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烛影斧声(2)

作者:清不清明不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1

|

本章字节:3624字


司马光的这个记载可信度虽然要高一些,却不是完全没有让人怀疑的地方。贾德玄不过是一名医官,为何会突然闯入赵光义夺位这件事情中?他出现在赵光义府前的时间和原因都显得很诡秘。而且,赵光义和王继恩对贾德玄也是完全信任,王继恩见到赵光义之前,就把自己此行目的告诉了贾德玄,后来贾德玄又陪着赵光义和王继恩一同入宫,这个贾德玄到底是什么身份?这个贾德玄肯定不是一个医官这么简单,那么他何以会在赵光义府前坐着而不去敲门?他到赵光义府上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赵光义就这样当上皇帝了。赵匡胤是否死于弟弟之手我们没有证据,不过他的皇位是从自己侄子的手里抢来的则是确切无疑的。


六年后,赵普抛出了金匮之盟的说法,企图替赵光义提供合法性,以帮助他消解皇位问题的尴尬。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也就是宋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原宰相赵普突然上书朝廷,说道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杜太后病重,派人将他召去安排遗命。当时在场的就只有杜太后、太祖和赵普三人。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你的天下是怎么来的么?赵匡胤正为母亲的病伤心,只哭不做回答。杜太后不耐烦了,说道:我正在跟你讨论国家大事呢,你哭什么哭?我再问你一遍,你为什么能坐上皇帝的位子?赵匡胤回答说:那都是靠祖先和母亲大人您的功德而来啊。杜太后却说:不是的。那是由于柴氏当皇帝的乃是个小孩子,天下人心不附的缘故啊。你和光义都是我亲生的,你之后应该由光义继位。立君以长,这才是国家之福。赵匡胤流泪答道:儿子一定听从母亲的教导。赵普于是当面作了一份誓书,并在末尾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份誓书被保存在一个金盒之中,安排了一个口风严谨、做事细密的宫人掌管。金匮之盟的说法由此而来。


赵光义


这份迟来的金匮之盟的疑点和破绽实在是太多了,拙劣不堪,基本上可以断定乃是伪造。


第一点,按照赵普的说法,立誓的时候就只有杜太后、赵匡胤和赵普三人在场,如今杜太后和赵匡胤都已经去世,这件事情的知情者就只有赵普一人了,这件事情的真伪完全无法验证。


第二点,这份等同于传位诏书的誓书如此重要,赵普为什么不在赵光义登基之时拿出来,反而一直等到赵光义登基六年之后?赵普当然不会是得了健忘症。


第三点,杜太后死时赵匡胤不过三十来岁,他的长子德昭也已经十一岁了。即使是赵匡胤再活十年,赵德昭也已经二十一岁了,完全有能力做皇帝,何来幼帝当政的危险呢?更不用说赵匡胤死的时候了,这时赵德昭已经二十五岁,连小儿子德芳也已十七岁了。


第四点,既然当时杜太后已经确定赵匡胤之后由赵光义继位,为何不把赵光义找来解释清楚,也一同做个见证?


第五点,杜太后将赵匡胤和赵普找来,立下这样一份誓书,表明杜太后根本不放心赵匡胤的口头保证,定要赵匡胤留下书面文字作为凭证,那么她又怎么会想不到自己死后,赵匡胤和赵普会有可能勾结在一起,销毁这份誓书?又怎么会想不到,如果有一天赵匡胤暴毙,那么誓书就会落入赵普一人之手,也就是说皇位的继承问题将完全由赵普一个人说了算,她连赵匡胤都相信不过,又怎么会这么相信赵普?与之类似的,杜太后去世后,知道这份誓书存在的就只有赵匡胤和赵普,赵匡胤又怎么会不对上面说的这种情况担心,从而采取防范措施?


第六点,如果金匮之盟确实存在,赵普敢把它藏起来达六年之久么?隐藏誓书六年,居心叵测,单以这个罪名就可以灭赵普九族,赵普何以无视这个可以令他家破人亡的罪名,六年后公布了金匮之盟,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金匮之盟的不合理之处太多,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伪造的。赵普和赵光义两人,一个为了再当宰相,恢复往日荣耀,一个为了使自己的皇位变得正大光明,掩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煞费苦心地做了这样一出戏。偏偏又做得不够精细,就像是一个蹩脚的魔术师,让人瞧出这么多破绽来,让人发笑。这也实在难为赵普和赵光义了,谎话说得不多,难以让臣民相信,说得多了,又会露出破绽来,这就是当了***又想立牌坊的尴尬和为难了,徒增笑料,反倒更惹得人怀疑了。


紧接着,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和弟弟都死于非命。


979年,赵匡胤长子赵德昭自杀。


981年,赵匡胤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离奇病死。


984年,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在流放地抑郁而死。


1127年,北宋亡于金。


1276年,南宋亡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