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本章字节:4838字
诗人名片
许浑(约791约858)
字号: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
作品风格:精密俊丽
个人简介:大和六年(832)进士。任当涂令。仕文宗、武宗、宣宗三朝,历任虞部员外郎,监察御史,郢州、睦州刺史等职。他多写律诗,尤其擅长七律。多怀古及歌咏田园之作。有《丁卯集》三卷,《全唐诗》存其诗十一卷。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2。
残云归太华3,疏雨过中条4。
树色随关迥5,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6,犹自梦渔樵7。
【注】
1阙:指宫门前的望楼,这里代指长安。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是从洛阳进入长安必经要道。驿楼:即驿站。
2长亭:古时道路每十里设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旅歇息之所。
3太华:华山。
4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处于太行山和华山之间。
5迥:远。
6帝乡:指京都长安。
7渔樵:捕鱼砍柴隐居生活。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去长安的途中,经过潼关,他看到那里的山川壮美,景色秀丽,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五律。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诗人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点出了时间、地点,及事件。秋日行旅图是这样的:秋日的红叶在傍晚显得萧瑟苍凉,诗人坐在长亭上独自饮酒。“萧萧”二字,透露出诗人丝丝凄凉的情绪。后一句用笔干净利落,叙述了诗人独饮的寂寞之感。
但诗人没有就此消沉。接下来的“残云”四句,荡开一笔,用雄健的笔力,勾勒了潼关周围苍茫雄浑的景色。诗人放眼远望,南面的华山上,“残云”归岫;北面,黄河对岸,连绵苍莽的中条山上,“疏雨”乍过。“残云”,表明天气将要转晴。中条山上疏雨乍过,给人一种雨过天晴后的清新感。“归”和“过”两个动词,就使静止的华山和中条山,显出了灵活的气息。
诗人将目光从远处收回来,只见近处:“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苍青的树色,随关城一直延伸到远方。关外的黄河从北面奔腾而来,在潼关外转向三门峡,波涛汹涌的江河水咆哮着涌入渤海。“遥”字,表现出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细听的神态。这段描写绘声绘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写再有一天行程,诗人就到达长安了。按常理,第一次来长安的诗人心情应该很激动,也很期待,此时,他正应该想着到长安后的安排。但是却没有,他还在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这就含蓄地表露自己并非为追求功名利禄而来。最后写得委婉得体,自然流畅,而又出人意料,构思新颖,独具匠心。
后人点评
清人陆次云:仲晦如此诗,虽与刘文房分据“长城”可也,何拙鲁?若陈后山者,亦复疵之太过。(《唐诗善鸣集》卷上)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2。
溪云初起日沉阁3,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4,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
1咸阳:今属陕西。此题一作《咸阳西门城楼晚眺》。
2蒹葭: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汀洲:泛指江南。
3“溪云”句:诗人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4当年:一作“前朝”。
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首句气势雄浑、意境深远。“一上”、“万里”,是夸张的表现手法,用精确的数字极言愁绪之多,使人印象深刻。诗人为什么愁呢?“蒹葭杨柳似汀洲”。一个“似”字,表明这里并非真是汀洲。那么汀洲与诗人又有什么联系呢?如果说思乡愁,但诗人家乡在润州丹阳(今江苏)。诗人登上咸阳城楼,举目四望,见秦中风光,好似江南,于是笔锋一点,微微叹息。万里之愁,正因乡愁而起。而汀州只是泛指江南。诗人将思乡之情,隐含在“蒹葭秋水,杨柳垂岸”的景色中,思念之情绵延不绝。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诗人收回乡愁,写眼中所见景色。诗人登楼远眺,遥想慨叹,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忽见溪山云起,一轮红日渐薄溪山,时间已经到了傍晚,不多时,太阳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云生日落,瞬息万变,突然凉风骤起,吹上城来,“满楼”的风声呼啸,越发显得城楼的空寂。我们可以联想到,冷风呼啸吹打诗人的衣衫,此情此景,更增添诗人凄凉孤寂的愁绪。风声过后,山雨迫在眉睫。“欲”,写出了山雨将至的紧迫形势。这两句写得前松后紧,舒缓有致。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虽然即将下雨,可是,诗人眼前的景象是,鸟不平芜,蝉吟高树,是何等悠闲自在,而“秦苑”和“汉宫”又勾起人们的历史感怀,旧时禁苑深宫,如今杂草丛生,黄叶满林,只有虫鸟,不知兴亡,依然鸣叫高飞。此时,历史兴亡之感、万里乡愁交融在一起,意蕴深沉。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莫问”二字,却悄悄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思。“渭水流”使诗人的万里之愁,千载之思绵绵不绝,余味悠远。而这“行人”,是空间的过客和时间的过客的统一体了。
行文舒缓有致,跌宕起伏。情感深沉悠远。
后人点评
田雯评许浑七律诗:“声调之熟,无如浑者。”(《古欢堂集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