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不清明不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1
|本章字节:3750字
朱元璋出身贫苦,父母依靠租佃地主的土地为生,生活艰辛无比,十七岁时,朱元璋家遭大变,一月之内,父母兄长相继病亡,不得不入皇觉寺为僧。在寺五十余日,朱元璋就被迫外出化缘乞食,流浪漂泊三年,受尽人间苦楚,饱尝世间辛酸。苦难催生了朱元璋的雄心壮志,同时也催生了他对权力的狂热的偏执追求。与此同时,惨痛的经历让朱元璋对家庭温暖抱有深切的怀念与渴望。大凡年轻时遭受过苦难的父母都具有这样一种共同心理,那就是绝不忍心让自己的子女遭受哪怕一丁点的苦难。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位父亲。朝堂上,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皇帝,家庭中,朱元璋却是一个有血有肉、舐犊情深的父亲。
这是我们分析朱元璋分封问题的关键。加强皇权,改革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而后屡兴大狱,诛杀功臣,废寝忘食,宵旰勤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朱家江山万年永存。如上面所说,朱元璋心底还保留着对家庭温暖的深切怀念与渴望,正是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的子孙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子孙明白自己为朱家所做的一切和自己的良苦用心,为了朱家的天下一起努力,兄弟和睦,互敬互爱,藩王忠君爱国,拱卫中央。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想来朱元璋心头掠过骨肉相残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一定是忐忑不安的,但朱元璋宁可冒险试一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病逝。这对年近古稀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朱标生有五子,长子为虞怀王朱雄英,但洪武十五年,朱雄英刚刚八岁的时候就夭折了,二子朱允炆便成了皇长孙。按照宗法制度,朱标病逝,将来理应由朱允炆继位。不过皇长孙性格柔弱,为朱元璋不喜,于是朱元璋打算立酷似自己的朱棣为帝。
不料,朱元璋改立燕王为皇太子的想法,却受到了几个老臣的反对。内阁大学士刘三吾说:皇长孙继位,名正言顺。如果立燕王为太子,置秦、晋二王于何地?(秦王朱樉、晋王朱棢是朱棣的兄长)朱元璋无言以对,就此打消了立燕王为太子的想法。
朱标的去世让藩王问题更加复杂,朱允炆是这些藩王的晚辈,这些藩王岂肯屈居于侄子之下?朱元璋祖孙之间曾经有过一次关于西汉七国之乱责任问题的讨论,直接反映了他们对藩王问题的真实看法。朱允炆认为,七国之乱错在七国,中央的做法并没有错。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他截然不同,朱元璋坚定地认为七国之乱的责任首在中央,如果中央能够充分体谅藩国,双方互敬友爱,那么必然不会出现这种灾祸。
这样看来,叶伯巨的遭遇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诸藩内心不服,从古代皇位继承制的规则来看,朱允炆继承皇位是完全合乎规则的。嫡长子继承制源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创制,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内容。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它是要在君主多妻制的情况下,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将王子区分出嫡子和庶子,以确立王位继承人的资格。依照先嫡后庶、先长后幼的顺序,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压缩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
这套制度历经千年,已经成为历代处理皇位继承问题的神圣标准,凡是违反了嫡长子继承制立嗣的皇帝,必然会遭到文臣的极力反对,凡是违反嫡长子继承制获得皇位的皇帝,也必然会遭到时人和后人的唾骂。
牺牲效率以求稳定,这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本质所在。这种抉择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抽奖式的选择方式选中的皇帝中幼儿、白痴、浪子、昏庸之徒众多,其祸国殃民定属必然。
朱允炆倒不是这种白痴皇帝,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将江山留给他,他所欠缺的是资历和威信。在朱元璋看来,自己的儿子中,能文者有之,能武者亦有之,这是家族兴旺的象征。但朱允炆的感觉就和朱元璋就截然不同,他并不为此感到高兴,他更多的是把这些能文能武的叔叔们看作是自己的威胁,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建文帝知道,虽然自己贵为天子,但资历和威信都不足,朱棣等藩王是自己的长辈,不会把自己这个小孩放在眼中。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有一次燕王和朱允炆偶然狭路相逢,燕王见四周无人,竟然用手拍着朱允炆的后背,以半真半假的口吻对他说:没想到你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这种变相恐吓更加坚定了朱允炆削藩的决心。
为了朱家天下,朱元璋加强皇权,改革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而后宁可背负千古骂名,屡兴大狱,诛杀功臣,将朱姓以外能够威胁到和有能力威胁到朱家天下的人一一铲除。与此同时,朱元璋将保卫大明天下的重任寄托在他的藩王儿子身上,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朱家掌权,整个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朱家天下,这就是朱元璋生前苦心经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