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罗政委嫌“酱豆子”不辣

作者:王金年

|

类型: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6

|

本章字节:7268字

要提山东的抗战,就不能不提山东的共产党、八路军。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战伟绩如泰山耸立、功德魏魏、日月可鉴。


而共产党、八路军在山东的代表人物,就是我115师政委,后为我山东党政军最高领导的罗荣桓元帅。


但我姥姥却一直称他为“罗政委”,哪怕是1960年春天要带着自己的菜煎饼去北京看他的时候(想去告状,告诉他下边饿死人啦)。而罗荣桓也入乡随俗,称他为“大脚嫂子”,尽管她比罗荣桓大了三岁(罗荣桓,1902——1963),而我金贵姥爷则比罗荣桓小了两岁。


大约是在1956年春节期间,罗荣桓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还曾给我姥姥写过一封信,称她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信中附有罗荣桓同志长子罗东进的一张近照。那时,罗东进已长成了个大小伙子。


说到这儿,你可能猜到了几分……不错,东进小时候曾受到过我姥姥的照看。那时他还不到一岁,小东进为1939年农历腊月26日生人(罗东进,原二炮副政委,中将)……


而且,就在这期间,我姥姥认识了罗荣桓手下的一位老红军出身的八路军毛炳昆(外号毛胡子,性格和经历很有点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但命运却迥然不同),这人后来就成了我的大姨夫。介绍人应是两人,罗政委及李仲文。李当时已任中共峄县县委书记。


……


……


罗荣桓(并115师代师长陈光)是1939年9月率部由鲁西越津浦线,进入抱犊崮山区的。这里为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联地区。刚来的时候,环境甚是艰苦。


“吃的是地瓜面、高粱面和糁子面做的煎饼。为了便于下咽,就在里边掺点柿子皮或黄梨,有时这些东西也吃不上,就吃豆饼、地瓜叶子。”姥姥每每说起这些,那是一脸的忆苦思甜。


“他们刚来,差不多天就冷了。八路军还没棉衣,那时穷,棉花也少,想买也买不到,怎么办,只好找来些羊毛,把羊屎杂草洗掉,用羊毛当棉衣,往衣服里塞。”姥姥叹口气继续说下去,“这种穷日子大约有一、二年,40年6月,八路军在费县臼子峪召开鲁南抗日人民代表大会时,吃得还很差。那样的大会只有一点肉,主食还是高粱面煎饼。这点肉还是吴四爷偷偷地让人给送来的,罗政委要付钱,吴四爷硬是没要……”


姥姥说,当时她并不认识罗政委。只是有一天,吴四爷把我姥姥叫去,说是让她去苍山县的一个小刘庄,代他去看一个远房亲戚。到了以后自然有人跟她联系。说完,还把家里最壮实的一头小毛驴借给了我姥姥,说是驮东西用。驮的东西也不多,是10斤花生米和一口袋小米。当时我姥姥还纳闷,没听说吴四爷家有什么亲戚在苍山呀?


我姥姥到了小刘庄的当天晚上,住进了事先约定好的药店。当晚就有两个人静悄悄地来了。这两个人不是别人,都是我姥姥的老熟人,一个是国民政府的县长张涉远,另一个是学堂的先生李仲文。两人都别了盒子炮(即德国20响,老百姓称盒子炮)。当时,姥姥就明白了几分。


果然,两人共同给姥姥交待了件重要任务:八路军115政委罗荣桓的儿子,刚不到一岁。现战斗环境十分恶劣,父母不能带,只能委托老乡代养。这是项光荣的任务……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政府能再找咱,说明咱行,这是咱的荣光,也是给咱面子,没二话。


姥姥只是对于张、李二人居然能在一起感到惊诧。她小声地向张涉远问了句:


“你当年不是带着人抓他吗……”


这时,李仲文哈哈笑了,说:“如今讲国共合作了,我们是同志了……”


说完,两人开怀大笑。我姥姥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两人兴许是刚喝完酒。


在姥姥的记忆中,那个时期是国共合作最好的时期,同在鲁南一带活动中,不仅有共产党的115师,还有国民党的111师和112师(均隶属东北军于学忠部),其中111师与我党关系最好。1942年8月,该师三三三旅在旅长万毅(地下党员)策应下,正式归顺共产党领导。


