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不清明不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1
|本章字节:3726字
2暗流涌动
朱元璋还是失算了。他低估了权力对人们的影响。权力使人异化,使人疯狂,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围绕着权力争斗的历史。自古以来,因权力而发生的争斗和惨剧不绝于书,齐桓公被儿子饿死在沙丘宫中,武则天可以将自己的女儿掐死。权力面前,没有骨肉亲情,没有兄弟情谊,有的只是露出凶光的眼睛和沾满鲜血的双手。朱允炆不放心藩王在地方坐大,藩王也不甘心屈居于侄子朱允炆之下,只等朱元璋去世,双方就可以放手大干。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死。朱允炆继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是为建文帝。朱元璋死后刚两个月,朱允炆马上开始了削藩的行动。
世人多说朱棣在朱元璋尸骨未寒时就起兵作乱,开始夺取侄儿的江山,可是侄儿朱允炆又何尝不是在朱元璋尸骨未寒时就开始向叔叔下手了呢?朱允炆将自己的叔叔们废的废,贬的贬,就差直接给一刀了。以骨肉亲情来讲,朱允炆并不比朱棣做得要好多少。
削藩是不是当时的最好办法呢?藩王构成了对皇权的严重威胁,两者之间的冲突的爆发势不能免。在处理藩王问题上,建文帝原本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他为什么偏偏要作出削藩的选择,而且是先对周、齐、湘、代、岷诸王下手呢?
当时,朝中有很多人都关心削藩的事情,意见各不相同。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主张采用汉代推恩的办法曲线削藩,他上疏说:诸王多骄逸不法,违反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则伤害亲属间的感情。西汉的贾谊曾说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个做法值得效仿。现在不要忙于削藩,应该实行汉武帝时主父偃的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诸王,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这个建议的可行性是有的,但缺点也很明显,整个计划费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久则生变,这段期间发生什么变故很难说,说不定那时建文帝都要比这些藩王要先走一步了。这个意见不被建文帝采纳是很自然的。
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是建文帝早在东宫时就很信赖的大臣。特别是黄子澄,当年曾在东宫陪伴朱允炆读书,更得信任。建文帝即位,命二人同参国政。为了对付强藩压国的局面,君臣频频聚会,商议削藩大计。齐泰认为,燕王据有北平(今北京),雄踞一方,而且素有不臣之心,应该先发制人,除去燕王,使群龙无首,其他诸藩自然瓦解。黄子澄不同意他的意见,说:燕王智虑过人,早有准备,一时很难得手。周、齐、湘、代、岷诸王,先帝在时就多行不法,拿他们开刀,师出有名,不会引起非议。现在,最好是先除去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除去周王就等于剪除燕王的手足。手足一去,燕王势孤,自然俯首听命。(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建文帝觉得黄子澄的建议很有道理,便按照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实施削藩计划。
当年七月,曹国公李景隆按照建文帝和齐泰、黄子澄等人商定的计策,以巡视各地边防的名义,带兵来到开封。周王不知有诈,毫不戒备。李景隆突然率军包围王宫,出其不意地把周王逮捕。建文帝将周王谪遣到烟瘴之地的云南蒙化去亲近大自然,后又把他召回京师禁锢起来。
其实不管在削藩的次序上怎么安排,藩王面临的都是被削,被贬,甚至被杀的结局,连一点转圜余地都没有,这些藩王尤其是燕王朱棣怎能不以死相拼?
世间两全其美之事,多属幻想,即便偶有也是可遇不可求。偏有一些执著之人,妄求多得,结果往往落得个两手空空,一无所得。建文帝就是其中之一。
建文帝是个好皇帝,但毫不客气地说,他不是一个能克服艰难困苦的最终胜出者,因为他不够厚黑。他视诸藩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是他又不想承担杀亲的恶名,所以在很多时候举棋不定,莫衷一是,以致坐失良机,最后兵败逊国,实非偶然。李景隆把周王押解到京,建文帝突然念起骨肉亲情,不忍加以治罪,甚至想放他回到封地上去。幸亏齐泰和黄子澄极力坚持,才将周王废为庶人。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的箭,建文帝既然已经决定动手,而且人都已经抓来了,竟然想再回头,真是可笑。这并不是建文帝在削藩问题上唯一的一次优柔寡断,首鼠两端,以后他又多次错失良机,最终帮助朱棣叛乱成功。
处理完周王后,当年十一月,建文帝和齐泰、黄子澄商议,采取紧急措施,以北部边疆告急的名义,下令将燕王手下的精兵全部调出,又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以谢贵、张信为都指挥使,密令他们加紧监督燕王。这一招打乱了燕王的部署,朱棣在处处被动的情况下被迫交出了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