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杜牧(2)

作者:雅瑟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

本章字节:10212字

“清时有味是无能”,诗人说当时正值“清时”,又说自己无能,很清闲。而当时牛李二党斗争正非常激烈,宦官专权,朝廷和藩镇以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哪里是“清时”?可见首句诗人正话反说。那么,诗人说自己没有才能,则是巧妙地把自己才能掩藏了起来。次句紧承上句,点出“闲”和“静”就是上句中指的“味”。诗人怎么表现闲呢?用爱孤云的闲表现自己的闲性。诗人的静体现在爱僧人的静,这就把形象生动地显示了闲静感受。


由上面两句,可见,诗人在京城待着太闲静,无所事事,所以诗人想要“欲把一麾江海去”,意思是,手持旌麾,远去江海。“乐游原上望昭陵”,“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诗人即将外出远行,心中自然生出不舍之情,登高远望是合理的。但诗人登乐游原后,不望皇宫,不望都城内情景,而是只望已故的唐太宗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唐太宗是唐代杰出的皇帝。他建立了大唐,能知人,选贤任能,所以,这是他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诗人登高愿望昭陵,就会想起国家曾经的兴盛,联想到当今国家的衰势。诗人借写昭陵暗指当今没有像唐太宗那样的英明君主,自己空有抱负和才能,却无处施展,只能落得现在这样闲静的处境。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


虽然这首诗是七绝小诗,但其中却包含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忆,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语言沉郁、含蓄,用笔深刻、简炼。


后人点评


清人张文荪:昭陵为唐创业守成英主,后世子孙陵夷不振,故牧之于去国时登高寄慨,词意浑含,得风人遗意。(《唐贤清雅集》卷三)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1,水村山郭酒旗风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


【注】


1山郭:靠山的城墙。酒旗:酒帘。酒店的标帜。


2“南朝”句: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因此,修建了大量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本诗中的“四百八十寺”,是个概数。


3楼台:指寺庙。


楼台


这首七绝既写出了绚烂多彩的江南春景,也写出它广阔和深邃。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人开篇描写了富丽明媚的江南景色: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掩映着朵朵红花;水边的村庄、临山的城郭还有迎风飘扬的酒旗。这些都是典型江南景观。美丽的江南红绿色彩相映,山水的相伴,村庄和城郭相互映衬,有动有静,声色并茂。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并且“千里”二字,体现地域辽阔,繁富的景色铺陈在“千里”沃野上,这景色就更加迷人,令人心驰神往了,而如果没有“千里”二字,那么,再繁丽的景色也少了气势,减了颜色。


诗人意犹未尽,感觉江南写得还不够丰富。于是诗人起笔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楼宇重重的佛寺,本就给人深邃神秘之感,而诗人又把它放置在迷蒙烟雨中,这就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调。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也使这幅“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给这幅图画增加了历史厚重感。“四百八十”,极言宏伟华丽的佛寺之多,紧接着“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南朝统治者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建造寺庙,而随着历史的推移,当年的统治者已经消逝,佛寺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了江南美妙风景的一部分。审美之中也暗含讽刺,诗文内涵也更显丰富。


后人点评


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何文焕《历代诗话考察》驳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


1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2欲断魂:形容极为愁苦,好像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佳节之日。诗人杜牧正在街上行走,刚巧碰上了春雨。清明季节,天气最容易变化,时常要下雨,今天又下起了雨,不过,这场雨是“纷纷”细雨。“纷纷”二字,既形容了下雨的情景,又暗指雨中行人的复杂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欲断魂”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魂”,指的多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而“断魂”,就极力形容行人心中强烈的而又不是很清楚地表现在外面的隐藏内心深处的感情。清明节向来是家人团聚,要么一起出外游玩,要么去上坟扫墓的日子,而现在行人孤单一人赶路,心头有股难言的孤苦滋味。而这时又偏偏遇到了细雨纷纷,打湿了衣衫,袭来凉意,这又使行人心头平添了一层愁绪。所以,诗人用“断魂”二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时,细雨下得正密,行人就想找个酒店避一避雨,就便歇息一下,再喝两杯酒暖暖身子,当然这也能多少排解一下他心头的愁绪。于是,行人便向人问路。诗人没有说向谁问路,而是巧妙地寓问于答,最后“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在路上碰见一个牧童,便向他打听道路,牧童就手指杏花村告诉他那里有酒店。最后这句,又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仿佛从牧童的“遥指”方向,我们看到了一个杏花掩映中的美丽的村庄,那村头红色的酒店旗子,被细雨洗得更加鲜亮美丽。结尾意韵无穷,为读者开拓了一片广阔得多的想象空间。


这首七绝小诗,语言通俗流畅,自然而毫无雕饰痕迹。描写景象清新、明丽。


后人点评


蔡絛评杜牧诗:风调高华,片言不俗。(《蔡伯衲诗评》)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1,轻罗小扇扑流萤2。


