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曼·罗兰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9
|本章字节:12048字
“我已经过了十六年这样的生活,我不能再继续这样过下去了,不能再这样不时地与你们抗争,让你们不开心,又不时地在那些我已习惯了的包围着我的习惯和诱惑之下屈服。现在,我决定要做我想了很久的、一直要做的事了:我要离开……就像印度的老人,到了六十多岁后就跑进森林里去,像信教的老人把最后的时光献给上帝,而不是一天到晚嬉闹玩乐。我也一样,我已七十来岁,一门心思想要得到宁静、孤独,而且,要是不能实现完全的一致性的话,最少,也不要让我的整个一生和我的良知之间不一致。要是我当着大家的面公然地离开,你们就会哀求我,与我争辩,我就会心软,我本该付诸行动的决定,也许就得不到实行。”
“如果我的决定让你们伤心,那么,请一定要原谅我。尤其是你,索菲娅,就让我离开吧,不要责怪我,不要怨恨我,也不要寻找我。
我的离开,并不是因为我怨恨你——不,我没有怨恨,我知道你做不到像我一样观察、思考,我不能勉强你改变你的生活,为你根本不相信的东西作出牺牲。我完全不怪你;与此相反,我回忆起我们共同生活的漫长的三十五年来的日子,我心中对你只有满满的爱意和感激,尤其是前一半时间,你用你母性的勇气和忠诚,勇敢地承担起了一切,你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的使命。你将你所能给予的东西都给了我,给了这个世界。你付出了伟大的母爱,作出了伟大的牺牲……然而,在我们共同生活的最后十五年里,我却走了不同的道路。我不能相信我是那个罪魁祸首,我知道,即使我强迫自己改变了,我也不是为了我自己或者这个世界,而是因为我已经没有办法了,只得去改变。我不能怪你总是不听我的,我反倒是应该感谢你,我将永远满怀爱意去回想你对我的无私的牺牲。再见,亲爱的索菲娅。我爱你。”
“我离开你并不表示……”结果,他还是没有离开她。枉费了这封信!不过,他感到写出来就够了,就等于他的决定付诸行动了……写了这封信之后,他耗尽了他的决断力。“要是我当着大家的面公然地离开,你们就会哀求我,与我争辩,我就会心软……”他没必要“争辩”
和“哀求”,他只需要转眼过后,又能看见他想要离开的那些人,那些他不能、也无法离开的那些人。这封装在口袋里的信最后被他塞进了一件家具里,上面写明:
“等我死去后,请把它转交我的妻子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
他逃跑的计划就此终结。
他的力量就是这种表现?他做不到为他的上帝而牺牲自己的温情?诚然,在基督教名人录中,有不少圣人硬着心肠践踏自己的和别人的情感,那么凶狠、那么毫不犹豫……可惜他不是这类人,能有什么办法呢?他很软弱,他是人。我们就是因为他这一点才爱他。
十五年前,在一篇让人撕心裂肺的文字里,他问自己:
“喂,列夫·托尔斯泰,你是否能够按照你所宣扬的原则生活呢?”
接着,他就痛苦地回答:
“我感到羞愧,我有罪,活该被轻蔑……不过,请比较一下我从前的生活与今天的生活,您会看到,我在努力按上帝的律令生活。我做到的还不及应该做到的千分之一。因此,我感到羞愧和不安,可是,这并不是因为我不想做,而是因为我做不到……谴责我吧,但别谴责我所走的道路。如果说我认识通向我家的那条路,而我像个醉汉一样跌跌撞撞地走着,难道这意味着这条道路不对吗?要么您就给我另外指出一条路,要么请您支持我走这条真正的路,就像我指引您走这条道路一样。请不要打击我的信心,不要幸灾乐祸地看待我的悲伤,大声叫道:‘瞧吧!他说他是往家里去的,却掉进了泥潭里!’不,不要幸灾乐祸,请帮助我,支持我!……帮助我吧!如果大家全都迷路了,我会伤心得绝望的;可当我竭尽全力要从那儿走出来时,你们对我的每一次迷途非但不同情,反而指着我数落:‘看呀,他也和我们一起掉进泥潭里了!’”
