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本章字节:12790字
诗人真切地描写了征战边疆战士们的思乡感受,这些战争不仅给战士带来痛苦,也是给整个家庭带来了痛苦,使完美的家庭支离破散。诗人没有用浓重笔墨表现他们内心的痛苦,但文中字字句句渗透了征人们的痛苦,这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恶。整首诗笔力雄健,气势豪迈。
后人点评
明人胡应麟:“青莲“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浑雄之中,多少闲雅。(《诗薮》卷六)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
1《静夜思》:一作《静思》,写作年不详。
静夜思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月夜中思念家乡的情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诗人作客他乡时在夜里产生的错觉。诗人一个人在外漂泊,白日里思乡之情尚还一时能够忘却,但是在这个月夜朗照的夜晚里,不禁让诗人思乡心切。诗人在夜晚睡梦朦胧中恍惚看到照入屋中的月光,错以为是地上生霜了。这个“疑”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夜里朦胧恍惚的样子。而“霜”字既表明了月光皎洁,又暗示了天气已经寒冷,所以,诗人一时有以为降霜的错觉,同时这个字也衬托诗人在外漂泊的孤寂冷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接着诗人用一系列的动作词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诗人逐渐从恍惚状态清醒过来,看到疑似霜的东西原来是月光,他自然抬头望着明净的明月,在这个凄冷的夜晚,明月不禁让诗人想到了家乡,想着这明月也照着家乡吧。诗人想着想着逐渐低下头陷入了思乡的沉思中。“低头”就表现了诗人处在沉思状态。“思”字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诗人此时在想着什么?想着家乡的人和事,想到了家乡里的一草一木……这个自然而恰大好处的结尾,意味悠远,余味无穷。
这首五绝,文字表达自然流畅,没有一点雕琢之色,浅显易懂而又意蕴深远。句子之间连接紧密。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这首诗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后人点评
宋人刘辰翁:自是古意,不须言笑。(《唐诗品汇》卷三十九)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2,凤歌笑孔丘3。
手持绿玉杖4,朝别黄鹤楼5。
五岳寻仙不辞远6,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7,屏风九叠云锦张8,影落明湖青黛光9。
金阙前开二峰长10,银河倒挂三石梁○11。
香炉瀑布遥相望○12,回崖沓嶂凌苍苍○13。
翠影红霞映朝日○14,鸟飞不到吴天长○15。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16。
黄云万里动风色○17,白波九道流雪山○18。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19,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20,琴心三叠道初成○21。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22。
先期汗漫九垓上○23,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
1庐山: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李白曾经隐居于此。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曲。卢侍御虚舟:即卢虚舟,范阳人(今北京大兴)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他字接舆。因楚昭王统治昏暗,佯狂不仕,时人称之为楚狂,这里诗人以陆通自比。
3凤歌笑孔丘:《论语·微子》中载,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子不要做官,以免招来灾祸。在这里,李白拿陆通自比,表现他对政治的不满,而想要像楚狂陆通那样过隐居生活。
4绿玉杖:传说是仙人使用的绿玉杖子。
5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昌,传说王子安乘鹤升天处。
6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在这里泛指中国名山。
7秀出:拔地而起,挺秀而出。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斗宿。古代人把星区和地域对应,称为分野。春秋时庐山属于吴国,其分野属斗宿。
8屏风九叠:庐山胜景之一,因庐山五老峰以东因山势起伏九叠如屏风,故得名九叠云屏或屏风叠。
9明湖:指鄱阳湖。青黛:青黑色。
10金阙:指石门山。据《庐山记》,为庐山南峰,形似双阙。阙,宫门前的双柱,柱子间为孔道,故名阙。
○11银河:指三叠泉瀑布,屏风叠左石壁三层,瀑布泉顺壁石三折而下,故称三叠泉。三石梁:指三叠泉流经的地方。
○12香炉:指香炉峰,在庐山东南,其旁边有瀑布。
○13回崖沓嶂:曲折的山崖和重叠的山峰。
○14翠影:指青翠色的山影。
○15吴天:春秋时庐山属吴国,故称此地天空为吴山。