天阶夜色凉如水3,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


1银烛:白色蜡烛。


2轻罗:轻薄的丝织品。


3天阶:指皇宫中的走廊。


牛郎织女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宫女孤独生活和凄凉心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开篇两句描写了一幅深宫生活图画。一个秋夜,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亮,给屏风上的图画添染了几分冷淡、幽黯的色彩。此时,一个孤独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周围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宫女“扑流萤”细节描写,反映了三层意思,第一,萤虫常常飞翔在杂草丛生的荒凉地方。宫女居所有流萤飞翔,表明宫女生活环境凄凉。第二,宫女扑流萤这个动作流露出她她寂寞无聊的心境。她扑打流萤好像要驱赶包围在她周围的冷寂。第三,“小扇”本来是夏季用的,而宫女秋季里手拿扇子。在古诗中,诗人常以秋扇比喻弃妇。


“天阶夜色凉如水”,皇宫的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经很深,寒气袭人。“凉如水”这三个字,不仅写出了色,也写出了温度。天气如此寒冷,宫女应该回屋了。可是迟迟没有回去,她在干什么呢?“坐看牵牛织女星”,原来她在看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宫女久久地仰望牛郎星和织女星,久久不肯离去,这是因为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牵动了她的心,勾起了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回忆,也使她产生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一个仰望的举动,委婉地表达出宫女满怀的心事。这个结尾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后人点评


清人孙洙: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唐诗三百首》卷八)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


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斜(xiá):伸向。


3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4坐:因为。


山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景图。


“远上寒山石径斜”,首句写山和山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蜿蜓而上伸向山头。“远”字,突出了山路的长,因山路“远上”,再加一“斜”字,就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和人家。诗人的目光随着山路向上望去,只见山上白云浮动,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人家”与上句的“石径”相照应,这条山间小径,大概就是山上这几户人家下山的道路吧,这样一来,首句的景物和第二句的景物就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这里写山上“白云”,反映了山之高,白云又遮住了人们的视线,那么,就是人不禁联想白云上的景象,这就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停车坐爱枫林晚”,写枫林。诗人正在前行的时候,忽然,一片鲜红的枫叶林,映入诗人眼帘,这使诗人惊喜万分,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这美丽的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赶路。诗的前两句的景色淡雅,意境飘渺,已经很优美,但“枫林”一出现,都忘记了行路,可见,诗人更喜爱这枫林景色。诗人为什么喜欢枫林呢?这就自然引出最后一句,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既回答了上句的疑问,又进一步刻画了枫林的美丽。那傍晚的枫林层林如染,如飘逸的红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艳丽。将枫叶和“二月花”对比,使枫叶红艳美丽的形象更加突出。这一片鲜艳的红色,充满了春天一样的活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发的景象。如此这般,怎么不让人喜爱呢?


秋季的萧瑟,常常让人产生伤秋之感,而诗人在诗中歌颂了秋色的美丽,表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充满生机和活力。结尾戛然而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后人点评


陈振孙评杜牧诗:豪而艳,有气概,非晚唐人所能及也。(《直斋书录解题》)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1。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


1尊:同“樽”,酒杯。


蜡烛


大和九年(835),杜牧由淮南节度府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将离开扬州赴长安,《赠别》二首是他临行前留赠妓女之作。诗中抒写诗人对美丽女子留恋惜别的心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写诗人要和心爱的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人即将离别,却又不忍和所爱的人分别,心中千头万绪,纷繁杂乱,犹豫不决。明明多情,却从“无情”着笔,“总”字,起加强语气作用,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正是因为诗人太多情,以至于使他觉得,用任何的方式,都不足以完全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在别筵上,两人凄然相对,别离的伤情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样反倒好似彼此无情。其实心中已经是愁情满溢,希望能用无情的表情抑制住内心多情的泛滥,但是,情到深处,怎能不流露出来呢,在举樽道别时,强装欢笑,使所爱的人高兴,可是离别悲伤已经溢满胸腔,脸上哪里还能挤一丝笑容呢?想笑是因为“多情”,“笑不成”是因为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诗人用细腻的笔触,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两人矛盾重重细微心理和神态,情味无穷。


接着,诗人撇开自己,不抒写惜别之情,而是转笔写别宴上那的蜡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因为内心感伤,所以,所看之物也蒙上了伤感的色彩。在诗人眼里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彻夜流溢的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啊。借物言志进一步表达离别之情。“到天明”,表明告别宴饮的时间之长,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不忍离别的心情。


这首七绝语言流丽,表达情思缠绵悱恻,含蓄蕴藉,意境深远,余韵悠长。


后人点评


清人黄叔灿:曰“却似”,曰“唯觉”,形容妙矣。下却借蜡烛托寄,曰“有心”,曰“替人”,更妙。宋人评牧之诗豪而艳,宕而丽,其绝句于晚唐中尤为出色。(《唐诗笺注》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