死期越来越迫近了,他翻来覆去地说:
“我不是圣人,也从未把自己当圣人。我不过是个由人摆弄的普通人,自己所思所想的东西有时并没有全部说出来,那不是因为不能说,而是因为常常会夸大或弄错。我的行为就更糟了。我是一个非常软弱的人,有很多坏习惯,想要侍奉真理之神,却总是磕磕绊绊。如果把我当成一个不会出错的人,那我的每一个错误就像是一段谎言或一种虚伪了。如果把我当成一个软弱的人,那就可以显示我的真实面貌:一个可怜却又真诚的人,一直专注于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上帝的好仆人。”
内疚折磨着他,比他更强有力,却比他更缺少人情味的信徒们无声的责怪困扰着他,脆弱和优柔寡断撕扯着他,在爱家人和爱上帝之间左右为难,终于有一天,他顿生绝望之心,也许是临死前的一阵炽热的狂风将他卷出家门,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再上路,最后在路上病倒了,倒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城里,再也起不来了。临终前,他躺在病榻上伤心痛哭,那不是在为自己哭泣,他哭的是天下不幸之人。他一边抽泣,一边说:
“这片土地上有无数的人在忍受着苦难,但为什么你们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呢?”
于是,他要“解脱”了。一九一〇年十一月二十日星期日凌晨六点刚过,他所说的“解脱”到来了,“死亡,幸福的死亡……”
十八
他的一生就是一场战斗,八十二年的战斗结束了。他生命的全部力量,所有的罪过和善行都参与了这场悲壮而光荣的战争。所有的罪过中,仅有的一个谎言,在最后的隐居中,被他自己不停地进行追踪并打击。
一开始是令人陶醉的自由,在雷雨之夜,闪电越来越远地划亮夜空,情欲在相互碰撞,爱情狂乱,幻像永恒。高加索、塞瓦斯托波尔那动荡而激昂的青春岁月……然后是结婚初期的甜美宁静。爱情、艺术、大自然的幸福——《战争与和平》。
“有些人长着强健的翅膀,却因凡心未泯而掉落人间,折断了翅膀: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然后,他们扇动折断的翅膀,奋力起飞,却又重新摔落。翅膀会治愈,我还是会振翅高飞。上帝帮助我!”
在那恐怖的暴风雨时期,他写下了这一段话。关于这时期的回忆,他都写在了《忏悔录》里。托尔斯泰一再地折断翅膀,摔在地上。可他毫不气馁,爬起来又重新飞起。他振动着两只有力的翅膀,一次一次地飞向“广袤深邃的天穹”,他的两只翅膀分别是:理智和信仰。
信仰给了他新的武器。他初期的作品中就在对社会的谎言作斗争,他用这种新的武器继续不屈不挠地进行着斗争。他不再局限于中的几个典型人物,而是向所有虚伪的大偶像发起进攻,包括宗教、国家、科学、艺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众教育、慈善事业、和平主义……他的抨击是猛烈无情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隔一段时期就会出现一些伟大的反叛思想家痛斥堕落的文明,就像先驱者约翰那样。最近的一位是卢梭。卢梭热爱大自然,仇恨当今社会,渴求独立,狂热崇拜《福音书》和基督教精神,这预示着托尔斯泰将要来临。托尔斯泰曾以卢梭为依据说道:“他的一些文字深入我的心灵,令我相信我也可以写出它们来。”可是,这两颗心灵之间是区别多么大啊!托尔斯泰具有一颗多么纯洁的基督徒式的心灵!看日内瓦人卢梭在其《忏悔录》中的这句话:
“永恒的上帝!谁敢跟你说:我比那个人好多了!”
