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争修铁路,巧胜政敌(2)

作者:梁纪锋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0

|

本章字节:7514字

我们知道,慈禧执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善用制衡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目前,在朝廷所有活着的元老级重臣中,李鸿章的权位最重,势力最大。特别是北洋水师成立后,他就毫无争议地成了当朝一哥。而慈禧早就把他当做防范对象,只是因为经常伸手向他要银子修建颐和园,才没有明显打压。


醇亲王虽然和李鸿章私交不错,但他对于李鸿章日益发展的势力,也感到惴惴不安,因此他和慈禧的心思不谋而合,而叔嫂俩也一直在思索着制衡和打压李鸿章的办法。


当张之洞这道高明精妙的奏折呈上时,慈禧和醇亲王同时眼前一亮:制衡和打压李鸿章的最好办法,就是继续提高张之洞在朝野的威望,不断壮大他的势力,使他与李鸿章势均力敌,相互制约。这样一来,李鸿章就是再强大,他也蹦跶不起来。


醇亲王向慈禧表达了这层意思,并建议调任张之洞为湖广总督,由他督修卢汉铁路。醇亲王的想法深合慈禧之意,因为张之洞就是她用来制衡和打压李鸿章的最佳人选,原因有三:


第一,张之洞和李鸿章是一对政敌,他们恩怨已久,大有深化之势,难有化解之意。慈禧要是让他们把政敌事业进行到底,那他们肯定一个比一个欢实。只要他们欢实了,慈禧就可以安心了。


第二,张之洞不属于任何派别,他和慈禧经常打压制衡的湘系与淮系没有任何关系,他完全可以被慈禧作为第三方势力培植起来,打压制衡湘系和淮系,当然主要是针对李鸿章。


第三,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慈禧对他有提拔重用之恩,而他本人也有赶超和打压李鸿章的意思,加上他的地位和人气直逼李鸿章,于是慈禧便盯上了他。因此,看了张之洞那道高明的奏折后,慈禧觉得这是一个扶持他打压李鸿章的绝好机会。


光绪十五年(1889年)四月十六日,朝廷和慈禧下令海军衙门就张之洞所奏修建卢汉铁路事宜进行复议。不久,海军衙门批准了张之洞的奏请,并决定每年下拨200万两银专门用于修建卢汉铁路。


七月十二日,朝廷正式下旨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由他主持修建卢汉铁路,而反对修路的原湖广总督裕禄则被调为盛京(今沈阳)将军。


一句话,一辈子


在这场影响巨大的铁路纷争中,张之洞仅凭一道奏折就轻松获胜,并战胜了位高权重于他的政敌李鸿章,非常给力!除了他的奏折非常高明和给力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慈禧对他的倚重和利用。


张之洞深知这一点,他知道自己是慈禧用来打压、制衡李鸿章的一枚棋子,但这枚棋子不是谁都能当的,何况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他再度对慈禧充满了感激。


尽管这些年来,他对慈禧的一些所作所为都非常失望,但慈禧一直对他恩重如山,他的忠诚和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对于慈禧,他还是那句话:慈禧姐姐,这辈子,你当,或者不当太后,我都跟定你,不离不弃;你掌,或者不掌皇权,我都力挺你,一心一意……


一句话,要说上一辈子,也要践行一辈子。


暗藏心机


但对于政敌李鸿章,张之洞则有另外一番感慨:我说过,早晚有一天,我会取代你和赶超你。没想到,这一天就要来临,你感觉到后来者居上的压力了吗?


这几年,你把持海军衙门,既不给我广东水师一点儿经费,也无视我广东水师的存在,只把银子用来筹建你的北洋水师,真是自私自利,沽名钓誉!沽了名,钓了誉后,你还贪心不足,居然想抢修铁路头功!告诉你,连门都没有,你不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揽上,我张之洞可不是吃干饭的,事实证明我怎么样?呵呵。


李鸿章确实无话可说。在表面上,他同意张之洞的方案,毕竟张之洞替他调停了各方言路,可他并不服气,他很不高兴,他是相当不高兴!因为在这场铁路纷争中,满朝文武让他下不来台,朝廷驳了他的面子,张之洞抢了他的风头。


其实朝廷在扶持张之洞的同时,也照顾了李鸿章的面子,即令张之洞督修卢汉铁路的南段,令李鸿章督修卢汉铁路的北段。朝廷这样安排,也多少为李鸿章挽回了一些面子,可李鸿章并不买账,他一直对张之洞耿耿于怀。


张之洞知道李鸿章心里很难受,接到朝廷的调令后,他就故意放低姿态,虚心向李鸿章请教:“听说我调任湖广,主修铁路这事,您没少出力,我谢谢您啦!我想关于修路事宜,您早就筹划好了吧(晾早经公筹定),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一切仰仗您教导才是啊!”


