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咏史八首】(其六)左思

作者:陈君慧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

本章字节:1626字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旁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这首诗赞扬了荆轲那种睥睨四海和慷慨高歌的精神。荆轲虽然刺秦王未成功,但他的行为和那些只贪图爵禄的贵人相比,却如千钧和尘埃那样轻重悬殊。歌颂荆轲,借以表示对权贵的蔑视。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燕市”,燕国的都市。荆轲,战国齐人,是历史上反抗暴政的志士。他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失败被杀。在我们今天看来,刺客的个人暴力行动不可能真正解决政治上任何实质问题,但在那种强暴欺凌孤弱的社会,在强权残酷地统治人民的时代,刺客们自我牺牲,反抗强暴的侠义精神,他们的悲壮事迹却是可歌可泣的。“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伦”,即辈。荆轲刺秦王未成功虽使他失去了一个壮士的操行,但他对人忠诚,讲信用,能以自我牺牲精神来解救他人,他是不同于一般世俗的人的。在封建社会里,人民受压迫,受冤屈时,希望得到清官的解救,然而这种希望往往是落空的。


作者最后用排比、对偶的句式,把议论化入诗中:“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这是说豪贵者虽自以为贵,但我看来却轻若埃尘;贱者虽自以为贱,但我却视若千钧。诗的结尾感情激烈,语气急迫,话是冲口而出的,但细细咀嚼,却含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使读者感到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即对于历史是非的公正裁断;对于真、善、美的维护和颂扬;对于假、丑、恶的谴责和抨击。


总之,这首诗把咏史、抒情、议论熔为一炉,情感激越,风格雄深。慷慨而不消沉,悲壮而不衰飒。左思用千回百转之笔,写出了光明磊落之志,抒写了愤郁不平之气,传达了九曲回肠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