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本章字节:4406字
诗人名片
常建(708—约765)
作品风格:灵慧雅秀、轻隽幽玄
个人简介: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曾任盱眙尉,仕宦不得意,辞官隐居武昌樊山(即山西)。其诗题材多为山水寺院。有《常建诗集》一卷,《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2。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3。
余亦谢时去4,西山鸾鹤群5。
【注】
1王昌龄:盛唐时著名诗人,字少伯,和常建是同榜进士。隐居:指隐居之处。
2隐处:隐居的地方。
3药院:指种芍药的庭院。滋:生。
4谢时:摆脱世俗之累。
5鸾鹤群:和仙人的禽鸟为伍。
宿王昌龄隐居
王昌龄和常建是同榜进士,王昌龄曾隐居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常建曾任职盱眙(今江苏盱眙)尉,和石门山隔淮河而望。常建辞官返武昌樊山时,大概渡淮淮河就近去石门山一游,并夜宿王昌龄隐居处。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夜宿时所见思。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之处。“清溪”水从石门山深处流出,见不到源头。王昌龄隐居的地方就在石门山上,远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白云”在古代被用作是隐者居所的标志,代表着隐者的是高洁超凡。而诗人没有写层层白云而是只见一朵云彩,这就更显隐者的清高。
中间这两联写了诗人夜宿王昌龄隐居处的所见所感。王昌龄所居之地,指有一座小小的茅屋,可见王昌龄隐居生活的清贫。茅屋四周种着松树,鲜花,药草,由此可见,王昌龄虽然身居幽僻的地方,但是,却不孤独,热爱生活,陶醉于大自然中。常建夜宿此地,抬头明月透过松林,洒下轻柔的光辉,好似脉脉含情。那明月还不知道今夜茅屋中换了主人,依然多情地洒下月光来陪伴主人。“君”指王昌龄。“犹为君”既暗指王昌龄不在,又突出表现了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本是孤独的,但抬头见到窗外隐约的花影,别有一番情趣。在院中散步,发现王昌龄养的药草长得很茂盛,却滋养了青苔。这表明主人不在已经很久,也细微地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盼的感情。
最后一联写诗人归隐的志向。表示与“鸾鹤”为伴,隐逸终生。这里“亦”字,用得很妙。其实,当时王昌龄已经不再隐居,登上了仕途之路。这“亦”字是常建故意说学王昌龄归隐,借以婉转地点明规劝王昌龄坚持初衷归隐的主旨。
诗人笔调简洁明快,描写了一个清幽的夜景,然而夜色中美丽的景色,都是为诗人最后劝讽王昌龄蓄势,景中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情感。主旨含蓄,情感表达曲折委婉,发人思考。
后人点评
宋人刘辰翁:清深沉冥,不类色相,景同意别。(《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卷四)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2,但馀钟磬音3。
【注】
1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院改建成的。
2万籁:自然界一切的声音。籁,能发出声音的孔。
3磬(qing):古代一种打击乐器,通常由玉、石制成。寺庙里用钟磬作为诵经、斋供时的信号。
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是一首山水诗,写诗人清晨游寺后禅院时的所见所感,描写了幽美的山景和古朴的寺庙,抒发了诗人隐逸兴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清晨登上破山,进入兴福寺,此时,旭日冉冉升起,阳光洒落在山林间。诗人没有说“深林”,而是说“高林”这个充满禅意的词语,暗颂禅院。烘托了充满禅意的玄妙而又深沉的意境。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后,诗人穿过寺中竹林间的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看到讲经诵佛的禅房就在花木深处。“竹径”、“禅房”都是高洁的事物,“幽”、“深”都烘托了幽静的气氛。这是一个多么高洁幽美的环境啊,这不禁令诗人心情舒畅,陶醉其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诗人抬头仰望寺后的青山在阳光照射下,越发生机勃勃,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歌唱。走到水潭边,只见潭水清澈,倒影着周围景物和自己的身影,看着水中空明的倒影,心中的一切凡尘杂念顿时消失殆尽。“悦”和“空”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诗人此刻静静地站在潭边,周围的所有声音仿佛都消失了,只有古寺中的钟声,发出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空灵纯净的境界。诗人欣赏幽美的景色,感悟忘却尘世的意境,都表现遁世绝俗的情趣。
这是一首五律诗,其重点用朴素的语言,巧取意象,创造出了禅院中禅意的幽静氛围。语言平实朴素。寄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后人点评
刘辰翁形容其诗“情景沉冥,不类著色”(《唐诗品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