李鸿章听了,没好气地说:“调你到两广主修铁路是醇亲王的主意,而不是鄙人我,你要谢就好好谢他吧,我就免了!至于修路事宜嘛,我劝你不要太性急。你这人就是性急,你要是不性急,我对修路的事情也就无所隐含了(公毋性急,鄙固无所隐也)。”


李鸿章的言下之意是说:张之洞,你太得瑟了!太得瑟的人,一定会撞墙的!你等着,我是不会让你轻易得逞的!你越是猴急,我就越是拖着你。没错,你是让我感觉到了后来者居上的压力,可我也要让你知道姜还是老的辣的道理……


张之洞并不知道,李鸿章在等着看他笑话的同时,竟然在密谋一件事:让他修建卢汉铁路的伟大构想破灭。后来,在李鸿章的怂恿下,他的伟大构想还真的一度破灭了。


防范的对策


修铁路事关重大,张之洞不能不急。听了李鸿章这番阴阳怪气的话后,他就加紧制订修建卢汉铁路的具体方案。


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初十,张之洞向朝廷上了一道《遵旨筹办铁路谨陈管见折》。他在这道奏折中明确提出:


“修建铁路,首先需要大量的铁轨,当务之急要炼铁存铁。而炼铁之前,就得筹款,开矿采铁,因此我计划以10年为期建成通车。前六七年主要做好筹款、开矿采铁、勘探路线、炼铁制轨、派学生出国学习铁路技艺等准备工作,后三四年则集中精力开工修路,南北并举,一气呵成!”


“我反对借洋款、买洋铁、修洋路,原因是洋款息外有息,耗中有耗,我们吃亏太多。我建议由户部每年拨银200万两,作为铁路专款之用。国家财政虽然紧张,断无天下合力一年筹不到200万两银子之理。中国土铁虽然不精,断无各省铁矿无一处可炼之理。”


张之洞上这道奏折,就是为了力促朝廷拿定主意,防止李鸿章节外生枝,他在等待批复。


挺进湖北


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月二十七日,张之洞带着家眷和蔡锡勇、赵凤昌、辜鸿铭、凌兆熊、梁敦彦、张彪等二十余亲信幕僚离开了广州。张之洞本来想带更多的文武属僚,甚至想带走广胜军的精锐力量,但朝廷对此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他只好在后来的日子里暗度陈仓。


首席幕僚梁鼎芬,暂时留任广雅书院院长,但他的老上司换成了仇家李鸿章的哥哥,他很快辞职隐退,直到三年后张之洞在湖北创建了两湖书院才邀他出任院长。而得意门生杨锐已考上了内阁中书,获章京记名,目前协编《大清会典》,不久晋升内阁侍读。


兄弟们,出发吧!下一站,湖北。


湖北,我来了!


这里是我二十多年前首任学政的地方,也是恩师胡林翼三十多前建功立勋的地方。


二十多年前,我在这里播下了教育的种子,创办了经心书院,如今桃李满天下。


三十多年前,我的恩师凭湖北“九省通衢,交通枢纽”的有利地势,在这里建立了不世之功,而湖北也成了他的国中之国。


如今,我的梦想和愿望,只会比恩师更加美好和强大。因此,我将竭尽所能,完成恩师的夙愿,把湖北建设成我的强大的天下!


我,可以的。一定!


一个重量级商人


光绪十五年(1889年)冬月十二,张之洞一行经香港乘轮船抵达上海。他在上海停留了10天,约见了一个重量级商人——盛宣怀(1844—1916年,江苏武进人)。


盛宣怀就是和李鸿章合谋整倒胡雪岩的那个家伙。同胡雪岩一样,盛宣怀也是一位红透晚清的顶尖商人。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和社会慈善活动家。


盛宣怀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学历不是很高,可他的父亲盛康和李鸿章有故交。因为这层关系,盛宣怀于同治九年(1870年)进入李鸿章幕府,从此平步直云。


同治十一年(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的费用来建造兵舰,被李鸿章采纳。李鸿章觉得他是一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于是委任他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这是他办理轮船航运事业的开端。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任会办,他从此正式成为晚清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


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又委任盛宣怀办理湖北煤铁矿务,他又成了煤老板和铁老板。


光绪五年(1879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搞电报事业,李鸿章采纳后又命他督办。第三年,津沪电报总局正式成立,盛宣怀任总办,从此他又进入电信行业,成了中国电信行业的鼻祖。


光绪十年(1884年),盛宣怀署理天津海关道,后来又出任上海轮船招商局督办、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兼东海关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