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折花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2:29
|本章字节:8190字
高兴劲过去,赵仁龙问两人现在住哪,单位分了房子没有,远峰就把实际情况跟大家伙说了,当时四下无语。赵仁龙叹了口气,说你们也别宁了,回去跟你妈认个错,还是回去住吧,我跟她好好说说去。这时柳先生接过来说,你那媳妇的脾气我也略知一二,就算同意小两口回去了,态度也不会太好,梅姑娘现在又有喜了,身体要紧,心情更要愉快才行。这样吧,我们老大有间单位分的房子,一直没用,就在北海边上,离你们单位也不算远,我让他收拾一下你们住过去吧,以后的事慢慢再说。
远峰听了这话,说真谢谢您了亲姥爷,我也不跟您客气,小梅性子也宁,就算我妈让我们回去我也担心两个人别扭,到时候还惹我奶奶跟着生气。房子我们自己收拾,就不麻烦大哥了。
就这样,在大家伙的帮助下,远峰两口搬进了北海边上一个筒子楼的简易房。这是一个机关的集体宿舍,里面住的都是象赵远峰和梅姑娘这样的年轻夫妇,公用的水房和厕所,小厨房就在楼道里,生活简单而快乐。
都安顿下来之后,两个人买了些点心水果,跑到小柳叶胡同去看赵老太太。老太太见了小两口高兴啊,看着梅姑娘这肚子都有点显形了,心想着过几个月自己也是四世同堂的人了,几十年来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拉着小两口的手唏嘘不已,当然免不了骂几句远峰那个狠心又势利的妈。
不久,遇翠和远峰的孩子先后降生,遇翠生的儿子,梅姑娘生的是个漂亮的女儿。因为刚好赶上卫星上天,所以这两个孩子小时候的黑白照片上都有这么一句话:热烈庆祝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此时常家已是四世同堂了,可惜一个个都四散着,也就没有那么多喜庆的劲头。
遇翠的爱人姓陆,江南世家子弟,原本叫陆孝宏,破四旧的时候怕这名字惹是非,怎么能“笑红”呢,于是改为陆效农,意为向广大的工农兵学习,彻底跟自己的不良出身告别。有了给自己改名的经验,陆效农大笔一挥,借着卫星上天这个事,给这儿子起名陆追星。过了几年又生了个女儿,一不做二不休叫陆赶月。遇翠觉得这名字念着别扭,平时就叫两个孩子小星小月,两个孩子上学之后也说这名字让同学笑话不说,还好给起外号,所以干脆就把小名改成了大名,一个叫陆晓星,一个叫陆晓月。
梅姑娘生下孩子来,爷爷赵仁龙那叫个高兴,左一个妞子右一个妞子叫着,结果大家伙也就跟着叫妞子了。可是妞子的奶奶可不这么想,按理说人家小两口不但日子过下来了,孩子都生出来了,她这个当婆婆的借着抱孙子的当,做个顺水人情,跟儿子媳妇把关系缓和了,不是绝好的机会吗?人家偏不,但是作为外人,又说不出这个当奶奶的有什么不是来。
孩子刚落地的时候,她也给炖了一只鸡,提个砂锅给送到医院,算是看过了。孩子出满月,她又穿得整整齐齐的亲自到那间筒子楼的小屋里,送上一套上海出的小衣服,这个在当时也算是重礼,说明她这个当奶奶的还是看重这个孙女的。可是,添丁进口的,它不是炖只鸡给套小衣服就没事了,对于这对涉世不深的小夫妻来说,大事小事摆在跟前,整个月子里那叫一个乱套啊。亏得赵仁龙这个当爷爷的,下了班时不时的就过来照看一眼,给带点粮啊菜啊,要不这小两口真是连口饭都顾不上了。
有人说那梅姑娘的父母呢,他们就不搭把手?前文交待过姑娘的父母都是卫戍区的中层干部,驻地在郊区,那时候公交也不方便,梅姑娘父母进城来看她一次都不容易,从部队走到郊区的长途车站都得好几里地呢,而且这班车一天就早晚两趟,万一误了小两口这儿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有时候梅姑娘的妈一个人来看外孙女了,晚上住在梅姑娘这,远峰就得到单位的单身宿舍找地方解决。
出满月那天,小两口抱上孩子,回到小柳叶胡同去看赵老太太。此时刚好春夏交接,赵远峰骑着自行车,梅姑娘坐在后座上,怀里抱着粉嫩的女儿,襁褓上搭着一条红色的纱巾,遮挡着一路上的飞花柳絮。这红纱巾,还是结婚的时候远峰送给梅姑娘唯一的一份礼物,而梅姑娘也只在那个单身宿舍的婚礼上戴过一次,今天孩子满月回家看太太,梅姑娘才舍得拿出来给孩子罩上。
两人骑着车,从北海到西四,一路穿过紫禁城的红墙绿瓦,碧水晴天,心情格外舒畅。梅姑娘突然想起来,说咱这孩子该上户口了,还没起个名字呢,不能就叫妞子吧?远峰说是啊,叫个什么呢,得起个洋气点的,可又不能显得太布尔乔亚,你容我想想。
进到西城的胡同里,看着那肩头拂过的新柳,枝上香甜的槐花,远峰说,就叫萌萌吧,萌发的萌,取个万物新生的意思吧。梅姑娘说这名字真好,又好听又好记,意境也好。于是一路上萌萌、萌萌的叫着,往赵家的方向走去,路上遇到街坊邻居,看到这一家子碧人,无不心生羡慕。
来到赵家,老太太早就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就等着这一家三口进门呢。算起来,自打赵远峰搬出去之后,中间偶尔自己回来看过老太太几次,老太太和梅姑娘大半年没见了,这再见又多了一口子,老太太能不高兴吗。
赵老太太今天精神特别好,特意穿上一件多年不穿的月白色斜襟的上衣,头发也盘得油光水滑的,还别了一朵院子里新开的茉莉花,人显得年轻了十多岁,怎么也不象是已经当了曾祖的人。听说孩子起名叫萌萌,老太太连声夸好听,就连那好咬文嚼字的赵仁龙,也点头称赞。
萌萌见到老太太,好象认识一般,躺在老太太的床上左看右看,笑个不停。赵老太太坐在床边,摸着她的小脸说,挪骚窝挪到太太这来了是吧?知道太太这儿干净是吧?知道太太会做好吃的是吧?知道太太疼你是吧?你这个小聪明蛋,长的这是象谁啊,怎么又象你爹又象你妈,连太太都分不出来了。
边上的远霞听见,说奶奶我看这孩子不象我哥也不象我嫂子,左看右看长的象您。这时候半天不吭声的远征说话了,说奶奶您别不高兴啊,我怎么觉得萌萌长得象我大姑啊?