……


……


姥姥还记得,罗政委特别能吃辣,比咱们枣庄人还能吃辣。说到枣庄人的吃辣,不能不谈枣庄的特产“酱豆子”。这玩艺枣庄的老百姓几乎人人爱吃,户户会做。每年秋里选上好的黄豆(油越多越好),去杂物,煮得烂熟。捞出锅后放入缸中捂出毛(发酵)。来年春天,摊在席上晾晒,直到把绿毛晒没,然后回锅,放入适量的水、八角、茴香、花椒、姜片、食盐,煮开,多煮会更好。凉后放入容器内(瓷器最佳),开始放上辣椒面搅匀,辣椒面多多益善。搅匀后再拿出来晾晒,晾晒到七、八成干,“酱豆子”就腌制成了。吃的时候滴几滴香水,加点醋,香辣可口,味美无比(像我这种解放后生人的,也是酷爱这种食品)。


但就是这种以辣为主的“酱豆子”,罗政委居然还嫌不辣,每次吃时,还要放些用火烤过的干辣椒(揉碎了放)。直吃得满头大汗。尤其是用姥姥烙的菜煎饼一卷,那更是上等美肴。


因为吃辣的问题,还引出个小花絮:


罗政委患有比较厉害的痔疮,常常便血。我姥姥知道后,当下就找到了罗政委的夫人林月琴,悄悄地告诉她,鲁南山区的沙河边上都有一种带细沙粒的土坷垃,用这种土坷垃檫屁股,又干净,又可止血。


林月琴一把抓住了我姥姥的手,说:“哎呀,大脚嫂子呀,你可真是个有心人,老罗的这毛病可闹心了……”


我姥姥说:“保证管用,俺孩子他爹也有痔疮,一直就这么做的……”


噢,原来我姥爷也有这毛病。


姥姥说,罗政委骑的是匹“花斑豹”,是一匹缴获的日本人的大洋马,很通人性。在著名的留田突围中,这马是立了大功的。罗政委还特别喜欢小八路,最喜欢和那些小警卫员、小通信员在一起开玩笑、掰手腕,下象棋。一次,有位小通信员送来一封情报,他收到后竟叫那孩子把手张开,然后,在他手心里写下两个字:


“收到”。


“嘿嘿。”那小通信员高兴地一蹦,回去交差了。


有一次,几个小战士在一起发牢骚,编了个顺口溜:“八路军游击队,不打鬼子光开会。”罗政委听了没有批评他们,只是说:


“你们几个小鬼过来……”


几个小战士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敢上前。


罗政委笑着说:


“我给你们改几个字,叫做‘八路军游击队,为打鬼子才开会’……怎么样。”


“嗷——好好……”几个小战士欢呼着跑掉了。


姥姥还为八路军的女兵们解决了“陈妈妈”的问题,“陈妈妈”就是指来例假了。那时环境太差,八路军的女战士一旦来了“陈妈妈”,布巾总是不够。有的女战士洗了也不好意思拿出来晒,只能是放在屋里阴干,这样也不卫生。我姥姥看到这样的情景,挺着急,就找到了林月琴同志:


“大妹子,我给你说个土法,保证又不花钱又卫生……”


姥姥便将鲁南一带妇女的土法告诉了林月琴同志:将干净的牛粪烧成灰和上柴木灰,缝在布袋里,即吸湿,又干净。


“好,这可是真正的高温消毒……”林月琴高兴极了,很快,这一土法便在八路军的女兵们中间传开,人们再也不怕“陈妈妈”了……


……


……


姥姥接手罗东进的时候,是最艰苦的冬、春天,新的庄稼没下来,驼来的那些花生米和小米就成了孩子的救命粮。


这时,姥姥才明白了吴四爷的一片匠心:那原是鬼子以办良民证为条件下发的种子粮。即老百姓中答应办良民证的,每家发给一定的种子粮,让你开春种庄稼。但是,办良民证是有条件的,即遵守日军的一切法令法规,不得反抗日军占领,不能与中国的武装分子联系,更不能私通共产党、八路军!否则,死了死了的……


罗荣桓听说这事后,万分感动,给吴四爷写了16个字:开明绅士,无畏义举;权当借粮,胜利必还。这张纸条吴四爷一直保存着,土改的时候还拿出来亮给大伙看。不过这个时候,这份借据已被他的鲜血染红了,而且最后竟然被……


姥姥如何用花生米和小米喂养罗东进的呢?这里就有学问了。


姥姥将花生米稍微一炒,这样油就出来了。然后磨成面,小米也磨成面,两种面混在一起,熬成糊糊。东进就是吃这个长大的(好的时候还可以从老乡家挤点羊奶)。所以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1914——2003)说:沂蒙山的人民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平时住在老乡家里还好说,生活比较稳定。但一遇到鬼子扫荡,就要东奔西跑,爬山越岭,我姥姥就忙不过来了,尤其是夜里爬山,要两人分班牵驴。没办法,我姥姥只好又叫来了我大姨。我大姨也正因不满齐村那家的亲事而整天生闷气,也正想出来散散心。于是,娘俩就一起走在了革命的大路上。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