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理想不灭,方成大器

作者:梁纪锋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0

|

本章字节:6474字

逃离北京


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由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人)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先后攻克九江、安庆、芜湖和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并定都于金陵,改金陵为天京。五月,洪秀全又令其部下挥师北上,目标直指首都北京。那一刻,朝野震惊,北京岌岌可危。


这实在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张之洞无法继续北漂了,目标和理想也无法实现了。当务之急,他必须放下理想,尽快逃离京城,回到兴义那个相对安全的三线城市。


可是京城内部防守严密,城外战火纷飞,而飞机、火车和长途大巴等交通工具都属于幻想,他该怎么逃呢?关键时刻,他想起了隋炀帝杨广,早在1200多年前,杨广就修了一条京杭大运河。好了,那就赶到通州,载一叶轻舟,顺着运河一个人漂流吧。


七月,张之洞结束了北漂,在硝烟弥漫的时空下,他冒着生命危险,开始了漂流。一个16岁的孩子,冒着战火,载一叶轻舟,独自水漂,倒是一幅壮美的风景。但其中的辛酸只有张之洞自己知道,这个尚不懂世事却心怀梦想的少年天才,也因此对太平天国起义军产生了一丝怨恨,有诗为证:


绮绣周原变水乡,


误看秫稻作菰蒋。


泽鸿休怨无安所,


且限南来丑虏狂。


张之洞之所以把太平天国这支农民起义军称做“丑虏狂”,是因为他忧愤地感到,农民起义军挑起的战乱,将会葬送他繁花似锦的前程。


咸丰四年(1854年)年初,张之洞终于漂回了兴义。而此时的兴义,也是狼烟四起。这年十月,他父亲张锳所任职的兴义府,被兴义境内的农民起义军围攻。危急时刻,张锳率部下和家人坚守城池,奋勇作战。


张之洞和他的几个哥哥也亲临作战一线,哥几个三天三夜都没合眼。但起义军攻势太猛,兴义城即将告破。情急之下,张锳亲率敢死队潜出城外,迂回到起义军背后猛插一刀,起义军这才大败而逃。张锳乘胜追击,收复了失地。


带上媳妇再北漂


这年冬月,战火刚刚熄灭,张之洞就收获了一份爱情,他的另一半是贵州都匀知府石煦的女儿石氏。石煦和张锳是平级同僚,门当户对,张之洞虽未成年,但到了法定的婚龄,那爱就爱了吧,两人便在这年年底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石氏温柔贤淑,她身上不仅有着张之洞母亲朱氏身上的优良品质,还继承了朱氏的琴艺。婚后,夫妻俩经常在一起弹琴、唱歌、想妈妈。然而,张之洞和石氏没有心思度蜜月,因为遵义境内的农民起义军,已经打到距兴义府不远的普安县了,兴义府再次陷入危局。


情况万分紧急,张锳率领3000民兵围剿起义军。张之洞也随军而行,在打仗的间隙,在炮火弥漫的军营,他竟书不离手,孜孜不倦地温习功课。


这幅情景深深地打动了张锳:这小子真是好样的,战争如此惨烈,他的理想竟然不灭,将来必定成大器。


张锳担心战争会葬送儿子的前程,于是劝儿子道:“继续北漂吧,好好备考明年的会试。别忘了,带上你的媳妇,一起出发。”一个好父亲,总是会替儿子着想。张之洞一直心怀梦想,他的理想始终不灭,他绝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


咸丰五年(1855年)秋,张之洞辞别了父亲,带上了妻子,借道没燃战火的四川和陕西,艰难地踏上了北漂之路。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长女出生了,取名张檀,也叫张仁檀。一家三口集体北漂,这事真的挺艰难。


家族厄运


第二年三月,张之洞赶到北京,参加了由礼部组织的觉罗官学教师资格考试,所幸被录取。所谓的觉罗官学,就是清朝皇家子弟学校。参加觉罗官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一般都是举人或贡士(会试合格者统称为贡士),被录用者工作三年后,可外放为正七品的知县,这不失为一条走仕途的捷径。


张之洞被录取之后,原以为自己从此可以飞黄腾达,可不幸的是,他接到了来自兴义的一个噩耗:父亲在率兵平定起义军的征途中,病情加重,血战而死!紧接着,他的大舅哥,也就是都匀代理知府石均被起义军杀死!还有,他姐夫鹿传霖的爸爸鹿丕军,也就是都匀前任知府,在起义军的围攻下自焚!


张之洞无法接受三个亲人都死在起义军手上的事实,他再次对起义军产生了一种切肤的仇恨!接到信后,他立即携妻女回到兴义。


咸丰七年(1857年)年初,张锳魂归故里南皮。按照祖制,张之洞要为父亲守孝三年,加上此前一年他还要在南皮守孝两年,于是他便留在南皮,一边守孝,一边备考下一届的会试。


咸丰九年(1859年)年初,张之洞守孝期满,当他踌躇满志地来到北京时,却发现同考官(协同主考官阅卷的考官)是他的族兄张之万。遵照有关规定,张之洞必须回避。


张之洞很无奈,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年的会试上。可第二年,张之万又是同考官!张之洞晕死,他叫苦不迭:“老兄,你怎么就跟同考官干上了呢?你要是当铁打的同考官,那小弟我可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啊!”张之万也觉得自己挡了小弟的道,他很不好意思,但这是上面的安排,他不能左右这件事。


连续两年都因故不能参加会试,着实让张之洞郁闷不已,好在这年六月,他的长子出生了,取名张权,也叫张仁权。


权位最高的贵人


就在张之洞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时,大清帝国再次动荡起来。八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毁之一炬,咸丰皇帝奕詝(1831—1861年,道光皇帝四子)无力应战,便拖家带口逃往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避难。


外国侵略者侵入首都北京,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奇耻大辱和空前浩劫!这也是张之洞见证的第二次帝国列强侵华战争。第一次是鸦片战争,那时他只有三岁。这一次,他23岁。他本来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可他是一介书生,在战争面前,他渺小和柔弱得可以忽略不计。


目睹山河破碎和民生凋敝的惨景,他对统治阶级充满着忧愤,也对大清帝国充满着忧思,更对西方列强充满着忧恨。


北京是待不下去了,张之洞便到山东巡抚文煊的幕府实习。这是一段很无聊的日子,可他并没有虚度光阴,他的目标和理想依旧没灭,他依然坚持温习功课,他期待咸丰皇帝快点回来,期待会试早日恢复。然而,咸丰皇帝永远回不来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了,享年31岁,庙号文宗。


昏庸无能的咸丰皇帝死了倒不要紧,关键是他的死,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大清帝国的命运。这个人便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1835—1908年,满族),后来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武则天,她虽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拥有皇帝之名,却拥有皇帝之权。同武则天一样,她也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


咸丰帝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也就是他和慈禧唯一的儿子载淳(1856—1875年)继位。载淳时年5岁,他就是历史上的同治皇帝。


慈禧的儿子当了皇帝,她自然成了太后,但法定的太后却是咸丰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年,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就是慈安太后。载淳继位后,叶赫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


慈安的身份和地位稍高于慈禧,但慈安为人谦和低调,又不贪婪权力,所以此后的军政大权便落在慈禧手里。再说慈禧是皇帝他妈,未来的一切当然会由她主宰。慈禧住在西宫,慈安住在东宫,这姐儿俩又分别被称为西太后和东太后。


咸丰皇帝虽然昏庸,但他在临终前还留了两手。一方面,他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侍内卫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载淳处理朝政。另一方面,他给两宫太后两枚皇帝印章,希望她们和那八大臣相互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