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高学历,壮大根基

作者:梁纪锋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0

|

本章字节:7626字

咸丰皇帝的这个做法是聪明的,也是错误的,因为他低估了慈禧的野心和势力。载淳即位后,八大臣企图专权,可他们太过于无视慈禧的存在。慈禧是一个武则天式的人物,她岂能容忍八大臣?


这年十月,她人还没回北京,就联合留守在北京同英法联军谈判并签署《北京条约》的小叔子恭亲王奕譞(1833—1898年,咸丰皇帝六弟)发动政变,一举粉碎了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农历辛酉年)。


奕譞在兄弟中排行老六,洋务派称他为“六王爷”,保守派则鄙夷地称他为“鬼子六”。因在“辛酉政变”中表现出色,他被慈禧授予议政王大臣,并担任军机处领班大臣(首席宰相)。


奕訴是清朝入关以来,继多尔衮之后的第二位议政王。同时,他又兼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从此总揽清朝内政外交大权,权势极其显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成立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年初,它是除了军机处以外的另一朝廷中枢机构,专司外交工作,外交工作从此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总理衙门除了主持外交工作外,还领导洋务运动。


除恭亲王外,醇亲王奕譞(1840—1891年,咸丰皇帝七弟)和张之万也参与了政变。醇亲王是恭亲王的七弟,慈禧的妹夫,他参与政变理所当然。张之万参与政变却是政治投机,他倒是一个颇有政治头脑的人。当时,张之万依附于恭、醇两位亲王之下,他还和李鸿章、醇亲王秘密谋杀八大臣之一的肃顺。张之万在这次政变中立了功,得到了慈禧的倚重,第二年他就升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月初一,慈禧开始垂帘听政。从此,她以这种方式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


这一切似乎与张之洞无关,但这里安排慈禧登场,是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在未来的日子里,慈禧改变了张之洞的命运,慈禧是张之洞这辈子遇到的权位最高的一个贵人!


会试是黑色的,理想是蓝色的


咸丰皇帝死亡之前,张之洞就从山东巡抚文煊的幕府回到了南皮。随后,他又到任丘刘仙石家中做了一名家庭教师。当时有人推荐他到兵部侍郎、钦差大臣胜保幕府中混个差事,却被他谢绝了。他决定闭门研究学问,来年参加会试。


同治元年(1862年)年初,张之洞入京参加会试。还好,族兄张之万没有挡道。张之洞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铆足了劲。出人意料的是,这次会试他竟然名落孙山!


这个黑色的结局,对于年少成名的张之洞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其实他考得很好,内阁中书范鹤生看了他的试卷后,就再三向主考官推荐,但最终没被采纳。范鹤生因此气得泪流满面,长期悲叹。


张之洞很郁闷,但他没有就此消沉。他的理想旗帜依然迎风招展。在他看来,这次没考好,还有下次。想到不少人考了一辈子,连个举人都考不中这事,他心里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和安慰,他再三勉励自己:张之洞,你才25岁,你有的是机会。只要努力,只要理想不灭,你就一定能出人头地,我相信你!哦耶!


做枪手,射慈禧


考试失利后,张之洞很想找些事情做。这年三月,他和挚友陆秉枢一起到正在河南任职的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毛昶煦的幕府实习。不久,族兄张之万外放为河南巡抚。张之万耽误了他两次考试机会,心中对他很是愧疚,于是把他叫到府中实习。此后,他就做张之万的枪手,代替张之万撰写各类奏折。


张之洞的文笔那是没说的,他替张之万代写的很多奏折,都得到了慈禧的赞赏。其中一篇有关漕务的奏折,直击慈禧的心灵,慈禧看后十分满意,并且亲批“直陈漕弊,不避嫌怨,饬部施行”。


张之万并没把这点政绩据为己有,他有意在慈禧面前提携张之洞,于是在后来的奏折里,特意提到之前那些奏折都是张之洞代写的事实。慈禧看后,这才想起十年前那个名震京城的高考状元。


那一年,慈禧17岁,她刚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我无法考证慈禧当年是否关注过张之洞,但我知道,慈禧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博学多才的慈禧,肯定关注过相当有才的张之洞。看了张之万上的那些奏折后,慈禧更加觉得张之洞是一个人才。蓦然间,她对张之洞的印象大大地加深了。