○16大江:指长江。
○17黄云:昏暗的云色。风色:天色。
○18白波九道:九道河流,长江流到江西九江一段有九条支流,称为九派,也称九道。雪山:江水泛起的白色浪花。
○19石镜:据《太平寰宇记》中载,庐山南面悬崖上有圆石,净可照人影,故称为石镜岭。谢公:指晋人谢灵运。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中有句:“攀崖窥石镜”。
○20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砂烧成水银,炼久又还成丹砂,故称“还丹”。无世情:了却世情,得道成仙。
○21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指修炼内功,使心和神悦,从而使上中下三丹田合一,故称“琴心三叠”。
○22朝玉京:朝见天帝。玉京,玉京山。葛洪《枕中书》中说,玉京山在天中心之上,元始天尊居此,山中宫殿,均用金玉修饰。
○23“先期”二句:典出《淮南子·道应训》:卢敖邀之同游,他说:“吾与汗漫之同游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说完,纵身跳入云中。卢敖,战国时燕人,秦始皇招他为博士,派他求神仙而不反。汗漫,仙人名,《庄子》寓言人物,代表广杳不可知。九垓(gai),指九天。太清:指太空。
李白曾受永王李璘的牵涉,而被流放夜郎,在流放途中遇赦,次年,李白从江夏来庐山写作了这首诗。这首诗描写了庐山雄美秀丽的景色,从中表达了诗人心怀旷达,对政治的淡漠,一心归隐求仙的心情。
这首诗可以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六句,主要自述了自己的不求仕途,心向山水。开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诗人以楚狂接舆自比,表达他对政治前途的失望,表示自己要像楚狂那样游历名山大山,过隐居生活。诗人用“凤歌”这个典故,深刻精确地表现了此时诗人内心的悲凉心情。“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人自己拿着仙人用的绿玉手杖,在朝阳初升的时候离开黄鹤楼。不辞长途跋涉去五岳寻仙,生平就好游历名山。”诗人以很有神奇色彩的笔调,写了诗人的行程和寻仙隐居的志向,已经飘渺脱俗,很有诗意。这一部分诗人用概括性语言为整首诗拉开了序幕,接着诗人开始写游历庐山时看到的景象。
第二部分(庐山秀出南斗傍”到“鸟飞不到吴天长”),这里主要写了庐山和长江的奇美风光。“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这是诗人从远处看到的庐山概貌,挺拔秀丽的庐山伸向高耸的云中,紧挨着天上的南斗星;林木葱郁,山花芳香烂漫,九叠云屏就像五彩的云霞铺展着;清澈的湖水中,山影倒映其中,波光粼粼,明媚而美丽。接着诗人详细地描写景色,“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诗人仰视到的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这四处庐山胜景。诗人看到金阙岩前两座高峰耸入云端,三石梁上的瀑布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与香炉峰瀑布遥遥相望,悬崖曲折陡峻,山峦层叠,直深入苍青色的天空。这是多么险峻秀拔的景色。接着,诗人又从宏观上总写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苍翠的山色和满天的红霞相映衬;庐山高耸,就连鸟也飞不到,一片辽阔无际。诗人在这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庐山瑰丽秀美的景色,仿若人间仙境。
第三部分(“登高壮观天地间”到“谢公行处苍苔没”),诗人用雄健的力笔描绘了长江雄伟壮阔的场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诗人站在庐山高峰上,放眼俯瞰天地间壮阔的景象,只见茫茫长江水汹涌而下,一去不回,万里长空黄云漂浮,天色瞬息变幻无穷;波涛汹涌的九派江水奔腾,翻涌着雪山一样的白浪。诗人看着这壮阔雄伟的江景,心情也清爽舒畅。于是诗人写到“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意思我喜欢咏唱庐山的歌谣,庐山的壮美激发我的诗兴。闲来去石镜峰,照照石镜,让我心情倍觉清爽,谢灵运曾经走过的地方,现在已经长满青苔。人生变幻无常,盛事难再。诗人在感怀中,心中向往寻仙问道,希望超脱尘俗世事。
于是,诗人在第四部分(“早服还丹无世情”到“愿接卢敖游太清”),抒发了自己一心求仙,隐居山林的心志。“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早服还丹,修炼成仙,了却尘俗,过上仙人自由的生活。诗人想着想着,好像“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可见是诗人是多么渴望过上神仙一样自在无忧的生活啊。“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诗人仿佛在和那个仙人说,我已经合和神仙约好了在九天之外相见,并愿意邀请卢敖和我共游仙境。诗人在最后用虚无缥缈的梦幻般的诗笔,结束全篇,让人不禁浮想联翩,韵味无穷。
在这首七言古诗中,诗人用如椽大笔生动而又色彩斑斓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秀丽的山河景象,在这里诗人从俯仰多重角度,从宏观到局部全方位地完整地展现出了山河的雄阔。后半部分诗人由现实转到了联想,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勾勒了仙人的奇妙的环境,唯美而梦幻,同时也是意境顿然开阔,舒畅悠远,让人心驰神往。从中体现了诗人的旷达和豪迈胸怀也掺杂了因为仕途受挫而内心悲凉或抑郁不得志等复杂感情。
