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祖咏

作者:雅瑟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

本章字节:3906字

诗人名片


祖咏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人。


作品风格:凝炼精致


个人简介: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因张说推荐,曾任短期的驾部员外郎,仕途潦倒,后归隐。祖咏多作山水田园诗,现有《祖咏诗》一卷,《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望蓟门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2,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3。


沙场烽火连胡月4,海畔云山拥蓟城5。


少小虽非投笔吏6,论功还欲请长缨7。


【注】


1蓟(ji)门:蓟门关。在今北京西直门北,当时为边防重地。


2燕台:即蓟北楼,也是传说中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指燕地。


3三边:古代称幽、并、凉三州为三边,这里泛指东北、西北、北方的边疆。危旌:高扬的旗帜。


4胡月:边疆的月亮。


5海畔:因为蓟门关临近渤海,所以称海畔。蓟城:即蓟门关。


6投笔吏:这是一个典故,《后汉书?班超传》中记载汉朝班超,早年家贫,因谋生常替官府抄书,一天投笔叹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于是从军,后因功封为定远侯。论功:指论功封赏。


7请长缨:这是一个典故,《汉书?终军传》中记载,汉时书生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意思是用一根长绳将南越王牵来。后来人们就把自愿投军叫做“请缨”。缨,绳。


唐代的蓟门,即范阳道,是防御契丹族的边防重镇。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并州长史薛纳领兵抵御契丹,开元二十二年(734),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杀契丹王屈烈及可汗。这段时期,祖咏曾游宦范阳,这首诗大约就作于此时。这首诗通过描写边防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燕台一去”实际应该写成“一去燕台”这里诗人将四字倒装来写,一方面是合律诗平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用燕台这样一个雄伟建筑起笔,增强整首诗的雄浑气势。诗人初次来到这个久负盛名的军事重地,心中已经是万分激动,当他登上城楼,极目远望,辽阔的天空,险峻的山川,一览无余,此时,诗人怎么会不为之激奋呢?因此诗人用一个“惊”字书写了远道而来的诗人特有的感受,这个“惊”字也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接着在第二句诗人写到,唐军大营中不断传来笳鼓肃穆的声音。诗人通过描绘听到的声音渲染了浓郁的军战气氛,这是惊动诗人的地方之一。


接着“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诗人点名笳鼓之声是在冬季里的一个早晨发出的,广袤的大地上覆盖着万里积雪,积雪反射出道道寒光,诗人用一个“万里”体现了雪之大,雪之厚。冬季本来就非常寒冷,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又有连绵万里的积雪,使更添了一层寒意。三边的方向刚刚露出曙光,周围一切还在朦朦胧胧之中,只有高耸在空中的军旗在曙光的照映下高扬,这就越发显得气氛之庄严、肃穆。总结前三句,这些庄严肃穆的景象暗示了军营的庄重和严肃,烘托了军队中的紧张气氛。这些就是诗人在开始时候“惊”的感受,这样的气氛自然让诗人震惊。


随着天气渐明,诗人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诗人的思想也在随之驰骋。“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诗人笔锋一转,写从军将士们高昂的气势。战场上烽火燃起,直接和胡地月光相连,雄伟壮观。这暗喻了将士们进攻的形势。接着“海畔云山拥蓟城”,蓟门的南边有渤海,北边有燕山山脉,这样优越的地理优势,使边疆重镇固若金汤,暗示军队防御形势。这两句反映了军队昂扬战斗热情和有利的作战条件。诗人在首句写“惊”是刚刚到来时的感受,如果当时他还对国家军事担忧,那么随着他对国家边防人事和环境的进一步了解,就不会担心了。


看着如此雄浑壮阔的三边军队,不禁让诗人心潮澎湃,于是诗人在最后抒发了自己的壮志。“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诗人虽然在早年没有像东汉班超那样后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三十六国,但还愿效仿西汉书生终军,为平国患,主动请缨。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整首诗紧扣一个“望”字,勾勒了边防重镇雄浑肃穆的景象。诗人笔力胸阔,苍劲有力,表达层次清晰,一气呵成。诗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蓬勃向上之气,格调高昂,催人奋进。精选的景物完美地烘托了诗人感情,情景自然和谐。


后人点评


明朝桂天祥:壮健之气,直欲与卫、国同出塞上。(《批点唐诗正声》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