他这一提,一家子都不吭气了。细一看,这孩子长的,还真是象老太太那个走了的大姑娘。赵老太太擦了把眼泪,叹了口气说,说不定你大姑跟咱们赵家的缘分没尽,又投奔咱们赵家来了。赵家欠她的啊,以后你们谁都得多疼这孩子,就当是还你大姑的人情呢!
赵仁龙听老娘这么一说,赶紧接过来说大喜的日子您别提伤心事了,这孩子您不说谁敢不疼啊,长这么乖巧,怎么看怎么招人待见,这以后不定得迷死多少人呢!这时一直没说话的远峰妈说了,你这当爷爷的一点正形儿没有,自己孙女你有这么说话的吗,当着这些孩子的面,真是没正经。
一家人正哈哈大笑着,门口有人喊,老赵家人都在吗?时辰不早了都出来吧!
原来,赵仁龙之前约好了西四照相馆的摄影师傅,人家得知老太太腿脚不便,特意上门来给赵家拍全家福来了。忙活了一阵之后,赵家老小按辈份和亲疏远近个子高低排好,在摄影师的招呼下,个个做足了或庄重或高兴的表情,在缤纷落下的枣花里,以四合院的青砖棕棂作景,留下了赵家史上人口最多辈份最全纪念意义最大的一张照片。而常家的全家福,凑齐了竟然是二十年之后了。
饭后,边上没人了,老太太拉着远峰和梅姑娘说些体己话。这几年,老太太日子也不好过,柳先生那边自打文革之后靠边站了,虽是没有受大罪,可是原先的工资待遇都停了,于是每月给远征的生活费早已从每月的50块降到了20块,这个还是老先生自己从生活费里省下来的,而赵仁虎和柳梅芳只能自己靠自己了,那百十块工资除了养活两口子和身边两个儿子,怕远征和老太太受屈,每个月还得挤出10块钱寄到北京来。因为这个,看看远征和远霞都大了,平时能搭把手,老太太就把那乡下的保姆给辞了,自己将就着过。有时候家里没人,老太太坐轮椅上还张罗一家子的饭,想想真是不容易,说得梅姑娘跟着直掉眼泪。
擦完了眼泪,老太太从内襟里拿出块手绢,里面包着30块钱,有零有整,就差毛票儿了,一看就是平日里舍不得花攒下来的。赵老太太把这钱往梅姑娘手里塞,梅姑娘死活不接,说我们这儿没孝敬您呢,怎么能要您的钱呢,奶奶您快收起来吧,万一有事身边也有个应急的啊。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我这把年纪,除了病和死,还有什么急啊。你们小两口在外面好好过日子吧,回来也是伺候这一大家子,说不定还招闲气,就在外面吧,记得有空回来看看奶奶。这么好看的重孙子,奶奶也帮不了你们看孩子了,平时的小衣服被褥的,梅姑娘你就交给奶奶吧,别自己动手操心了。远峰和梅姑娘嘴里应着,心里越发的酸,千恩万谢的把这钱接了下来。
天色不早了,老太太催他赶紧回去,说月子孩不能走夜路,再说北京城里阴气重,趁着太阳没落山到家。又叮嘱梅姑娘说,进门的时候记得念叨几声到家了,拍拍衣服跺两下脚再进去,省得招惹脏东西。
梅姑娘说那念叨到家了是什么意思啊,赵老太太说你们年轻人就是不讲究,刚生下来的孩子魂没定住呢,你进门的时候得把他叫回来。远峰说奶奶您看您又迷信了不是,梅姑娘倒是一一记下了,说老太太的话听了没错,以后这孩子要是夜里哭我就抱您这儿来,您可别嫌吵啊。老太太说你放心吧,这孩子一看就不是闹腾孩子,真要是夜里哭你就说太太看着你呢,猫啊狗啊都走吧,说完肯定没事。
于是一家三口,收拾好了往出走,临走他爹仁龙把中午特地留一边的饭菜装两个饭盒里,让小两口带上,特别说这是远峰妈的意思。小两口赶紧着说谢谢妈,有空您到我们那坐坐,看看孙女,仁龙媳妇也应下了,这关系也算是有了缓吧。
出门时赵老太太说远峰脸色看着不好,让他多注意休息。远峰说大概是月子里事多,累的吧,习惯了就好。老太太说那好了,实在忙不开就把孩子送回来吧,家里人手到底多一些,别自己个儿逞强。小两口说您放心吧奶奶,有事我们一定跟您说,您先把自己照应好,先别操我们小辈的心了,您健健康康的就是我们的福气。仁龙也说是啊妈,您放心吧,平时他们那边我多过去看看。一边说,一边把儿子一家往外送,一直送到胡同外面,临了才把萌萌交到梅姑娘手里。