张之洞做枪手,没射别人,而是直射慈禧,他射去的不是枪子,而是光芒和智慧,射进了慈禧的心里。


怀才不遇


张之洞知道张之万在慈禧面前提携过他,他心里充满了感激。但这些年在科考途中遭遇的挫折令他很不爽,他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渴望引起慈禧的更多关注,于是连连在奏折中针砭时弊,大发己见。


他的这些奏折往往言辞犀利,力透纸背,一语中的。如果发表出去,肯定能够成为热点新闻,他也肯定能因此走红。可张之万在执政思想方面,很保守,很ou,他做官力求稳健而平和,像张之洞这种锋芒毕露的潮人,他很看好,可他担心言多必失。于是,他很委婉地劝张之洞说:“你的文章写得棒极了,想法也是很好的,不过这些好想法,还是等你以后成为封疆大吏时再去实施吧。我不说,你懂的……”


张之洞心里拔凉拔凉的,他很受伤,很受伤。他还想坚持什么,每天晚上也都想写点什么,张之万却打断他说:“老弟,啥也别说了,洗洗睡吧。”张之洞没再坚持什么了,他果真洗洗睡了。可躺在床上,他怎么也睡不着,想不通。


不难想象,一个真正的人才,当他满腔的抱负和满腹的才华不被上司重视和采纳时,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啊,那叫怀才不遇。


张之洞确实很痛苦,但这件事反过来也激发了他的斗志和信念:老子将来一定要当上封疆大吏,等当上封疆大吏后,老子就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官做事。必需的!


这也是张之洞的理想。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且不说他距离封疆大吏的位子还很遥远,单说科考屡屡受挫这件事就把他折磨得够戗。


学历与仕途


在清朝,走仕途的人,绝大多数都要通过科考,可走仕途和科考都不是那么容易。说到这里,先介绍一下清朝的考试和学历等级及用人制度情况,目的是让大家明白,在清朝升学和当官有多么不容易。


清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但县试和朝考也不可或缺,我们可对其进行如下划分:


第一级为县试(中考),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秀才(高中)学历。


第二级为乡试(高考),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举人(大学)学历。


第三级为会试(硕士研究生考试),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贡士(硕士)学位。


第四级为殿试(博士研究生考试),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进士(博士)学位。


第五级为朝考(博士后考试),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庶吉士(博士后)学位。


清朝三殿三阁(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的大学士,都是正一品的文官。在雍正朝以前,他们的职权相当于宰相,但在雍正以后,他们的职权却被军机大臣取代,其学历头衔相当于如今的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考中举人的学子其实是有机会做官的,但官级一般很低,一辈子都很难混到高级领导层。只有考中了进士,才有机会做大官。可考中进士的学子,都想进入皇宫的人才圣地——翰林院工作。翰林院就是国家的人才库,在翰林院工作的人,也都是全国顶尖的学子。他们时常能够接触到皇帝,他们升官快,升官机会多,天下读书人都特别向往。


但是,能够被翰林院直接录取的学子,只能是进士的前三名,录取他们担任修撰或编修之类的七品官。进士前三名就是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的二甲、三甲进士则要通过朝考合格且获得庶吉士学位后,才能被翰林院择优录用三年。三年合同期满后,这些庶吉士还要经过一次散馆(庶吉士的筛选、甄别考试)考试。考试合格后,他们才能继续担任修撰或编修。


然而,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职位有限,有相当一部分庶吉士都不能留在翰林院。不能留下的,有的被分配到各部门做事,有的则被外放为知县。但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各部门或者各县有了空位后,他们才可以任职。他们即便是任职,也只是一个七品官。当了七品官后,他们才会想到往上爬,直至爬到封疆大吏……


但这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在升到封疆大吏之前,一直都在升官。否则,封疆大吏对于他们来说永远是个梦。


张之洞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和惨烈。可见,在清朝考学和做官都相当不容易。


在清朝,除了满蒙亲贵和王公大臣的子弟可以承袭爵位外,绝大多数的学子能够当什么样的官,能够当多大的官,不取决于他爸官职的大小,而取决于他自己学历的高低,学历的高低与官职的大小成正比。有了高学历,你就能壮大自己的根基。也就是说,在清朝,你如果没有很高的学历,你爸就是当再大的官,你也成不了官二代。反之,你如果有很高的学历,也不必在乎你爸当多大的官。


这是清朝的当官“前”规则。张之洞很明白,因此他从小就发奋学习,以期获得更高的学历,然后步入官场,实现人生梦想。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张之洞辞别族兄张之万,再次北漂参加会试。他相信,这次北漂将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