这种傲然的呐喊,包含着多少不逊、多少伪善的傲岸啊!
他还挑战般地向世人吼道:
“我无畏地大声宣布:谁敢认为我不诚实,谁就是一个该死的人。”
托尔斯泰却经常为他往日生活的“罪恶”而哭泣:
“我感受到地狱般的痛苦。我想起了我自己过往的一切怯懦,这些回忆如影相随,使我难以平静。人们都遗憾死了就没有了回忆。其实,没有回忆是多么幸福的事!要是我死了之后,还要回想起我在这个世界里所犯的种种罪恶,那该多么痛苦!……”
他做不到像卢梭那样写出自己的《忏悔录》,因为卢梭说过:“我愿意把一切都说出来,因为我知道,善在战胜恶。”托尔斯泰尝试着写《回忆录》,但是他放弃了,他手中的笔滑落下来:他不想自己成为这本书的读者的笑柄:
“人们会说:被大家捧得那么高的人竟然这样!他多么懦弱!而我们的这些庸庸碌碌的人,我们的懦弱却是上帝的旨意。”
对于基督教美好的信仰、纯洁的道德和谦卑,卢梭从来没有真切地感受到过,而正是这些,让托尔斯泰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憨实的品格。在托尔斯泰身上,我们看到了朝圣者、无辜者,那些在他童年时期以忏悔和眼泪感动过他的人。
他和卢梭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与社会作斗争。可是,在托尔斯泰的人生中却还有另一种更为激烈的战斗,在他最后的三十年内,他心灵中两种最强的力量——真理与爱之间进行着一种崇高的战斗。
真理——“这看到灵魂深处的目光”,那双看穿你内心的灰眼睛……真理是他第一个信仰,是他的艺术的女王。
“我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我全身心地爱着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都是最美的女主人公,她就是真理。”
但是后来,那“令人害怕的真理”已经不能满足他了。爱取代了它的位置。爱是他童年时代的活水源头,是他“心灵的自然境界”。一八八〇年,当他的思想出现混乱时,他并未放弃真理,而是向爱敞开真理之门。
用爱穿透到真理之中,这是他中期杰作的唯一价值,他的写实主义与福楼拜的写实主义的区别就在于此。福楼拜费尽心思不让自己爱自己书中的人物。这样,不管他多么伟大,他总缺少光明!仅有太阳的光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心灵之光。托尔斯泰的写实主义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他是用书中人物自己的目光观察他们,因此,哪怕在最坏的人身上,他也能找到爱他们的理由。并且能使我们感觉到,我们和所有人之间都有一根博爱的链条相联系。它通过爱深入到生命的源头。
但是这种联系很难维持。有时,生命的景况和痛苦是那般难以承受。谁能说出托尔斯泰在最后的日子里所承受的痛苦?那种痛苦,是他看到了现实的残酷,看到它与他充满爱的激情和狂热的心灵所期待的不一致的痛苦!
