了顶黑呢绒的礼帽。他跟在父亲后边,步履稳健,神情谦逊。不管是认识不认识的,统统打招呼。这也是吴家人多年的传统。
“喏,这是你李家二哥。”每每遇人,吴四爷总是主动介绍。
吴玉臣行抱拳礼:
“二哥安好。”
对方则急忙还礼:“兄弟康健……”
“喏,这是你刘家三大爷。”
吴玉臣便鞠上一躬:“三大爷长寿。”
对方则还上一个鞠躬:“大少爷英武……”
即便是遇上一些年轻晚辈,吴家父子也是颔首致意,就连那些小孩,也要亲昵地拍拍脑壳,赏给一、两块糖果。而人们对吴四爷则一律尊称“四爷”,当然,也有称“东家”的。但无论称什么,都表现出一种难得的融洽和亲切。所以,当十几年后的土改骤然到来时,吴四爷拒不接受儿子让其撤往青岛的意见。因为他自信自己人缘好,更没仇人,不会有人分他的地,更别说要他的命了。
在街中心的一座正在盖的二层楼前,爷俩多停了一会。当父亲的向儿子介绍说,这是他们家刚要办的一家药铺,以方便镇上以及周围的百姓。
但吴玉臣却半天没说话,稍后,才面色沉重地说:
“父亲的菩萨心肠是好的。只是当前大敌压境。最好不要再搞投资建设了,尽量化成浮财,以便带走。”
不料,当父亲的却不尽然。“儿啊,你说得容易啊,这么多的家业我怎么带啊,镇上的其它大户、小户怎么带啊,皇上可以跑,衙门可以跑,军爷们可以跑,老百姓是没法跑的。古人云,有恒产者有恒心。你不挑担子不知重啊……”
也许是自己身在衙门的原因,吴玉臣没有说什么。
吴四爷又感喟道:“……当年闹捻军时,你太爷爷就说了,谁也不能跑,谁也不能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咱先修个围子墙再说,这才集资修了这么个围子。”
“父亲的意思是……”
“车到山前必有路。视情而定,反正我要为咱镇子上的父老乡亲负责。老子说得好,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吴四爷的这一观念奠定了自己同日本人打交道的方略。
……
……
在整个逛街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件趣事。多年后,吴村镇的老百姓还在议论这事。
事情要从杀狗卖肉的刘拐子说起。刘拐子杀狗卖肉都是当街操杀。完了,将狗肉拿到后院去煮。不一会,肉香便会飘满全街。所以,每天一大早,街上便会传来狗的凄恻的哀叫声。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今天,吴玉臣则出来干涉了。吴玉臣恭恭敬敬地敬了刘拐子一支三炮台的香烟:
“大叔,当侄子的想劝你声,以后别这么个杀法。”
混身的血的刘拐子一脑子糨糊:“大侄子的意思……”
吴玉臣耐心地说:“你杀狗的时候,别让别的狗看见,杀它们以前,也不要提前捆起来,这样太不人道。”
“早年些都这么杀,这些东西都是畜牲……”
“是畜牲不错,但它们也有思维和感情,何况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俗话说,狗有卧草之恩,马有提倡之义啊。”吴玉臣如此这般一说,最后强调:这在西方是种违法行为。
“那大少爷说该咋办?”刘拐子明显地有点嘲讽。
吴玉臣建议他不妨这样:一条一条地单独杀。先用铁棍突击狠击狗的头部。击昏后再立即放血。
“这么麻烦呀。”刘拐子当时答应了下来。但是,以后照旧。
令众人想不到的是,吴玉臣没有说服了他的,居然让两个鬼子兵的几个“扇劈”(耳光)给扇改了,这是后话。
……
……
视察民团是重头戏。所谓的民团也有称地方自卫队的。是韩复榘战前根据梁漱溟先生的建议搞起来的。以各县村镇现有义勇壮丁队为主。以本地防务为重点。其任务是保护地方治安、搜查汉奸、盗匪及日军别动队。并负责战时交通、战地救护,输送补及等各项任务。凡参加地方自卫组织的,得暂免补充兵役。