后人点评
名人桂天祥:方外玄语,不拘流例。全篇开阔佚荡,冠绝古今,即使杜工部为之,未易及此,高、岑辈恐亦胁息。又襟期雄旷,辞旨慨慷,音节浏亮,无一不可。结句非素胎仙骨头,必无此诗。(《批点唐诗正声》卷八)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2,烟涛微茫信难求3。
越人语天姥4,云霓明灭或可睹5。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6。
天台四万八千丈7,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8,一夜飞度镜湖月9。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10。
谢公宿处今尚在○11,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12,身登青云梯○13。
半壁见海日○14,空中闻天鸡○15。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16,慄深林兮惊层巅○17。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18。
列缺霹雳○19,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20,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21,日月照耀金银台○22。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
间○23,须行即骑访名山○2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
1天姥:山名,天姥山,在今在今浙江天台县、嵊县和新昌县之间,因传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歌声,故得名。传说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十六福地。吟:诗体名,是歌行体中的一种。
2海客:航于海上的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之一。《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3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
4越人:天姥山古时属越地,所以越人就是天姥山周围的人。
5云霓:云霞彩虹。古人称虹为雄,霓为雌。
6拔:超过。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仙霞山支脉,土色皆赤,故得名。它与天姥山相对。
7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姥山东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此:指天姥山。
8因之:据此,即据以上有关天姥山的传说。
9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南,因波平如镜,故得名。
10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县,曹娥江上游。由曹娥江进剡溪,便接近天姥山所在的嵊县。
○11谢公:指谢灵运,他曾游览天姥山,在剡溪住过,他所作的《登临海峤》诗中有“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之句。
○12谢公屐:指谢灵运游山时穿的一种木鞋。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自制一种登山鞋,鞋底下安有活动的锯齿,上山时抽去前齿,下山时抽去后齿,世称“谢公屐”。
○13青云梯:指高耸入云的山路。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14半壁:半山腰。
○15天鸡:《述异记》中载:“东南有桃都山,山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而鸣。”
○16殷(yin):震动。
○17慄(li):恐惧。巅:山顶。
○18水澹澹:水波舒缓的样子。
○19列缺:闪电。霹雳:雷。
○20洞天:道家所谓的神仙居住的洞府。石扉:石门。訇(hong)然:轰然巨响,形容声音很大。
○21青冥:青天。
○22金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郭璞《游仙》中载:“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23“且放”句:我暂且将白鹿放养在青山上,相要远行时就骑它去访名山大川。白鹿,传说也是仙人坐骑。梁庚肩吾《道馆诗》:“仙人白鹿上,隐士潜溪边。”
○24须行:缓缓地从容而行。
天姥山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在长安受到人排挤,被赐金放还。第二年,他从东鲁向南游历吴越,写下了这首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诗人将梦境中的天姥山,描绘得虚幻而玄奇,恍惚莫测而意境开阔雄伟。
诗文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四句。首先写了古代传说中的三仙山之一的瀛洲虚幻不可求和现实中的天姥山若隐若现,如若仙境。诗人在这里以虚衬实,暗示了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