一个深知文字那美妙却又可怕的力量的真正的艺术家,在他写下一个真理时,他感受到的痛苦是多么真切啊!在当今充斥着文明的谎言的世界,这种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健康的真理是多么重要,它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然而,我们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的肺腑无法适应这种空气,竟有那么多人无法忍受这种空气,他们是那么虚弱,这是文明的毒害,或者是他们自身善良的结果!这些真理是会杀人的,难道可以不管不顾地把它扔向他们吗……社会一直在真理和爱之间犹豫徘徊。而通常的解决办法是既牺牲了真理,又牺牲了爱。
这两种信念,托尔斯泰都从来没有背叛过。在他成熟时期的作品里,爱是照耀真理的火炬;在他晚年的作品里,爱是一种从上方照射下来的光芒,是一种恩惠的光芒,它照亮了人生,却又没有混杂在人生当中。这一点我们在《复活》中看到了它:信仰统治着真实,但总是在现实之外。每当托尔斯泰注视着他所描绘的那些人,他们都是软弱又平庸的人,但他一旦进行抽象的思考,他们便圣洁得像天使。他的日常生活也和他的艺术一样出现这种矛盾,甚至还更残酷。
他知道爱要求他应该做什么,但这是徒劳的,因为他做的总是另一套;他并没有按照上帝的愿望来生活,而是按照世俗在生活。那真正的爱在哪儿可以找得到?它有着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矛盾的面孔,你怎么去加以区别?是家庭的爱还是全人类的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他还在这两者之间徘徊。
他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就让那些骄傲的知识分子鄙夷地去下结论吧。当然,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找到了真理,而且对此很有信心。在这帮人眼里,托尔斯泰是一个弱者,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不可以树为榜样。无疑,他不是他们所效法的榜样:他们没有足够强的生命力。托尔斯泰不属于充满虚荣心的精英们,他不属于任何教派。不是他所说的“犹太僧侣”,也不是信奉这种或那种信仰的人。他是自由基督徒的最高形象,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一个越来越远的理想。
托尔斯泰不与思想的特权者们对话,他只跟普通人对话。他代表着我们的良知,说出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想法,说出我们所不敢正视的我们内心的东西。但他之于我们,并非是一个骄傲的大师,不是仗恃着艺术和智慧高踞于人类头上的人。他有一个名字,一个最美丽、最温馨的名字,是他喜欢在信中自称的那个名字,那就是“我们的兄弟”。
罗曼·罗兰
一九一一年一月
托尔斯泰的遗作简析
托尔斯泰死后留下了大量作品没有发表,后来有大部分刊印出版了。它们被比安斯托克译成法文,集成三卷。这些作品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甚至有一八八三年作的《一个疯子的日记》,也有不少他晚年的作品。这其中包括有短篇、长篇、剧本、对白。有很多是没有完成的。我个人将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倾向于纯艺术作品;一类倾向于道德信仰方面的作品。还有一小部分,和谐地融汇了这两种倾向。
很遗憾,托尔斯泰不热衷自己在文学方面的荣耀,也许是一种秘密的禁欲思想使然,阻止了他将应该是最美的作品写完,例如《费奥多尔·库兹米奇老人的遗作——日记》。这是关于沙皇亚历山大大帝的流传甚广的传说,说的是他已被公认为死去了,其实,他是隐姓埋名出走了,心甘情愿地老死于西伯利亚。我们可以看出托尔斯泰非常偏爱这种主题,而且把自己和他的主人公相融成一体。非常惋惜的是,这本《日记》只给我们留下了最初的几章,作品叙述的紧凑和清新,与《复活》中那些最优秀的篇章相比也毫不逊色。
《谢尔盖老爹》也是托尔斯泰惯用的大手笔形式,不过叙述截短了。说的是一位老人因为自尊心被伤害,于是过着孤独的苦行生活,最终在跟人们一起生活时找到了上帝。书中的一些章节叙述得极其凶残粗暴,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主人公发现他所爱的女人污秽下流的一面,对那种场面的描写简直再质朴、悲壮不过了:他的未婚妻,他当作圣女一般来崇敬的女子竟是他所崇敬的沙皇的情妇!有一位修道士因为内心被搅得要发疯了,为了重获宁静,狂乱的夜里,他拿起斧头剁着自己的手指,这种场面也极其扣人心弦。与这种粗犷激动的描写相反的是,书尾处,与曾经是青梅竹马的可怜老妇人的凄惨的交谈,以及最后几页的简洁与宁静。
《母亲》也是一部能激起人们内心情感的作品:一位善良而理智的母亲,四十年的时光,将一切心思都放在相夫教子上,突然间变成孤身一人了,她非常茫然不知所措,这个自由的思想者最终归隐于一座修道院,在那儿写日记。不过这本书也只留下了开头几篇。
还有一些艺术性很高的短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