尽管韩大主席的本意很好,但由于资金、装备、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所以,说这帮民团是乌合之众一点也不过分。他们还不同于以平时的警察为骨干的县保安团,县保安团还有些基本的战术、技术素养(国民党的县保安团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坚持敌后游击战的基本力量之一。类似于共产党的县大队)。而这些人甚至连起码的会操都不懂,能知道打枪时三点连一线就不错了。而他们的装备也不敢恭维,最好的是汉阳造步枪,其余的都是土压五或是打兔子的土枪。有一部分人干脆就是大刀片。手榴弹极少,轻机枪没有。倒是炮楼上的土炮给吴玉臣留下很深的印象。
让吴玉臣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是,1938年1月韩复榘因擅自撤退被最高军事委员会枪毙后,继任国民山东省政府主席的正好是他的顶头上司沈鸿烈。沈鸿烈主持山东工作3年多,坚持境内的敌后游击战。这帮人倒也帮了不少忙。
集合完毕,民团的弟兄们列队请国军海军少校讲话,吴玉臣慷慨激昂,讲了当前的形势。他称:
目前时局并不是“形势大好,越来越来”,而是很不好。日本人加紧了对华北五省的拉拢。提出华北特殊化、主张华北自治,其意在蚕食我华北五省。而华北五省的态度亦略显暧昧。宋哲元、阎锡山、韩复榘等人多是西北军派系,受冯玉祥这个有名的“倒戈将军”的影响,在些重大问题上,多是摇摆不定。他们即不想让日本人占了自己的家园,又不想让中央染指自己的地盘。不过如今的中国已不是28年北伐刚刚胜利时的中国,经过这七、八年的努力,无论是经济、军事、外交、人心均有很大起色。国人空前团结,日本人想一下吞掉华北五省,太难。
这时,民团的一个小头目吼道:“山东自古出好汉,小日本想占咱山东,没门。”
吴玉臣立刻击节叫好:“对,这位兄弟说得对。目前看,山东的抗战工作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得还比较扎实。且韩主席一再拒绝了日方的引诱和威逼。先是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飞赴济南会晤韩主席,邀他参加冀察鲁自治活动,遭拒。接着,又是日本第12师团留守师团长土肥源赴济会晤咱韩主席,又是碰了一鼻子灰。最近,日本驻济南领事馆领事花谷邀请韩主席赴宴,要他表态参加华北自治运动。日本人够鬼的,还上了几个年轻的艺妓勾引韩主席。”
“什么是艺妓?”有人问道,声音很大。
“就是***呗……”声音更大。
“不对,是会唱拉魂腔的***,哈哈。”
“韩主席上钩了吗……”
吴玉臣不慌不忙地说:“韩主席是酒照喝,饭照吃,完了装憨卖傻,拍拍腚走人。气得个小日本呀……”
“哈哈哈。赚了……”民团士兵们一阵哄笑。
吴玉臣又鼓动说:“所以,我们要在省政府、在韩主席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地做好抗战的准备工作,随时地准备痛击小日本……”
平心而论,吴玉臣介绍的情况都是历史事实。韩复榘在抗战的一开始,并非消极作战。而是保持了一个中国军人的最起码的爱国热情。就在吴玉臣此次探亲不久后的1937年2月,韩对当时的中央代表何思源说:“我决不会跟日本人搞到一起。”还有一次,在对山东《民国日报》等9家报社总编谈话时,又愤愤地表示:“如果有谁想压迫山东,我山东亦不示弱。”不久,日本驻济南领事馆又以山东中学课本中有反日言论向韩递交《关于山东教育的抗议书》时,韩批示教育厅:不要理他们。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一路南日至山东境内。1937年10月3日,日军第十师团大举进攻德州。韩部运其昌旅第485团全体将士英勇抵抗,悉数殉国。11月3日,韩亲率手枪旅贾本田第一团和朱世勤的特务队北渡黄河,阻击日军左翼。激战中,韩本人及所属不到100人在济阳被日军重重包围。贾团奋力抵抗,伤亡殆尽,韩本人差点被俘。后经随从拼命相救,韩才亲驾摩托车冲出重围。
至于后来韩的对日态度的转变,以至于擅自后撤当然也是有诸多原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感兴趣的朋友可自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